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未长征、却胜于长征的红二十八军
(上)
【编者语】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目前,举国上下都在通过不同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以此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长征,是英勇伟大的!长征,是神圣无比的!长征,是史无前例、举世无双的!无论怎样宣传,怎样纪念,都不为过!我要说的是,在我们大张旗鼓、浓墨重彩地宣传、纪念参加长征队伍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留在根据地、与国民党军进行艰苦奋战、殊死搏斗的红军队伍。比如,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这支队伍,1933年1月在湖北麻城大畈(现属河南新县)正式组建,1933年10月在我们安徽金寨重建,1934年11月在安徽岳西再建。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后,重建的红二十八军坚守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骨干力量,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红二十八军英勇顽强、灵活多变的游击战争,使得党在鄂豫皖地区点燃的革命烈火始终熊熊燃烧,红军用鲜血染红的战旗在大别山上始终高高飘扬,使得红二十五军的战略转移和整体红军的战略行动得到有力的配合!同时,还锻炼和培养了一批智勇双全、独当一面的年轻、优秀的红军指挥员,带出了一支英勇善战、能打胜仗的红军队伍,以致后来成为我党领导敌后抗战的重要武装支撑。
红二十八军,虽未长征,却胜于长征!
有鉴于此,笔者在广泛搜集、整理红四方面军(主要发源于金寨的一支长征队伍)、红二十五军(直接诞生于金寨的一支长征一支长征队伍)的长征历史和感人故事的同时,又搜集、整理了几篇有关红二十八军的光荣历史和感人故事。现予以发表,以飨读者、以示纪念。
1934年11月,鄂豫皖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率领红25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进行长征。留在鄂豫皖根据地皖西北地区的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根据省委的指示,重建红28军(始建于1933年1月,不久编入红25军)。高敬亭在与中共中央和省委失去联系的困难条件下,重建了红28军,率部坚持了三年坚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不仅没有失去鄂豫皖根据地,而且摔打和锤炼出一支百炼成钢的红军部队。
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经历了1934年11月至1935年7月重建红28军、坚持鄂豫皖边区斗争时期;1935年7月至1937年4月,确定新的战略方针和战术原则,灵活开展游击战争时期;1937年4月至7月游击战争最艰苦时期和1937年7月至1938年3月的谈判改编、奔赴抗日前线时期的四个阶段。
红28军高举中国共产党的旗帜,紧紧依靠根据地的人民群众,继承和发扬鄂豫皖红军部队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在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以不足两千人的兵力,转战于鄂豫皖边区及周围的四、五十个县,抗击了国民党军多次"清剿",牵制了国民党军最多时达到约68个团,约17万人,歼敌18个营另15个连,以及大批反动民团武装。
红28军的英勇斗争,使得党在鄂豫皖地区点燃的革命烈火始终熊熊燃烧,红军血染的战旗在大别山上始终高高飘扬,使得红25军的战略转移和整体红军的战略行动得到有力的配合,锻炼和成长起来一批智勇双全,独当一面的年轻优秀的红军指挥员,带出了一支英勇善战的红军队伍,成为后来我党领导敌后抗战的重要武装力量。
一、重建红28军,坚持鄂豫皖边区斗争
红25军西征后,盘踞在鄂豫皖边区的国民党军除调正规军18个团进行尾追外,仍留有正规军56个团、10多个保安团和许多反动民团,向鄂豫皖边区发动"清剿"。
国民党鄂豫皖"清剿"总指挥梁冠英将鄂豫皖地区划分为4个"驻剿区",分片"清剿"。第一驻剿区由国民党第二十五路军负责,总指挥由梁冠英兼任,指挥部设在罗田县;第二驻剿区由国民党第67军负责,总指挥王以哲,军部驻潢川县;第三驻剿区由国民党第57军负责,总指挥何柱国,军部驻黄安县;第四驻剿区由国民党第11路军负责,总指挥由刘茂恩代理,指挥部设在霍山县。梁冠英限令各部务必于3个月内将鄂豫皖边区红军游击队彻底消灭。
当时留在鄂豫皖边区的中共党组织领导机关,主要有中共鄂东北道委和中共皖西北道委,下辖少数武装力量。中共鄂东北道委领导下的党组织有:罗(山)、(黄)陂、孝(感)特委及红安、光山、麻城、新集等县委。拥有罗山教导营、光山独立团1个营、光西战斗营和武装工作便衣队(以下简称便衣队)等1500余人的武装力量,分别活动在黄安、礼山、罗山、经扶等县山区的被敌分割的小块苏区内。
中共皖西北道委下属的党组织有:中共赤城县委(在商城、固始、金寨3县边区)和中共赤南县委(在商城南部)。所辖一路游击师、二路游击师、三路游击师、道委特务队、商北大队、银沙畈战斗营以及少数游击队、便衣队,另有红82师,共计1300余人,这些部队在赤城、赤南、六安六区、六安三区、霍山六区等互不相连的5小块苏区内坚持斗争。
国民党军为了消灭留在苏区的中共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采取了极为残酷的"清剿"手段。军事上,严令督促"发展碉堡"。仅皖西地区,就在原有2万多个地堡基础上,又构筑新碉堡4000余座,形成一道道的封锁线,以优势兵力依托封锁线,分片包围,以达到"彻底扫荡,以绝根除"之目的。政治上,实行"户籍联座","一户通匪,十户问罪",以割断人民群众同红军游击队的联系。经济上,实行严密封锁,在一切通道,关隘设关卡,严禁生活必需品粮、油、盐进山,断绝红军游击队的生路。对苏区人民进行血洗,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见房子就烧。扬言要把苏区变成无人区。河南商城的反动民团头子顾敬之叫嚣:"要开人肉案子",在其周围地区铡死苏区军民数千人。在立煌县南溪,国民党军队一次齐肩活埋200多名群众,然后用牛拉犁将活埋的人头犁去。后因国民党军队杀人太多,便将个人头领赏改为割耳朵领赏。对苏区军民的各种残害手段惨绝人寰,令人发指。在国民党军的疯狂屠杀下,苏区的红色政权受到极大的摧残,党员、干部、群众受到很大的损失,各级党政军机关和红军游击队不得不转入深山密林中坚持斗争。鄂豫皖边区的革命斗争形势转入低潮。
(一)中共鄂东北道委和鄂东北独立团的恢复
中共鄂豫皖省委在率红25军西征前,决定在鄂豫皖边区重建革命武装,反击敌之"清剿",坚持鄂豫皖边的斗争,对于这一问题,由于省委常委兼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正带领部队在皖西北地区作战,未参加花山寨会议,省委遂对鄂东北地区党组织负责人作了布置,指示由鄂东北道委派人去寻找高敬亭,传达花山寨会议精神,责成高敬亭组织鄂豫皖边区党的新的领导机构,并以红82师为基础,加上地方武装,重建红28军,继续在鄂豫皖边区坚持开展游击战争和进行秘密工作。
11月底,中共鄂东北道委将河南罗山教导营、光西战斗营、红25军西征后留下的鄂东北独立团指战员30余人及部分伤愈人员,组成鄂东北独立团,共300余人。团长熊先春(去皖西时为陈守信),政委徐成基。为将省委指示早日传达给高敬亭,12月下旬,鄂东北道委派少共鄂东北道委书记方永乐和陈守信、徐成基率领独立团前往皖西,寻找高敬亭。
独立团出发后,为坚持鄂东北地区的斗争,道委于1935年1月上旬,将原光山独立团留下的1个营、道委特务营和部分游击队、便衣队合编,再次组建鄂东北独立团,共200余人。团长熊光春,政委张生元。随后又相继组建了特务1营、特务2营。
为适应游击战争的环境,鄂东北道委还将所属的各级党组织进行了调整,并以便衣队形式开展活动。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兼任便衣队的领导。强调采取重点打击反动地主武装、争取持中间态度的保甲长、发动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斗争策略,开展游击战争。
在鄂东北道委领导下,鄂东北独立团于1月19日奔袭礼山县儿郎店,全歼反动民团段绪志1个中队,缴枪100多支。29日,中共罗陂孝特委以群众为内应,集合黄安、罗山、经扶3县便衣队和道委特务营,冒雪夜行20公里,奔袭经扶、光山、罗山3县交界的香炉寺,全歼反动民团40余人,缴枪50支,活捉团长陈治忠。在此期间,道委还组织各便衣队,将红25军留下的200多名伤病员进行了安置。便衣队也与地方武装相配合,炸毁公路桥梁,割电线,击汽车,破坏故通讯联络。便衣队长胡金先还率队在汉(口)罗(山)公路上巧妙地击毁了12辆国民党军车,缴获大批弹药、粮食、布匹等军用物资。红军游击队的游击活动,不仅牵制了国民党驻军,掩护了红25军的转移,而且给处于低潮的边区人民带来了希望。
为了更好地团结群众,共同对敌,鄂东北道委及其下属党组织从斗争实际情况出发,转变了政策,将原来"不问贫富,见粮就打",改为凡是穷人一律不打,就是地主、富农也不一下子打尽,只取其一部分或改为"征粮"。这样做的结果,群众受到鼓舞,也起到了瓦解、分化敌人营垒的作用,部分国民党联保主任、保长,直接或间接表示他们愿意保持中立,为红军游击队活动随时提供方便。
鄂东北道委还派何耀榜和罗山县委书记张家胜化装到宣化店巧施反间计,争取保甲长,从监狱中解救出200多名被关押的群众。2月27日,鄂东北道委书记王福明在反击国民党清剿中被叛徒出卖被捕,惨遭杀害,后由光山县委书记卢丛珠接任道委书记,继续领导鄂东北地区的游击战争。
(二)红82师苦战皖西北
当红25军西征时,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兼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正率领红82师等武装在皖西地区固守深山,保卫苏区。红25军西征后,斗争形势更加严重。1934年12月3日,红82师和皖西3路游击师在霍山县长山冲遭国民党军第65师第387团和霍山县黄英反动民团的伏击。红82师师长周世觉在突围战斗中牺牲。
周世觉,金寨县人。1901年10月生。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5月,参加金寨地区武装暴动。后任乡自卫队中队长。1930年秋,任地方独立营营长。1931年8月任独立团团长。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苏区西征后,留下坚持斗争。后任新组建的红25军第74师副师长,率部转战于皖西北、鄂东北地区。1934年8月,任红82师师长。他的牺牲,是鄂豫皖游击区和红军游击队的一大损失。
1934年12月下旬,高敬亭为集中兵力对敌斗争,并解决面临的装备、给养等困难,将分散活动的红军82师、皖西3路游击师和红25军留下的2个连集中整编为红218团,团长罗成云,政委熊大海。下辖第1、第2营和苦工队。全团700余人。25日,红218团在皖西北道委交通队配合下,于霍山县下骆山设伏,全歼国民党安徽省保安团1个营,缴步枪100余支。战后,高敬亭以此战缴获的枪支装备了工218团苦工队,组成红218团第3营。
1935年1月上旬,国民党军第一次"清剿"开始,国民党"鄂豫皖剿总"根据蒋介石的命令,将第六十七军调到宜昌武汉公路北侧,将追击红25军的第11路军调回鄂豫皖地区,重点进攻皖西北道委和红218团的活动地区河南省赤城县(今商城)一带。红218团在熊家河、杨桃岭、朝阳山等地与国民党军第106师、第108师激战数日,几经辗转,突破重重包围,向潜山、太湖方向转移,2月1日,到达立煌县抱儿山。
奉命寻找高敬亭的方永乐、陈守信、徐成基率领鄂东北独立团经过艰苦转战,冲破敌人重重封锁线,也于2月1日到达抱儿山,与高敬亭部队会合。两支部队在敌人大兵压境的重重包围中会合,悲喜交加。方永乐向高敬亭传达了中共鄂豫皖省委临行前的指示,高敬亭此时才知道红25军已经离开根据地西征。
(三)凉亭坳会议,重建红28军
1935年2月3日,高敬亭率部转移至国民党军防守力量薄弱的太湖县凉亭坳,在这里主持召开了党的干部会议。会议分析了红25军西征后边区的斗争形势,作出了开展游击战争、大胆寻找的立足点的决定。并根据中共鄂豫皖省委的指示,将红218团和鄂东北独立团合编,重新组建了红28军。由高敬亭担任军政治委员(未设军长),统一领导鄂豫皖边区的党政军工作。
红28军下辖第82师和手枪团。第82师师长罗成云、政委方永乐,手枪团长余雄(手枪团团长长姓余,但不知其名,因作战骁勇,指战员称他为余雄)。
红82师下辖第244团和一个特务营。团长徐贤才,政委徐成基。手枪团下辖3个分队。全军1000余人。红28军重建后,以高敬亭为书记的中共皖西北道委的职能随之停止。
凉亭坳会议和红28军的重建,标志着鄂豫皖边区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形成,标志着以红28军为主力红军的武装力量形成,是鄂豫皖游击区开展游击战争的重要起点。
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高敬亭等军、师领导干部加强了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军、师、团、营各级都建立了政治委员制度,连队成立党支部,政治指导员兼任支部书记。红82师设立了政治部。部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还印发了《红军政治教材》、《红军战士须知》等政治教育材料,供干部、战士学习,讲课使用,在政治学习中,反复讲明斗争形势和前途,宣传红军的性质和任务,联系斗争和思想实际,启发部队的阶级觉悟,增强斗志。
红28军经过巧袭王庄,活捉余谊密;建立舒霍山游击根据地,黄毛山分兵,桃岭歼敌等一系列战斗, 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清剿",调动了敌人第32、第64、第65师三个师的兵力,歼灭敌人数个营。在反围剿斗争中组建了红246团,成立了皖西特委,开辟了东西约60公里,南北近四十公里的舒城、霍山、潜山根据地,成立了舒霍潜边区苏维埃,红军获得了物资补充和安顿伤员的后方基地。在斗争中,红82师师长罗成云在黄泥榜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红244团团长徐贤才在桃岭大捷战斗中中弹牺牲。
(四)黄尾河会议确定西进桐柏山、寻找红25军
在国民党军新的"清剿"下,红28军辗转作战,于1936年5月7日到达霍山县黄尾河地区,与中共皖西特委领导的红246团会合。高敬亭在黄尾河主持召开会议。首先肯定了红246团建立舒霍潜游击根据地、组建游击队和红28军转战皖西的成绩和战果。接着,重点分析了国民党军这次重点"清剿"皖西的严峻形势。
为了保存红军力量和新创建的皖西游击根据地,会议决定:高敬亭率红28军离开鄂豫皖边区,西进桐柏山,寻找红25军。并对部队作了调整,将红246团1个精锐连补入红28军,红28军精简下来的人员编入红246团,坚持皖西地区的斗争。
会后,高敬亭率红28军向鄂东行动。14日进至固始县南的五尖山,遇国民党军第106师3个团的前堵后追。部队顽强抗击,后乘夜幕转移。15日,进至商城县三里坪前、后榨子凹地区。高敬亭抓住有利战机,率部全歼孤军冒进的河南省保安团第1团第1大队,缴各种枪200余支,子弹2万余发。18日,部队通过光山、经扶至麻城公路封锁线,进至罗山县杨店以东地区。国民党军第112师第636团第3营2个连进行阻击。红28军乘敌未及展开,进行迂回包围,将其全歼,俘敌150余人,缴枪200余支,子弹万余发。
5月19日,红28军抵达罗山县白石山,与中共鄂东北道委会合。高敬亭向鄂东北道委传达了 黄尾河会议精神,批示道委继续坚持鄂东北地区的斗争。并将第二次组建的鄂东北独立团和特务第1、第2营大部编入红28军,任命梁从学为红244团团长,张生元任团政委。22日,高敬亭率领红28军越过平汉铁路,离开鄂豫皖边区,途经应山、随县、随县、桐柏县,向桐柏山区转移。
(五)五道岭会议决定,东返鄂豫皖边坚持斗争
5月28日,高敬亭率领红28军抵达河南省泌阳县东南约25公里处的五道岭,获悉红25军在陕西南部活动的消息,立即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决定部队次日出发,到陕南与红25军会合。
29日,部队刚刚行动,就遇到国民党军的前后夹击。高敬亭于五道岭紧急召开第二次营以上干部会议。会议主要分析形势,讨论部队的去向问题。
与会大多数同志认为:一是前有敌重兵防守,后有追兵紧跟,去陕南途中,尚须经过广阔的平原,沿途有重兵阻截,不好通过;二是鄂豫皖省委给予红28军的任务,就是坚持鄂豫皖边区的游击战争,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拖住蒋介石10多万正规部队,以减轻主力红军北上抗日的压力。会议经过讨论,统一了认识,毅然作出部队东返,回到鄂豫皖边区坚持游击战争的正确决定。
这一决定,是高敬亭等红28军领导人在认识到坚持鄂豫皖边区斗争的重要和必要性后作出的。因此,这次会议是红28军和鄂豫皖边游击区历史上的转折点,对后来鄂豫皖边游击战争的坚持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后,高敬亭率红28军从五道岭东返。回师途中,由于目标明确,意志坚定,连续打了几个胜仗。
1、桃花山伏击战
1935年5月31日,红28军返回鄂东北途中,行军至在湖北随县通桥畈东南地区时,国民党第25路军独立第5旅第614团和613团3营跟踪而至,对这股一路跟踪的敌人,红28军决定利用桃花山有利地形,给予沉重打击。经过肉搏交战,红28军利用地形,毙伤敌人6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2、王园反击战
6月13日,红28军行军至河南省光山县境内,与国民党东北军第109师第627团(欠1营)截击,红28军决定集中兵力组织反击。在光山王园地区设伏,经过244团正面痛击和军部特务营侧面攻击后,将627团诱入予设伏击阵地,形成合围,627团在炮火支援下企图突围,但是已经晚了,244团2营断敌退路,1营和3营,手枪团从王园正面进攻,经过激战,将第627团两个营全歼,缴获各种枪支500余支,迫击炮两门,红244团政委张生先在战斗中牺牲。
3、段水山阻击战
6月18日,红28军进至湖北省麻城县段水山、铺儿山、毛家坳一带休息,侦查得悉国民党第25路军独立第五旅614团已经跟踪而至,其613、615团正在向殷家园、腾家堡运动,企图突袭红28军。红28军决心利用段水山山高林密、地形复杂、便于隐蔽等有利条件,发扬火力优势进行阻击。部队在周围占领了有利地形,待机歼敌。
15时许,敌613团在左,615团自右,进至我予设阻击阵地。红28军手枪团和244团第1营、第3营居高临下,发起猛烈攻击。敌前卫受阻后,立即在炮火掩护下分路向山上阵地进攻。红28军顽强阻击,大量杀伤敌人后,不断有部队冲出工事与敌人展开肉搏,敌人炮火逐渐失去作用。红28军部队在各个方向展开反击,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经过六小时激战,全歼敌独立第五旅200余人,缴枪100余支。此战给拼命追剿红28军的独五旅再一次沉重打击。
二、红二十八军制定新的斗争方针,实行游击战争
(一) 店前河会议确定新的斗争方针和战术原则
1935年7月2日,红28军抵达安徽省太湖县店前河,与中共皖西特委、红246团、一路游击师以及中共赤城县委书记石裕田率领的商北大队会合。为了总结红28军这次西进东返、行程700公里,取得桃花山、王园、段水山三战三捷的经验,确定下一步的行动方针,高敬亭在店前河主持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
会议在充分发扬军事民主、听取各方面不同意见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了红28军重建以来,特别是往返平汉路、开展游击战争的体会;并根据敌军指挥不统一和战斗力强弱有差异之特点,提出和制定了以"拣弱敌打"和一切供给取之于敌为核心思想的"拖垮25路,相机打11路和东北军,向保安团要补给"的基本作战方针,以及"敌情不明不打,地形不利不打,伤亡过大不打,反之则打"的战术原则。不久,又补充了"缴获不多不打,反之则打"(简称"四打四不打"原则)。这一作战方针和战术原则的提出,是高敬亭在游击战争实践的基础上,集中集体智慧而制定的。它的制定,对鄂豫皖边区游击战争的开展直至胜利,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店前会议后,红28军以皖西游击根据地为依托,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不失时机地歼灭了多股敌人。 7月7日,红28军在舒城乌沙街黄巢尖歼灭安徽保安团一个营。12日晚,红28军手枪团在潜山县珠屋庙利用夜暗占领有利地形,伏击国民党第102师第656团给养护送队,俘敌60余人。15日,红28军手枪团第一分队伪装出击,在太湖县冶溪河,俘虏国民党第25路军别动队130余人。
8月13日,红28军进至霍山县燕子河地区(今属金寨),获悉国民党第65师第195旅第390团一个营移驻花凉亭,红28军乘其立足未稳,突然接近该敌,22时发起攻击,给该敌以重创,毙伤国民党兵300余人,缴获步枪200余支,轻重机枪7挺,迫击炮1门,子弹万余发。天将拂晓,部队主动撤出战斗。
8月底,红28军歼灭桐城保安大队270余人,随后又在该县纸棚全歼县常备队。接着又巧扮国民党部队,于青草塥将安徽保安团一个连全体缴械。这些战斗的胜利,充分说明了店前河会议所制定的斗争方针和新的战术原则的正确,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正规军和反动地方武装的嚣张气焰。
红28军游击战争的开展,经历了集中兵力作战到分散游击作战的转变过程。9月13日,由于红28军集中行动,在潜山县妙道山,遭到追缴的国民党第32师第95旅的前后夹击,被紧缩压迫在陡峻的山岭上。第244团第2营营长林维先率领第六连奋勇阻击,掩护主力安全转移,林维先和六连一个排被敌人逼至山崖边上,林维先带头跳下山崖,结果林维先和20余人幸免于难,其他人壮烈牺牲。当晚,高敬亭抱病在茅山召开会议(高敬亭因病没有随军行动),决定留下红244团第2营在罗田、英山、潜山打游击,掩护高敬亭,收拢失散人员;红28军主力由红82师政委方永乐率领,到潜山、霍山、六安、舒城活动。10月,方永乐在舒城境内与红246团会合,并将部队进行了整编。将244团3营中的强壮者调入1营,1营的病弱者调入3营,方永乐率领最强的1营到赤南、霍山等地游击;将3营交徐成基带领,缩编为两个连,该称五路游击师,在潜山、太湖一带活动。
12月上旬,方永乐令红82师参谋长丁少卿率特务营和手枪团一个分队与高敬亭会合,自己带244团1营和手枪团主力进军浠水、黄梅等地游击。
丁少卿与第五路游击师会合后,对跟踪而至的国民党第32师第189团第1营杀了一个回马枪,手枪团分队迂回敌人侧翼,突然开火,击毙敌189团团长,敌人失去指挥,队伍骚乱,特务营从正面冲击,击退了增援的敌独立第五旅第615团五个连。经一小时激战,共毙伤国民党军三百余人,缴枪200余支。12月底,丁少卿率部到达三角山,与高敬亭会合。
(二)三角山会议决定开展内外线结合的游击战争
1936年1月5日,红28军所辖各部在湖北省蕲春县三角山会合。会议决定,五路游击师恢复红28军244团第3营番号。会议上,红28军的军、师领导人都感觉到部队在近三个月的分散活动中,要比集中活动更加机动灵活。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总结实际作战经验,高敬亭在干部会议上分析了当前斗争形势,充分肯定了各部队在分散活动中对付敌人"追剿"的经验,制定了部队继续分散活动并且前出到平原地区去更广泛地开展游击战争的斗争方针。
会议还讨论和制定了具体的斗争策略和游击战术,主要是:战术上以伏击为主,以长途奔袭,化装智取为辅;战斗过程要出敌不意,力争打歼灭战,消灭敌人有生力量;部队作风要勇猛顽强,战斗动作要隐蔽突然,勇于短兵相接,敢于贴身肉搏;防御时要机智灵活,以保存有生力量为主;适时反击后,转移要迅速隐蔽,使敌人追不上,堵不住。
三角山会议制定的斗争方针和战略战术,使鄂豫皖边的游击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逐步改变了红28军长期以来难以摆脱强敌,被敌人不断追击的被动局面。会议后,红28军部队从集中到分散,从山区到平原,从内线到外线,纵横驰骋在以老根据地为中心的更广大的地区,对游击战术的认识不断更新,经验越来越丰富;运用也更加自觉,实战越来越灵活,把鄂豫皖边区的游击战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会后,方永乐率领红244团、特务营和手枪团两个分队到黄梅、蕲春、浠水、黄冈、宿松、太湖一带活动。3月24日,为了进一步调动敌人,方永乐再次分兵,自己率领244团1营、3营道、和特务营到宿松、太湖地区活动,派1营营长林维先率一个加强连插入敌后,到平原地区活动,以进一步摸清平原地区的虚实。
林维先率领加强连从木湖山区奔赴浠水、黄冈的平原地区作战,一路采取伪装战术,连克浠水、黄冈一带的多个敌人据点。于25日机智越过敌人封锁线,西渡巴河。又冒充国民党第25路军别动队,歼灭团陂保安队一个排,智俘敌25路军秘书长。当天下午,又装扮成敌25路军秘书长及其随员,奇袭上巴河,一举歼灭湖北保安第八团第十连80余人。26日,加强连进至黄冈马鞍山东南的炮烛铺,歼灭上巴河换防的湖北保安团第11连70余人。3月3日下午,林维先率加强连强行军百余例,出敌不意,夺取了国民党25路军浠水县下巴河军需仓库,缴获大批弹药和军需物资,在一定程度缓解了红28军的物资困难,更重要的事,加强连取得了平原作战的宝贵经验。
与此同时,方永乐率部先后击溃黄梅县保安队200余人,威逼黄梅县城,轻取该县重镇孔垄镇,全歼守军一个保安分队。尔后南下。
高敬亭率手枪团一个分队到达鄂东北地区,2月,在经扶县茅草间召开道委、特委、县委、独立团各级干部会议,传达了三角山会议精神,布置了鄂东北地区军事斗争。会议决定扩大游击区域,发展游击战争,具体将鄂东北划分为三个区域,鄂东北的主要武装第3路游击师、鄂东北独立团、第1、第9游击师分三路行动,配合红28军作战。这次会议,明确了鄂东北各级党组织和地方武装的行动目标,使红28军与鄂东北、皖西北的地方武装的配合更加紧密,更趋协调一致。
(三)国民党军实行新的"清剿"
由于贯彻了三角山会议的精神,高敬亭、方永乐分兵出击,游击战争开展得有声有色,不仅挫败了敌人的清剿,还使老苏区逐渐得到恢复。1936年2月,气急败坏的蒋介石,免去了梁冠英的"清剿"总指挥的职务,任命卫立煌为鄂豫皖边区"清剿"总指挥,调集九个师另一个旅,共49个团的兵力,向鄂豫皖游击区发动第三次"清剿"。
卫立煌认为梁冠英的失败,在于不善于山地战。他一上任,就从贵州省调来了善于山地作战的国民党军第102师、103师,置于黄陂、麻城一线,担任追剿、搜剿任务,增强了山地战能力;同时令新调进边区的国民党第52师、第82师配置在平汉路两侧,担任护路,阻截红军跨越平汉铁路,尤其防止红28军西进,并对周围地区进行"清剿"。以其嫡系第14军所辖第10、第83师分别负责鄂东、皖西的"清剿"。第11路军和第25路军的任务不变。卫立煌为了加强对根据地交通的封锁,在大别山原有碉堡封锁线的基础上,又加修了37条封锁线,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碉堡网络,又针对红28军灵活行动的特点,抽调精锐部队,组建了五个"追剿队",不分防区,没日没夜,穷追红军游击队,各个防区部队都给予配合,先包围后合击。还实行"移民并村",组织民团进村防守,安插密探,搜集情报;实行经济封锁,粮食、药品、油盐禁运等等手段,妄图在"最短时间彻底肃清"活动在鄂豫皖境内的红军游击队。
(四)柴家山会议制定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斗争策略
为了粉碎国民党军的"清剿",1936年3月上旬,红28军各部在安徽省太湖县柴家山会合,高敬亭召集了营以上干部会议。会议首先由林维先详细汇报了率领加强连出击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的经过。接着,会议全面总结了部队由集中到分散,有山区到平原的经验,提出了"化整为零、集零为整"的作战方针,做出了三项决定:一是继续贯彻三角山会议精神,坚持灵活机动作战的战略方针,深入敌后,到敌人兵力薄弱的平原、丘陵地区开展游击战争;二是缩小目标,以营为单位分散游击,部队以长期分散活动为主,军领导会选择合适时机决定主力会合和集中行动的时间;三是进一步加强便衣队的建设,有计划的从部队抽调骨干,放到地方组建便衣队组织,支援和配合主力行动。
1、分散游击,插向敌后
柴家山会议以后,高敬亭将244团员第三营改编为红245团,任命梁从学为团长,杨克志为政委,下辖两个连和一个手枪队。随后,红28军决定兵分三路,分别由高敬亭、方永乐、梁从学率领,避开敌军主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1936年3月14日,高敬亭率领红82师特务营集手枪团一个分队,由宿松二郎河,经黄梅向广济尖山方向行动,途经苦竹口,遭到湖北省保安第12团第3营的袭击,经两小时激战,重创该营,歼灭其一部。22日,在湖北蕲春、广济边界,遭到湖北保安团第7团一个营的截击,红28军特务营和手枪团分队迅即展开,抢占有利地形,从三面将敌人包围,战斗打响后,敌人伤亡惨重,其一个营大部被歼,余部逃回梅川镇。
战后,高敬亭率部向横岗山转移,下旬,部队进入麻城县境内。高敬亭命令手枪团团长詹化雨、政委刘远臣带领特务营去孝感、黄冈、黄陂一带开展游击活动,自己带领手枪团一个分队区去鄂东,到罗山等原老苏区检查工作。
3月下旬,方永乐率红244团1营和手枪团两个分队到达预定地区黄冈大崎山,方永乐再次分兵,从部队抽出九个指战员组成大崎山便衣队,留在当地开展游击活动;令82师参谋长丁少卿带领1营去鄂东北活动,自己带领手枪团两个分队在黄冈、麻城地区游击。
部队分散活动后,第1营先在光山县西北截获信阳开往潢川的国民党地方政府的汽车,俘虏和处置了一批土豪劣绅。20日,在湖北礼山县陈家冲获知国民党第102师一个团正在老山寨围攻鄂东北独立团,其中一个营在三屋冲组织进攻,第1营决定先打这个营。第1营四个连分别占领了三屋冲周围的高地,向该敌迂回穿插,防止其向另外两个距离较远的营靠拢,包围形成以后,第1营突然开火,向敌人冲击,敌人突遭打击,无法阻止有效抵抗,经过1小时激战,三屋冲之敌死伤百余人,其余敌人大部缴械投降,少数溃逃之敌,被我第3连全部歼灭。战斗结束后,第1营乘胜又向老山寨另两个营发起攻击,鄂东北独立团也发起反攻。此战,消灭国民党102师500余人,缴枪400余支。战后,第1营转入黄安县境内。21日,第1营又化装成国民党"清剿"部队,连闯孝感县境内青山口、涂门港、东阳岗三关,俘虏敌人一个连又一个排,狠狠打击了国民党军。
与此同时,梁从学率领红245团活动在黄梅、宿松、蕲春、太湖等县。他们利用国民党部队多,番号杂,互不了解的特点,多次化装成国民党"清剿"部队,施计用谋,巧袭、奇袭、突袭敌人。
3月25日,梁从学率红245团从蕲春桐山冲出发,奔袭太湖徐家桥,歼灭湖北保安第7团1个营。4月初,又化装成"剿匪"部队,先后攻克潜山、怀宁、安庆五个集镇,歼敌100余人,大大扩大了红军的影响,直接威胁了国民党安徽省府安庆。
2、护儿山遭遇与方永乐牺牲
1936年5月中旬,高敬亭、方永乐、梁从学所率红28军三路主力部队(欠特务营和第1营第4连)在立煌、麻城两县交界的长岭关会合,约千余人。尔后,经河南商城向湖北麻城运动。14日上午约8时许,在麻城护儿山东北与国民党第103师第3团第3营遭遇,前面有敌军阻截,后面有追兵赶来,情况十分危急。红82师政委方永乐主动要求带手枪团第3分队阻击敌人,掩护主力撤退。
方永乐率部抢占护儿山制高点,向蜂拥而上的敌军猛烈开火,打退敌人数次进攻,毙伤国民党军60余人。部队主力乘机转移,随后,方永乐边打边撤,不幸中弹,年近21岁的方永乐政委显出了宝贵的生命。
方永乐,原名方永芦,安徽六安人。1916年生,1929年参加党领导的独山暴动,1931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任少共六安县委书记。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皖西北少共书记,红25军75师少共书记,鄂东北道委少共书记。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率领红25军长征前,指定他率领鄂东北独立团,前往皖西北寻找高敬亭,传达省委关于坚持鄂豫皖边区斗争的指示。方永乐率部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任务。1935年2月,他与高敬亭率领的红218团会合后,立即组建红28军,任红82师政委。他严于律己、平易近人、骁勇善战、善于做思想工作,对红28军的成长壮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深受部队指战员的热爱。他的牺牲,是鄂豫皖边游击区的重大损失。
3、三河口集中和大崎山再度分兵
1936年5月18日,红28军各部在麻城县三河口会合,尔后集中在麻城、罗田、黄冈一带活动,28日,部队进至黄冈大崎山。鉴于国民党部队重兵"清剿",不利于部队集中活动,高敬亭决定部队继续分散活动。
5月29日,詹化雨率红28军特务营和手枪团1个分队从大崎山出发,经罗田、麻城、商城至潢川县。6月2日,部队化装奇袭桃林浦镇河南保安团1个大队,歼其一部,缴获部分枪支和军用物资。中旬,手枪团随高敬亭行动,刘远臣率领特务营转战鄂东、皖西许多地区,打了很多胜仗,协助黄冈党组织建立了四个区委和黄冈战斗1营。11月中旬,在太湖边境的界岭附近消灭国民党第32师1个营,俘虏敌副团长以下100余人。梁从学率领红82师第245团到蕲春、英山、罗田、黄冈地区活动,8月下旬与高敬亭会合。
林维先率领红244团第1营,于6月上旬首次越过平汉路,攻取了应山县(今广水市)平林团防局围寨,奇袭刘家河据点,击毙国民党军和团丁100余人,俘虏50余人,缴获武器弹药和一批军用物资。7月,林维先率领红244团第1营第2次越过平汉铁路,在铁路西侧袭击安陆县第2区区公所驻地赵家棚,俘虏该区区长及团丁50余人,尔后向西,活动于应山、随县、安陆、云蒙、应城、京山、钟祥、枣阳等地区,不断打土豪,割电线,截军车,打击地主反动民团,造成了国民党和民团的恐慌。9月,林维先第三次越过平汉铁路,6日,在浠水县刘家坳歼灭湖北保安第7团1个营另1个排,缴枪300余支,子弹万余发。28日,又在黄冈黄家畈与湖北保安团及国民党第103师1个营遭遇,经激战,歼灭其前卫连大部,毙伤敌100余人。至10月中旬,返回岳西县鹞落坪,与红28军政委高敬亭及所率部队会合。
12月,高敬亭率红28军手枪团两个分队和第1营转战于蕲春县龙井岸地区,采取诱敌深入战术,一举歼灭尾追之国民党第32师第94旅第187团1个营,毙伤敌400余人,缴获轻重机枪10挺,步枪、子弹各一部。
由于柴家山会议后,红28军时散时聚,以分散活动为主,灵活机动地连续打击敌人,使国民党军痛感:"行踪飘忽"、"忽现忽隐"、"分股流窜"、"清剿难以奏效",无可奈何宣布第三次"清剿"结束。
(三)抓住时机,痛击国民党第33师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国民党当局为了对付发动事变的张学良、杨虎城,将第10、第83师从鄂豫皖边区西调,将第33师接替其防务。鄂豫皖边区敌人兵力减少,而国民党新的一轮"清剿"尚未部署就绪,这就给了红军游击队一个可乘之机,红28军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狠狠打击敌人。
1、啄立山战斗
1937年1月初,高敬亭率红28军第244团第1营,特务营和手枪团两个分队自商城县南下,在麻城两路口地区与国民党第33师第198团六个连遭遇,红28军勇猛进攻,与敌激战4个小时,后主动转移,迂回经扶,入麻城县境。敌第33师穷追不舍。高敬亭即率手枪团两个分队到黄冈地区检查工作,让詹化雨率余部牵着第33师兜圈子,寻机歼敌。2月5日,部队到达啄立山一带,国民党第33师第198团和一个保安大队也追到了啄立山,詹化雨决定利用啄立山的有利地形歼灭这股敌人。244团1营和特务营经过阻击和迂回,对敌人形成包围,不断攻击压缩,除1名保安队队长和1名敌连长等18人逃脱外,将敌人全部歼灭,俘虏100余人,缴枪200余支,轻机枪3挺。此战,给刚调入麻城才2个月的第33师以迎头痛击。
2、王通战斗
1937年3月下旬,为了扩大啄立山战斗的战果,进一步调动敌人,高敬亭将红28军(欠手枪团第3分队)集中在黄安、麻城地区活动,示形于敌。国民党第33师师长冯兴贤获悉后,严令各部对红28军"分途跟踪、不得放松,一致行动,设法聚歼。"
10日,当红28军主力进至麻城西北的梅花山、骆家堰地区时,第33师3个团分别从麻城、黄安包围过来,企图合击红28军。
红28军立即向黄安方向转移。12日,当敌第33师第198团两个营追踪至麻城县王通地区时,高敬亭决定"杀回马枪",利用有利地形,痛击追兵。
高敬亭令手枪团第1分队占领王通南侧有利地形,居高临下打阻击;第1营和特务营迂回敌后,以一部断敌退路,一部将敌人拦腰斩断,分割围歼。经过4小时激战,背水作战的敌人两个营全部被歼,击毙敌团长秦丹云、营长宋宝珠,缴获各种枪400余支,子弹8000余发,电台一部。此战,达到了调动敌人,扩大战果的目的。体现了红28军分散以游击作战,集中以大量歼敌,不断打击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战争艺术,从而严重打击了敌人不断"追剿"我军的信心。
国民党第33师虽然迭遭失败,但是其师长冯兴贤并不甘心,他重新组织进攻,调集了19个连的兵力,组成两个"追剿队",继续跟踪"追剿"。另外,国民党第32师第190团,第65师388团、第390团,第102师2个营,以及湖北保安团第4、第7、第8团各一部,组成了相互配合的三路向红28军进攻。3月31日,红28军在黄冈接天山一带与敌激战4小时,突出合围,向麻城夏家湾方向转移。敌人发现后,调整部队再次追来。
高敬亭为了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摆脱敌人的"追剿",决定再次分散活动:令红244团第1营到黄冈大崎山,将黄冈战斗2营(1937年1月中旬,中共皖鄂特委将蕲春、黄梅、广济一带的红军游击队合编而成)编入红244团为新2营,随第1营出击平汉路两侧;红244团副团长林维先率领特务营和手枪团第3分队到鄂东活动;高敬亭带手枪团第1、第2分队到光山、罗山一带游击。
2、实行主力部队、地方武装、便衣队三结合,开展反"清剿"斗争
以主力部队、地方武装、便衣队三结合的武装体制,开展游击战争,反击国民党军队的"清剿",是鄂豫皖边游击斗争的主要特点和优点。
在红28军以主力分散到外线作战的同时,鄂豫皖边游击区各地党组织领导地方武装,在游击根据地和游击区内,积极开展游击活动,袭扰和打击敌人,配合主力红军作战。
1、鄂东北地区
1936年2月为了反击卫立煌发动的"清剿",中共鄂东北道委书记陈守信调回在平汉路以西活动的鄂东北独立团,在鄂东北地区与各路游击师,便衣队一起,开展游击活动,配合红28军作战。
3月,独立团与道委特务队在礼山县以东的彭店、新府、高店、王店一带活动。3月26日,与红28军手枪团第1分队会合后,发现国民党"清剿"部队第102师约1个营的兵力正由高店乡王店开进。独立团和特务队根据道委的决定,首先占领雷虎寨阵地,由红28军手枪团第1分队化装成国民党第25路军别动队迂回敌之侧后,与独立团和特务队前后夹击敌人。经过协同作战,歼灭国民党第102师两个连,毙伤俘虏敌140余人,缴获一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5月,鄂东北道委第3次组建了鄂东北独立团,熊先春、洪益万分别任团长和政委,下辖两个战斗连和一个手枪队,共200余人。在人民群众的配合下,独立团转战鄂、豫两省十几个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歼敌600余人,缴枪200余支,牵制了国民党第10师、58师各一部和一些反动民团的兵力,减轻了红28军的压力。鄂东北第3路、第九路游击师,也在便衣队的配合下,四处出击骚扰、打击敌人,烧碉堡、攻据点、拔掉民团山寨,部队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鄂东北特务队还通过活捉土豪,为红28军筹集经费、布匹、药品和其他物资,有力支援了红28军作战。
2、皖西和皖西北地区
1935年2月,中共皖西特委成立。特委书记徐成基十分重视组建武装游击组织,先后建了潜江游击队、潜山游击大队、皖西独立营、四个县游击师和29个便衣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民团反动势力。同时,注重发展党的组织,开展群众工作,发展新游击区。
1935年6月,赤城、赤南地区的1、2路游击师转战到皖西后,与皖西游击队配合作战,使皖西游击根据地扩大到1.5平方公里。特别是在大岗岭、鹞落坪为中心的纵横百里的区域内,地方党和便衣队可以半公开的活动,红军指战员甚至可以穿军装单独行动。1936年初,便衣队在岳西县磨刀坪办起来一所供穷人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和革命道理的学校。该校一直办到1937年6月,教师查瑞林遭国民党当局逮捕方停办,整体斗争形势很好。
1934年4月,中共皖西特委与1931年成立的、拥有一块根据地的皖西贝特委取得联系。皖西特委书记徐成基便几次带领手枪对化装后到合肥附近的白区会见皖西北特委和游击师的领导人孙仲德,互相介绍敌情,研究配合工作和对敌斗争,帮助皖西北游击师开展游击战争,打开局面。当时,皖西北游击师有四个连队,皖西北特委决定将游击师的几个连队分批送到皖西根据地进行整训和协同作战,后来有一个连队补充进了红28军。
为了巩固皖西北根据地,高敬亭还派了一名副营长到皖西北游击师担任副师长,传授游击战争的经验。这位副师长后来牺牲在皖西北游击区。皖西和皖西北游击根据地的两支游击队并肩作战,互相策应,不断打击敌人,扭转了皖西北游击根据地被国民党残酷"清剿"所造成的被动局面,两地的游击队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935年5月14日,徐成基通过皖西北特委向党中央写过一份工作报告,同年8月,高敬亭和徐成基还是通过皖西北特委,向中共中央汇报了鄂豫皖游击区开展游击战争的情况。
3、皖鄂地区
1936年秋,中共皖西特委书记徐成基在湖北英山被反动民团杀害。9月,高敬亭在英山桃花冲主持召开会议,将中共皖西特委改称中共皖鄂特委,任命何耀榜为特委书记,领导湖北英山、罗山、蕲春、广济、黄梅等十余县的斗争,也为机关设在岳西县鹞落坪。在中共皖鄂特委的领导下,皖鄂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支援红军,送情报、抬担架、缝军衣、做军鞋、安置照顾伤病员等等。在将军山、大岗山、鹞落坪、沙河村、小河南、等地建立了许多野战医院,也称"山林医院",还建立了小型的修械所和被服厂等,人称这里是红军的小后方基地,对红28军坚持的游击战争起了很大的作用。
1936年9月6日,红28军第244团第1营在浠水县刘家坳歼灭湖北保安第7团1个营另1个排,缴枪300多支,子弹万余发。接着在黄冈陈家畈与湖北保安第7团及国民党第103师一个营激战,歼其前卫连,毙其100余人。红28军主力的作战行动,迫使国民党进入山区的正规部队,龟缩到主要城镇和交通要道附近,只留下当地民团和保安团驻守碉堡。
鄂豫皖边游击区各级党组织,利用敌人兵力不足,收缩防线的有利时机,带领地方武装,攻围寨、端碉堡,破坏敌人封锁线。如鄂东北独立团,有一天从黄安长途奔袭黄陂站,黄陂站守军是国民党第103师一个连和民团50余人,独立团以1连攻击该站北头大庙敌连部;2、3连担任正面主攻。战斗打响后,1连牵制住北面敌人,2连将民团迅速歼灭,3连和手枪队猛攻镇南碉堡,使守军第103师1个排投降,余敌仓皇逃窜,独立团缴枪40余支。10月,独立团连续作战,从熊家河出发,到陡山河、来家河和光麻公路沿线,横扫大小碉堡100余个,攻克敌围寨20多个。同时在皖西地区,仅赤南、赤城就攻克了7个围寨和50多个碉堡。中共商南县委书记张泽礼,于11月26日亲率便衣队配合红28军手枪团第3分队,伪装成国民党第11路军的伤兵和护送队,攻进赤城熊家河一个碉堡后,将守军枪栓卸了,令其背枪带路,去攻第二个碉堡,带路的敌军将碉堡喊开,部队再攻进去。
用这样的办法,一日内摧毁熊家河的碉堡十余座。
这一时期,红军游击队高兴地总结为:"敌集中、我分散,敌上山、我下山,回过头来再把炮楼端。"这是当时游击战争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与此同时,在鄂豫皖边游击区,一种党政军三位一体的武装工作队--便衣队,成为开展游击作战的重要形式,在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便衣队最早在鄂豫皖地区诞生是在1932年,红25军西征后,高敬亭根据游击战争的特点,十分重视便衣队的组建和发展,亲自规定了便衣队的任务,在实践中形成了鄂豫皖边区人民和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的手段。
据不完全统计,在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便衣队发展到111个,主要分布在皖西、鄂东北、豫东南三个地区,便衣队的主要作用在于:
(1)、发动、宣传、组织群众
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在群众中进行革命串联,先发展农民秘密小组,逐步发展成不脱产的便衣队。
(2)、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
黄冈便衣队协助地方党组织发展了100多名党员,建立了十几个党支部,4个区委,成立了中心县委,建立起以党员为骨干,便衣队、游击队、战斗营的各级武装力量。
(3)、扩大游击区,建立新的游击根据地
便衣队隐蔽分散,灵活精干,善于联系和发动群众,较易避开敌人的"清剿"和搜捕。便衣队立足生根后,逐渐开辟出一块块小的根据地,以后联成一片,就形成了较大的游击区,经过武装斗争的不断胜利,就成为了新的根据地。1935年冬,鄂东北独立团团长陈守信在灵山留下了一支10个人的便衣队,这支便衣队在独立团、游击师、特务营的支持下,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多次战斗,在平汉路的两侧罗山、信阳、应山三县交界的地区,开辟出一块游击根据地,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给了红28军和鄂东北独立团以很大的支援。
(4)、保障红军供给,安置红军伤病员
红28军主力在外线作战时,其给养主要是由便衣队解决。便衣队通过打土豪和发动群众,源源不断地将衣服、鞋子、牙刷、牙膏、电池、电筒、雨伞等生活必需品送给红军。红军的伤病员,也是靠便衣队安置在群众家中或山林中,便衣队还要负责安全和医疗护理,照顾得无微不至。如灵山便衣队在三年游击战争中就接受了70多名伤病员,在便衣队精心掩护下,无一被敌人发现。保障了红军指战员无后顾之忧,轻装上阵,提高了机动作战的能力。
(5)、镇压反革命,掌握乡村政权
便衣队在乡村中,注意掌握斗争策略,对于罪大恶极的反动分子,坚决予以镇压;对于开明绅士和有正义感的地方豪绅,以及迫不得已为敌人做了点事,没有危害群众和革命事业的,则晓以大义,争取其采取中立态度;对守法听命,为我做事者给予保护;对国民党基层政权、基层组织,经过教育和威慑,使其为我所用。在便衣队的控制下,如光山、商城的部分地区,地富收租多少,红军家属免租,村长保长的任命,都是便衣队说了算。很多便衣队都掌握了当地乡村政权。
(6)、补充红军兵员,配合红军作战
在便衣队支持下,大批兵员和地方武装不断补充红军主力部队。如1936年秋,黄冈县组建的战斗1营,后来发展到200多人,补充到红82师特务营。1937年春,黄冈又组建了战斗2营,后来发展到300多人,改编为红244团新2营。皖潜独立营、蕲黄广游击队等,都上百人,也补充进了红28军。便衣队还了解当地敌人情况,负责将敌人的守备、调动、强弱等及时提供给红28军,使主力部队掌握主动权。同时,为配合主力部队行动,便衣队经常破坏道路,砍电线杆,散发传单,骚扰敌人,有时向敌人打几枪,敌人以为主力部队来了,一晚上机枪扫个不停。有时几个便衣队员能缠上敌人一个营打几个钟头,敌人冲上来,便衣队又无影无踪。夜间摸岗哨,摸碉堡,搞得敌人惊恐不安,进退失据。
总之,三角山会议后,红28军在地方党组织和便衣队的配合下,边战斗边总结经验,战略得当,战术日臻成熟,游击战争蓬勃开展。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红28军进行的较大和有影响的战斗34次,歼敌50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4000余支(挺),游击区扩大到三省边界45个县,成为鄂豫皖游击区三年游击战争中最好的时期。
(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 胡遵远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