人物简介: 张贤约(1911—2002),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野战军第6军政治委员兼迪化(今乌鲁木齐)军区政治委员。完成了剿匪、改造起义部队、守卫边防和参加新解放区建设任务。1951年后,任西北军区空军副司令,西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总后勤部汽车拖拉机管理部部长,总后勤部副部长。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张贤约,原名张贤若,1912年2月出生。全家7口人,无田无房,靠租佃富人家3亩地和2 间草屋为生。张贤约7岁入乡立初小读书。可好景不长,到张贤约8岁时,一个7口之家就因贫病,死的死、嫁的嫁,只剩下父亲和张贤约2人。不得已、父亲忍痛让张贤约退学,与自己相依为命。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贤约承担了更多的生活重担。农忙时他帮父亲到田里耕作;春天,他随村里的穷孩子们上山剥桷树皮,晒干后百十斤一担挑到山外卖给“纸棚”;冬天,他和小伙伴趟着刺骨的冰碴下河淘铁砂,卖给铁厂的老板。16岁那年,父亲送他到外村学漆匠手艺,可是,那里只管吃、没有工钱。1929年春,张贤约离家来到流波做了长工。 这时,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武装斗争在鄂东、豫东南地区有了较大发展。同年5月6日,他的家乡爆发了立夏节起义。11月,皖西地区又爆发了六霍起义,不久起义部队攻占了流波,正在这里当长工的张贤约随起义部队回到家乡见到分别多日的父亲,并在父亲的支持下,于11月底参加了农民革命武装。
1930年1月,六霍起义的农民武装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师,张贤约所在的部队编为一O六团。同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成立,6月,红一军红三十三师改编为红一军第三师。二、三师向六霍西部地区的反动据点发动进攻,接连收复流波、麻埠、独山、两河口等地,接着东渡淠河,第三次打下霍山县城,共计歼地方武装1000余人。此后,敌新编第五旅反扑,红军迎头痛击。共毙、俘敌副旅长以下官兵700余人,缴获机枪1挺、迫击炮1 门,获得整编后的第一次大胜利。 7月初,第二、三师南下英山,13日,金家铺战役打响,红军采取攻据点结合打援兵的战术,全歼韩杰旅1000余人,缴枪1000余支,并占领英山县城,获得东征皖西的又一重大胜利;继之,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斗争。10月6日,第二、三师袭占光山县城,歼敌新编第二十五师补充营。张贤约在战斗中逐步成长起来。 1931年1月,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转向鄂豫边区。军属独立团留在皖西坚持斗争,张贤约在该团三连任班长。同年3月,张贤约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独立团由500人发展到1000余人,并在5月红四军扩编时编为红四军十二师,张贤约调任该师三十六团警卫排排长。11月7日,红四方面军成立,张贤约所在的十二师三十六团编为十一师三十一团,他调任该团四连指导员,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二至四次反“围剿”斗争。
1932年10月,张贤约随红四方面军转战川陕地区,参加了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3年2月至6月,参加了粉碎四川军阀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三路围攻”。7月,部队进行整编,张贤约任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三营政治指导员。1934年1月,张贤约任红四军交通队队长。7月,任军部教导一队队长,率部参加了粉碎四川军阀刘湘对川陕苏区长达10个月的“六路围攻”。
10月,张贤约调任十二师三十四团副团长,两个月后升任团长。 1935年1月,他率团随方面军先头部队进入陕南作战,先后攻克宁强、阳平关、丐县,歼敌4个团及大批地方反动武装。3月底,参加了红四方面军发起的嘉陵江战役。他指挥全团战士跋山涉水、强渡江河,攻城打援、运动歼敌,通过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消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同年6月与中央红军在懋功会师。8月初,中央军委决定一、四方面军继续北上,张贤约的三十四团编入右路军,由中央直接率领。8月中旬,左、右两路红军进入纵横数百里的大草地。经过一周左右艰难跋涉,右路军终于走出了草地,到达班佑地区。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右路军发起了包座战斗,歼敌4000余人,打开了向甘南进军的门户。战斗中,张贤约率三十四团随四军主力在求吉寺歼敌1个营。战斗后,右路军就地集结。由于张国焘拒不执行党中央北上的战略方针,强令方面军南下。9月,部队二次越过茫茫大草地,并先后发起绥崇丹懋战役和天芦名雅邛大战役,但终未摆脱被动作战的境地。这时,中央红军已结束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迫于压力,张国焘不得不放弃南下方针。1936年2月,方面军再度北上,至4月上旬,控制了懋功、甘孜、瞻化等地。同月,方面军在瞻化进行整编,张贤约任十二师师长。4月中旬,为迎接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他率十二师协同三十二军、独立师由道孚南下雅江阻击敌人,十二师到达雅江,迅速在西岸布防,经1个多月的阻击战,将敌李抱冰部阻于雅江以东,保证了红二方面军的安全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合。7月继续北上,第三次穿越茫茫数百里的草地。同年10月,在甘肃会宁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
会宁大会师后,中央军委决定实施宁夏战役。10月24日,红四军奉命在靖远县阻击兰州东进之胡宗南第一军,张贤约的十二师,在军长陈再道地率领下,英勇顽强、节节抗击,曾数次被敌包围,突围后又重新组织防线继续抗击。10月底,敌军占领靖远黄河渡口,切断两岸红军的联系。未能渡河的红四军、三十一军与一、二方面军部队会合后,向宁夏同心方向转移。在山城地区,红军对孤军深入的敌胡宗南七十八师进行伏击,全歼敌1个旅又2个团,使蒋介石嫡系部队遭受重大损失,迫使其停止进攻。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为援助张学良、杨虎城,制止国民党亲日派何应钦等企图发动的军事进攻,12月下旬,遵照中央军委命令,张贤约率十二师从甘肃定边出发,经庆阳急驰700里,到达西安以北60里的三源。红军主力兵临西安,成为张、杨部队的坚强后盾,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3月,张贤约又率部参加了援西军的艰苦作战。5月,张贤约调任援西军随营学校校长。同年8月初,援西军在陕西三源集结,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援西军随营学校随之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教导团,张贤约任团长。10月,教导团随一二九师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1月初,张贤约调任八路军抗日先遣支队队长,率100多名连排以上干部,从山西和顺出发,到太行山区开创抗日根据地。
1949年10月10日,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震奉命率第二、六军的7万大军,由甘肃酒泉、玉门、安西地区分别以空运、陆运和徒步行军,挥师西进新疆。张贤约直接指挥了第六军十七师的整师空运,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整师空运的部队,实现了第一野战军空中、摩步和徒步三路并进的战略大进军,荣获第一兵团授予的“开路先锋”称号。11月30日,中央军委决定第一野战军兼西北军区,张贤约兼迪化军区政委。进疆后,他率部在以迪化为中心的北疆剿匪,平息叛乱,肃清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积极开展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与兄弟部队一起很快稳定了新疆局势;他坚决落实毛主席关于人民解放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生产队的指示,向新疆各族人民认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帮助州县建立党的组织和民主政权,开展减租反霸,实行土地改革,发展工农业生产和文教事业;他严格按照党的建军原则,对国民党起义部队进行收编改造,使之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部分,为新疆的和平解放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复兴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1年底,他奉命率500余名干部到达兰州,组建西北空军,任西北空军副司令员。1952年5月,他率领西北军区空军参观团赴朝鲜,学习志愿军空军的作战经验,行前在北京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同年8月,任西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委。他狠抓后勤干部的管理教育和业务训练,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努力增强后勤部门业务职能,提高了西北军区后勤保障整体水平。1952年11月至1955年4月,他领导了陕南、甘南军民开展反对美军和国民党空军搞细菌战的斗争,组织指挥甘肃、青海南部剿匪作战和西藏平叛中的后勤保障;筹划和领导青藏公路及新疆、西藏边防站的修建,为祖国西部地区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55年5月,任总后勤部汽车拖拉机管理部部长,建立了我军车辆、器材的管理体制和车管干部的培训体系,为我军车管工作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5年10月,他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57年9月,他任总后勤部副部长兼汽车拖拉机管理部部长(1959年4月免兼职)。同年9月至1960年9月,进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60年10月,学习结束回到总后继任副部长,负责训练工作、院校工作和总后机关及直属单位的管理工作。1961年10月,他率总后工作组赴长春,与地方省市领导反复协商,妥善解决了接收几所地方大学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1962年春,根据军委“整军备战”的决定和总后党委的安排,负责总后机关和直属单位的精简整编。他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张贤约遭受林彪、江青反党集团的排挤和打击。逆境中,他坚持真理、敢于斗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高尚品格。
1972年,他亲自领导“530”格拉输油管线工程的筹划与施工,确保了周总理亲自批建的这项高原工程的我的钱提前投入使用,为巩固西南边防,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之后,他参与领导后勤院校的整顿和复建工作。1975年8月至1977年12月,张贤约任总后勤部顾问。
1977年12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张贤约再次担任总后勤部副部长。1979年1月,参与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西线部队作战部署和后勤保障的组织领导工作。1982年2月,他率工作组到华南、华东沿海和岛屿进行实地调查,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沿途100多个设防岛屿,一个不漏全都走遍,为部队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同年12月,再次担任总后勤部顾问。 1983年3月,张贤约当选为六届全国人大代表,6月,当选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参与制定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视察了军队和地方许多重要部门、单位及革命老区,提出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提案,为加强我国法制建设作出了贡献。 1988年7月,张贤约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同年9月,离职休养。2002年1月9日,张贤约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 胡遵远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