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文明的中华大地上,二千多年前,今贵州都匀、福泉、黄平、贵定一带,曾存在一个神秘的且兰国邑。现经许多学者研考及众多史籍认定,这神秘的古国故都在今黄平旧州古镇。
一、且兰古国故都属地
今黄平旧州古镇是且兰古国的故都,这是历代的史学家、地理学家、语言学家及民俗学家等经多方面的考察论证后得出的结论。
1、史书论证
且兰国建立时间史传无明文,但“且兰”二字却常载于众多史籍中。如《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历史书中均有记载。在《西南夷列传》载有:“南越破后,及汉诛且兰、邛君,并杀筰侯”。又《辞海》诠释:“且(ju)兰,古县名。西晋改故且兰县置。……一说在今凯里西北”。
且兰国治所(古都)在凯里西北的黄平旧州,有史书为凭。《三海经》载有:“沅水出象郡镡城西,入东注江,入下隽西,合洞庭中。”及《后汉书》载:“初,楚顷襄王时,遣将庄蹻从沅水伐夜郎,军至且兰,椓船于岸而步战。”与最有权威的《汉书》记载:“无水首受故且兰,南入沅。……沅水出牂牁,东南至益阳入于江。”又据《水经注.沅水》记载:“无水出故且兰,南流至无阳故县(县对无水,因以氏县)。无水又东南入沅,谓之无口;沅水出牂牁且兰县、为旁沟水,又东至镡成县、为沅水。”和《镇远府志》载:“《通志》记,(黄平)北攸河,在(黄平)城北三十里,原名都凹山,即舞水之源。《水经注》沅水出牂牁且兰是也。”及嘉庆版《黄平州志》记有:“舞水源于黄平旧州都凹山,然则故且兰即黄平旧州,治牂牁江即舞水,似为得之”。说明:发源于故且兰境内的沅水,即为现在的沅江。而“首受”故且兰的无水(舞水),就是今天的舞阳河。并非常明确地阐明了发源于黄平旧州西面朱家山(都凹山)的舞阳河(无水),在流经第一个(首受)城镇——旧州古镇(故且兰)后,向东流到湖南怀化,就转头向南,流经中方县以西(无阳故县),在洪江处汇入沅江。因此,这黄平旧州古镇就是古且兰国故都,这是历史存在的无需争议的事实。
黄平县旧州古城千年街道一角
2、专家评说
我国最早的地方志、东晋史学家常璩撰的《华阳国志》记有:“以牂牁系船,因名且兰为牂牁国,分候支党,传数百年”;清初沿革地理学家顾祖禹著的《方舆纪要》记载:“黄平为古荒服之地,为牂牁蛮所据,叛服不常”;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史纲》载文介绍了且兰国的灭亡经过:“公元前298年(一说公元前279年),楚顷襄王使楚庄王率卒循沅水而上,经黔中(今湖南沅陵)至且兰(今黄平旧州)伐夜郎,军队至且兰,船于岸而步战灭且兰,伐夜郎”;民族史学家任乃强教授所著的《<华阳国志>校补图注》认定:“汉且兰国邑,在今贵州黄平县西之老黄平,系贵州东部最大之湖迹平原,农业发展在黔东地区为最早,故秦汉时已能建成且兰王国”;民族史专家何光岳在《百越源流史》说道:“黄平旧州属且兰国,而且兰国在春秋时期已存在,直到汉初才被牂牁取代”;清代进士王孚镰经实地考察黄平旧州后,集百家言在《牂牁江辩》做出结论:“今黄平旧州都凹山之水,实为沅水所从出……,则且兰、牂牁当以黄平旧州为定”;及《黄平县地名志》载有:“元鼎六年,平且兰,改建牂牁郡,黄平旧州为郡治所在。”等等。
这些学者的著述、论著、辞书、方志,都几乎认同古且兰国治所就在贵州凯里西北部的黄平旧州古镇。
3、人文风俗认证
且兰古都在旧州,有民族风俗为证。据《史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及《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有:“以且兰有椓船牂牁处,乃改其名为牂牁。牂牁地多雨獠,俗好巫鬼禁忌,寡畜生,又无蚕桑,故其郡最贫。”又据《两朝平攘录》载:“各司皆山谷逼侧,惟黄平独开大坝,纵横一二十里,江水交会,土壤沃饶。旧设四川重庆府通判一员驻镇黄平所,令统驭八司,督粮抚夷,事权颇重。”因此,素有贵州东部最大的湖积平原之称的黄平旧州,农业发展在黔东南地区是最早的,当地的苗族和革家历代均是稻作民族,有固定的居住场所。而不同于其它地方“随畜迁徙、毋常处”的民族。
从黄平当地苗族和革家的口语史中,也在印证着这一事实。现在的旧州古镇,苗族历来都称为 “王简”,革家人称为“旺阵”。汉译都有“皇城”、“皇帝的家”或“皇帝居住地方”、“皇帝居住的坝子”之意。又按“且兰”两字在苗语里,“且(ju)”含“城”,而“兰”有“王”或“王者”的意思,合译就为“王城”。而在革语中,“且(ju)兰”实为“居兰”,就是“兰家居住的家”之意。在黄平,兰姓是原本为革家的大姓,并长期为革家的首领,居统治地位。
在黄平的苗家人流传着一句“开荒劈草、‘嘎斗’(革家人)最早”的民俗俗语,说明苗族迁到黄平时,革家人已经在这里居住了。据《隋书.南蛮传序》记载:“舞阳为僚人地名。”和《贵州通志》上记有:“革家是镇远府的‘附廓土著民族,黄平蛮僚’。”及《黄平县志》载:“从革家的《迁徙词》中,叙述的地址多在黄平境内及附近各县的黔东地区。革家的祖先僚人,汉文史籍多说僚在牂牁”。再者,在黄平重安枫香革家大寨,经有关专家以革家人的父子连名中推算出,革家在黄平这里定居也有1500——2000年以上的历史了;中国语言专家燕宝在《革家语音初探》一文写道:“革家自称‘葛摩’,苗族称革家人为‘嘎斗’,嘎斗的转音就是汉语的‘仡兜’。从当地苗族和汉族对其称谓来看,革家是贵州土生土长、象树圪蔸一样的土著民族”;中国民俗学家林河教授来黄考察后就认定:“革家早在四千年到七千年前就在黄平这块土地上出现了。”并做客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中的《寻找羿的后人》电视节目时,林教授欣然地说道:“革家是稻作民族之一,它的打牙、象祭、稻作等古代习俗完整地保存至今,历史极为悠久,十分可贵难得”。 因此,革家人是黄平这块土地上最古老的原住民族,居住的历史十分久远。可以认定:曾经以旧州为中心的古且兰国,就是由古老的革家人建立起来的。
4、历史遗迹凭证
且兰古都在黄平旧州,存在着大量的历史遗迹。如现存旧州古城垣的遗迹,历任朝廷命官杜琢章、陈世钅庶墓碑的发现,汉印‘故且兰徒丞’的留存,以及民居中的古屋、古街、古井的大量存在等等,无不描绘出和见证着旧州曾经辉煌的历史。
二、且兰古国的疆域范围
在《汉书》记载着:“无水首受故且兰,南入沅,八百九十里”。经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经实地考察后,就在《水经注》中的《沅水》记道:“沅水出牂牁且兰县、为旁沟水,又东至镡成县、为沅水,东过无阳县;无水出故且兰,南流至无阳故县(县对无水,因以氏县)。无水又东南入沅,谓之无口。沅水东径无阳县,南临运水。”又在《郁水》写道:“豚水东北流,径谈藁县,东径牂牁郡且兰县,谓之牂牁水。水广数里,县临江上,故且兰侯国也,一名头兰,牂牁郡治也。”
再从《史记》记载的:“及至南越反,上使驰义侯因犍为发南夷兵。且兰君恐远行,旁国虏其老弱,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犍为太守。汉乃发巴蜀罪人尝击南越者八校尉击破之。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即引兵还,行诛头兰(头兰,常隔滇道者也)。已平头兰,遂平南夷为牂牁郡。”又《汉书》载:“牂牁郡,武帝元鼎六年开,县十七:故且兰…”。
编者认为:这三书上所著的故且兰和头兰(牂牁且兰县)很显然是不同的两概念,头兰应该是且兰的驻军地或是臣国,更可能是且兰国的后续国。且兰君杀汉使者及犍为太守后,汉八校尉诛的是头兰,才在以今黄平旧州为治所建立故且兰县。因此,按《水经注》所著,以今黄平旧州为国都的且兰古国,范围包括沅水发源地的(现在的都匀、福泉、贵定)一带,以及豚水附近(常隔滇道)的头兰领地,疆域大至是西起夜郎,东到楚国黔中郡,北接鄨(今遵义),南抵毋敛(今独山)。
三、黄平旧州历史沿革
1、春秋时期的牂牁方国
据《管子.小匡》记载:“桓公曰:‘呈乘车之会三,兵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北至於孤竹、山戎、秽貉、拘秦、夏。西至流沙、西虞,南至吴、越、巴、牂牁、爪長、不庾、雕题、黑齿,荆夷之国。莫违寡人之命,而中国卑我。昔三代之受命者,其异於此乎?’”齐桓公大约在公元前680年拜相时所说的牂牁,应该是中国西南部贵州境内兴于春秋时期的牂牁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悬案之一。现历经几代学人的探讨后,认为牂牁古国的范围大致包括今贵州乌江以南及两广的一些地区,后借助于中原战乱不休的形势,牂牁国不断向四周拓展势力,逐渐强盛起来,一度掩据自西北到东南近二千余里的辽阔地区,成为名副其实雄霸一方的大国。以至齐桓公称霸时,能与南方诸国并肩参与中原事务。春秋之后,牂牁国势力逐渐衰退,最终被南越、夜郎等国裂领其地。失势的牂牁国被削成一个小邑,降为夜郎属国,从此作为方国的牂牁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编者认为:幅原辽阔的牂牁国,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仍然克服不了茂密的森林和崇山峻岭带来的陆路难通,而多以水路为主要交通的格局。因此,境内的江河就成了与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于是其境内主要的交通河流就成了牂牁国的代称,被统称为牂牁江,如现贵州境内的盘江、蒙江、沅江以及流经番禺城(今广州)的珠江等等。
在相同位置(即现贵州境内),齐桓公早在公元前680年就肯定了牂牁国的存在,而后楚顷襄王约在公元前279年遣庄蹻从沅水伐夜郎,楚军行至且兰国,椓船而步战,以且兰有琢船的牂牁处,就改且兰为牂牁。正如《华阳国志》所说:“以牂牁系船,因名且兰为牂牁国”。(如牂牁方国是春秋末消亡的)这不可能牂牁国已经消亡了200年后,庄蹻又来以椓船的牂牁对且兰改其国名。编者认为应是《后汉书》记载有误,且兰国的前身很可能就是牂牁方国,庄蹻不过是还其且兰国邑以前大牂牁的国名罢了。因此,在春秋以前,今黄平旧州应是牂牁方国。
2、战国时期的且兰国邑
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和《后汉书》记载:“初,楚顷襄王时,遣将庄蹻从沅水伐夜郎,军至且兰,椓船于岸而步战。既灭夜郎,因留王滇。以且兰有椓船牂牁处”。综合上述,战国时的黄平旧州是属一个小于夜郎国的且兰国邑,国都建于旧州古镇。
3、汉时是牂牁郡的故且兰县
《史记》记载:“会越已破,汉八校尉不下,即引兵还,行诛头兰,平头兰,遂平南夷为牂牁郡。”又《西南夷列传》载:“汉乃发巴蜀罪人当击南粤者八校尉击之。会粤已破,汉八校尉不下,中郎将郭昌、卫广引兵还,行诛隔滇道者且兰,斩首数万。遂平南夷为牂牁郡。”和《汉书》载:“牂牁郡,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开。莽曰同亭。有柱蒲关,属益州。户二万四千二百一十九,口十五万三千三百六十。县十七:故且兰、镡封、鄨、漏卧、平夷、同并、谈指、宛温、毋敛、夜郎(都尉治)、毋单、漏江、西随、都梦、谈稿、进桑(南部都尉治,有关)、句町。
以上所述,即为在公元前111年,中郎将郭昌、卫广带汉八校尉灭头兰、平南夷后,就以其地置牂牁郡,以且兰故都(今黄平旧州古镇)设郡治,属益州,辖十七县。其中故且兰县治也在黄平旧州古镇。
4、晋时的牂牁郡且兰县
据《晋书》载:“益州。为犍为、牂牁、越雟、益州四郡……。牂牁郡,汉置,统县八(户一千二百):万寿、且兰、谈指、夜郎、毋敛、并渠、鄨、平夷。……永嘉二年(308年),分牂牁立平夷、夜郎二郡”。又据东晋常璩撰的《华阳国志》载:“牂牁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开。属县,汉十七,户二万。及晋,县四,户五千。……晋元帝世,太守建宁孟才以骄暴无恩,郡民王清、范朗逐出之,刺史王逊怒,分鄨半为平夷郡,夜郎以南为夜郎郡)。郡但四县:万寿(郡治)、且兰(音沮,汉曰故且兰,有柱蒲关,有赤、雾、煎水入沅)、广谈、毋敛(有刚水);平夷郡(晋元帝建新元年置,属县二,户千):平夷(郡治)、鄨;夜郎郡(故夜郎国也,户千):夜郎(郡治)、谈指。”
说明在晋时,所属益州的牂牁郡在汉时由十七县,减为八县,户由24000户降到1200户,郡治已迁到万寿县,故且兰县改名为且兰县。但现在的且兰县,不仅只是汉时的故且兰县范围(从以上两书可比较出,汉时的柱蒲关位于牂牁郡的进桑县,在晋时已处于且兰县境内,说明晋时的且兰县由于人少地广,已把进桑县并入),至少还包含了进桑县面积,因此且兰县疆域面积进一步扩大了。
从公元前111年置牂牁郡起,历经两汉,牂牁郡郡治设于且兰国故都(今黄平旧州古镇),历时已三百多年。
5、南齐南褵褷郡隶属的且兰(头兰)县
《南齐书》载:“宁州(镇建宁郡,本益州南中)。……南褵褷郡:且兰、万寿、毋敛、晋乐、绥宁、丹南。” 和北魏地理学家郦道所著的《水经注.郁水》记道:“豚水东北流,径谈藁县,东径牂牁郡且兰县,谓之牂牁水。水广数里,县临江上,故且兰侯国也,一名头兰,牂牁郡治也。”说明建都建康(今南京)的南齐,已把所属的牂牁郡改名为南褵褷郡,郡治迁到常隔滇道的头兰领地。黄平旧州仍属且兰(头兰)县领地。
6、隋时唐初的牂州、牁州、郎州辖下的牂牁、牁盈二县
《隋书》记载:“古梁州…。牂牁(开皇初<581年>,置牂)统二县:牂牁(带郡)、宾化。”和《新唐书》记载:“牂州,武德三年(620年)以牂牁首领谢龙羽地置,四年(公元621年)更名为牁州,后复故名。县三:建安(本牂牁,武德二年<619年>更名)、新兴、宾化。”及《旧唐书》载:“播州。下,隋牂牁郡之牂牁县。贞观九年(635年),分置郎州,领恭水、高山、贡山、牁盈、邪施、释燕六县”。
说明:从公元前111年以故且兰为郡治建立的牂牁郡,到南齐改为南褵褷郡,又到公元581年置为牂州,辖两县,其且兰县已改名为牂牁县。因黄平旧州地势险要、利于屯兵、适于保境自固,土著首领谢龙羽就屯居于此。到了公元606年,改牂州还牂牁郡。再到公元620年谢龙羽遣使朝贡(唐朝皇帝授予谢为刺使,并封夜郎郡公),第二年,即公元621年更名为牁州,后又复用牂州名。此时的牂州,管辖范围仍然很广,大概是北起今的松坎移入四川,经桐梓、息烽、修文、清镇、长顺,往西直抵盘江北岸;南面包括荔波移入广西;东经施秉达榕江,地形狭长,疆土范围包括今贵州中东部。
直到公元635年,唐朝把隋时的牂牁县改置为郎州,牂牁原县属地划分为六县,州治所在恭水(即遵义)。黄平旧州被置为牁盈县,范围包括今黄平旧州至余庆构皮滩到乌江南岸和瓮安全境一带,县治所仍在今黄平旧州古镇。
7、唐宋时期为播州和乐源郡所属的带水县
据《旧唐书》载:“黔州。下,都督府,……播州。下(贞观九年<635年>,分置郎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播川郡。乾元元年<758年>,为播州),领县三(户四百九十,口二千一百六十八。在京师南四千四百五十里,至东都四千九百六十里):遵义(贞观九年,置恭水县,十四年改为罗蒙,十六年改为遵义)、带水(贞观九年,置牁盈县,十四年<640年>,改为带水)、芙蓉。”和《宋史》载:“夔州路。……播州,乐源郡。大观二年(1108年),南平夷人杨文贵等献其地,建为州,领播川、琅川、带水三县。”及嘉庆《黄平州志》六十一页载:“经折桂桥西注入此水,称为带水。唐贞观时置播州,改牁盈县为带水县即此。”《黄平县志》二十四页记载:“乐源郡。……带水大部分地在今黄平县境”。说明黄平旧州在公元640年由牁盈县更名为带水县,县治所在今旧州古镇,隶属播州(唐)和乐源郡(宋)。
8、宋末为播州所属的黄平府
据《宋史》载:“播州,乐源郡。……宣和三年(1121年),废为城,隶南平军,三县(播川、琅川、带水)仍废。端平三年(1236年),复以白绵堡为播州。”和《方舆纪要》记载:“(黄平)宋为羁縻蛮地,《一统志》:宋为黄平府,立上下三曲二长官司。……《志》云:(瓮安)宋绍兴中(公元1131——1161年),开设瓮水寨,为黄平府地,土酋犹氏世守。”又《宋史.本纪》记载:“宝祐五年(1257年)十一月,乙亥,帝曰:‘昨付出《黄平图》,其间险要处皆当置屯。’程元凤言:‘黄平、清浪、氵舞溪三处,当审度缓急,分置大小屯。’……宝祐六年(1258年)十一月,己酉,诏:‘新筑黄平,赐名镇远州。吕逢年进一秩。’……己未开庆元年(1259年)正月,癸丑,诏:‘吕文德筑城黄平,深入蛮戎,抚辑有方,进官三等。’”
在公元1121年废乐源郡播州为城和带水等三县后。带水县属地就改置为黄平府,立上下三曲二长官司。由黄平旧州地势险要,公元1257年至1258年由宋朝名将卫国公吕文德在此修筑黄平城。到公元1258年11月,新筑的黄平城,被宋理宗赵昀赐名为镇远州。到公元1259年正月,筑城的吕文德因深入蛮戎,抚辑有方,筑城有功,特进官三等。
又到宋朝景定元年(1260年),置黄平元帅府,别置重安长官司。
正在复古修建的东城门楼
9、元朝由播州所属的黄平府、黄平安抚司
据《元史.本纪》载:“世祖二十八年(1291年)六月,丁卯朔,辛巳,洞蛮镇远立黄平府。……英宗三年(1323年)二月。癸酉,罢播州黄平府长官所一,徙其民隶黄平。”和《新元史》载:“播州军民安抚司。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改隶湖广行省,领播州军民都镇抚司。播州宣慰使杨鉴降,所领安抚司二(曰草塘,曰黄平。是黄平、草塘一处俱设安抚司);所领长官民事六(曰真州<即珍州>、曰播州、曰余庆、曰白泥、曰容山、曰重安)。……黄平府,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置。至治三年(1323年),罢播州长官所,徙其民隶黄平府,平溪、上塘罗骆家等处;葛浪洞等处;旧州草塘等处……。” 又《方舆纪要》记载:“元置黄平府,属播州军民安抚司。”说明黄平旧州在公元1291年仍沿宋制置黄平府,隶属播州。又在公元1292年播州宣慰使杨鉴降,建黄平安抚司。
10、明朝的黄平州
《明史》记载:“平越军民府,领卫二、州一、县三、长官司二。……黄平州(本黄平安抚司,洪武七年<1374年>十一月置,属播州宣慰司。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四月改为州)。来属:东有七里谷;西南有两岔江(以两源合流而名);又东有冷水河;西北有黄平守御千户所(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置,十五年正月改为卫,闰二月仍为千户所)。南距府(平越府)三十里。” 又《方舆纪要》记载:“平越军民府属卫二(清平卫、兴隆卫)、州一(黄平州)、县三(余庆县、瓮安县、湄潭县)、安抚司一(凯里安抚司)、领长官司一(扬义)。……明洪武八年,改为黄平安抚司,仍属播州宣慰司。明初罗镛归附,仍令世守其地。万历二十七年,改为黄平州。”说明黄平旧州在公元1374年11月沿元制置黄平安抚司,属播州宣慰司。公元1601年4月改为黄平州,治所仍在今旧州古镇,隶属平越府。期间,即在公元1378年正月在其西北设有黄平守御千户所。
据《方舆纪要》记载:“瓮安县。万历二十七年,播酋杨应龙作乱,出瓮安,犯龙里。事平,改置今县。同年,(草塘)并入瓮安县。”即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六月‘平播’,第二年(公元1601年)‘改土归流’,划黄平属地瓮安立瓮安县。
11、清朝的黄平州、旧州巡检司
清初顾祖禹所撰的《方舆纪要》记载:“黄平。万历二十七年,改为州。今仍曰黄平州。”和《黄平县志》载:“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12月1日黄平千户所并入黄平州;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兴隆卫并入黄平州,移州治于卫所,称新州。原黄平州为旧州;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添设黄平州州同一员,驻旧州;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黄平新州、旧州二城重修;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裁旧州州同,改设巡检司;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黄平州由平越府改隶镇远府;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划黄平州属地龙溪、上瓦厂、上坪古、燕子窝、小腮塘等地入余庆。”
12、民国时的旧州分县
《黄平县志》载:“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黄平州行政机构划分为区、团、甲三级,北一区以旧州为中心,辖八团;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1月1日黄平州改为黄平县,旧州巡检司改设为旧州分县;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划黄平县属地木佬坪和北区(桑地坝、官茶坪、简子山等地)入瓮安,划黄平县属地湄水沟、落花屯、抄纸屯等地入湄潭,划黄平县属地平寨和苞桑等地入施秉;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红六军团长征途经黄平旧州;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6月17日,旧州老里坝大街遭洪灾;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划黄平县属地四区(太平堡区,即今构皮滩镇和花山乡)及阎家屯、丁家屯、昌家屯、廖家屯、水塘坪、岩底等地入余庆”。
13、人民共和国的旧州区、旧州镇
《黄平县志》载:“公元1949年11月10日,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四十六师一三八团解放黄平。黄平县人民政府成立;公元1950年,黄平县建四屏、旧州、重安、平溪、谷陇五个区和四屏(新州)、旧州、上塘等二十一个乡镇。旧州区辖旧州镇、上塘乡、团坡乡、一碗水乡、冷水河乡、石牛乡、红梅乡共七乡镇;公元1962年划黄平县属地一碗水乡的大坪、张家园、响水、独花等地入施秉”
公元1992年3月,黄平县开展撤区并镇。撤弃旧州区及区所辖的旧州镇、红梅乡、石牛乡、冷水河乡,合并为旧州镇。
四、两汉、三国时的牂牁郡守
据《华阳国志》载:“牂柯郡。少有乱,惟朱褒见诛。其郡守垂功名者,前有吴霸、陈立,后有汉中张亮则、广汉刘宠、犍为费诗、巴西马忠,皆着勋烈”。
(一)汉代
1、陈立 前为连然长,据《汉书》载:“立者,临邛人。大将军凤于是荐金城司马陈立为牂牁太守。……会巴郡有盗贼,复以立为巴郡太守,秩中二千石居,赐爵左庶长。徒为天水太守,劝民农桑为天下最,赐金四十斤。入为左曹卫将军,护军都尉,卒官。”
据《汉书》载:“陈立为牂牁太守。立不韦令,蛮夷畏之。及至牂牁,谕告夜郎王兴,兴不从命,立请诛之。未报,乃从吏数十人出行县,至兴国且同亭,召兴,兴将数千人往至亭,从邑君数十人入见立。立数责,因断头。邑君曰:‘将军诛无状,为民除害,愿出晓士众’。以兴头示之,皆释兵降。鉤町王禹、漏卧侯俞震恐,入粟千斛、牛羊劳吏士。立还归郡,兴妻父翁指与兴子邪务收余兵,迫胁旁二十二邑反。至冬,立奏募诸夷与都尉长史分将攻翁指等。翁指据厄为垒,立使奇兵绝其饷道,纵反间以诱其众,都尉万年曰:‘兵久不决,费不可供。’引兵独进,败走,趋立营。立怒,叱麾下令格之。都尉复还战,立引兵救之。时天大旱,立攻绝其水道。蛮夷共斩翁指,持首出降。立已平定西夷,征诣京师。”
2、吴霸 字子公,西汉后期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人、阳山吴氏,应是越灭吴后迁越国,后又随着越人南迁的吴姓中的一支。任广郁都尉、牂牁郡守等职。据刘佑平的《中华姓氏通史》述:“据清代《广东通志》记载,吴霸年轻时就猛勇过人、曾带兵驻扎浈阳(今广东英德)。吴霸在浈阳招徕流民,进行拓荒垦殖。人们感激他的功德。将他驻守的山取名叫吴山,以纪念他的开拓之功。后吴霸官任广郁(今广西巴马、凌云县)都尉,威震夜郎,因功又升任牂柯郡太守。汉昭帝元凤五年(公元前76年)废除象郡,分为郁林、牂柯两郡。吴霸在桂阳的家族,希望迁往吴霸任职的广郁肥腴地带。吴霸给予制止,只允他们就近开垦。老百姓听了这事,都深深敬佩吴霸的为人。《广东通志》又说,吴霸后裔兴旺,五岭以南,特别是广东一带的吴氏大部分是吴霸的后裔”。
又据《华阳国志》载:“武帝元鼎六年,平南夷置牂柯郡,以吴霸为太守。夜郎侯迎降,天子赐其王印绶,遂杀之。夷獠咸以为竹王非血气所生,甚重之,求为立。后牂牁太守吴霸以闻天子,乃封其三子为侯。死,配食其父,今夜郎县有竹王三郎神是也”。
3、周钦 新莽时牂牁大尹。
据《汉书》记有:王莽建国四年(公元12年),牂牁大尹周钦杀句町王邯,后“邯弟承攻杀钦,州郡击之,不能服。三边蛮夷愁扰尽反,复杀益州大尹程隆”。从此,南方反莽斗争蔓延于牂牁、益州两郡,从公元14年到公元21年,共持续了8年时间。后因王莽穷于应付中原的战事,再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对付此事。
4、张亮则 字元修,东汉汉中南郑人。累官牂牁太守,威著南疆,民受其惠。永昌、越雟有人欲叛,畏之而止。时称“卧虎”。后迁梁州刺史、魏郡太守,又拜度辽将军。
5、刘宠 字世信,广汉绵竹人。通晓《春秋公羊传》,任成都令,政教明肃。历任郫令、安汉令。灵帝、献帝之际为牂牁太守。
(二)三国时期
1、向朗 生于公元167年,幼年丧父,由兄长抚养。少年时师事司马徽,与徐庶、韩嵩、庞统甚有交情。据《全三国文.蜀》载:“朗,字巨达,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人,延熙十年(247年)卒。……蜀既平,以朗为巴西太守,顷之转任牂牁。”后任步兵校尉、丞相长史、左将军等职,被封显明亭侯。是著名的藏书家、学者。有一篇《遗言戒子》收录于《全三国文》。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入主益州,任命向朗为巴西郡太守,不久转任牂牁郡太守,又被调往房陵任职;据《全三国文.蜀》载:“初,朗少时虽涉猎文学,然不治素检,以吏能称。自去长史,优游无事垂三十年,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年逾八十,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积聚篇卷,于时最多。开门接宾,诱纳后进,讲论古义。上自执政,下及童冠,皆敬重焉”。
2、费诗 《三国志.蜀》载:“字公举,犍为南安人也。卒于家”。 建安末、章武初刘备所置牂柯太守、后任谏议大夫等职。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刘璋战败投降,刘备自领益州牧,以费诗为督军从事。出任牂柯郡太守,又转任益州前部司马。据《全三国文.蜀》载:“先主领益州牧,以诗为督军从事,出为牂牁太守,还为州前部司马”。
3、朱褒 三国时蜀官吏,任牂牁太守。素有异志。
益州从事常房巡视牂牁,被攻杀并诬以谋反。先主薨。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夏,时高定恣睢於越巂,益州郡大姓雍闿跋扈於建宁,雍闿叛,朱褒拥郡反。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丞相诸葛亮兵至南中,使马忠讨平,朱褒迎击,却被中了诸葛亮的离间计的高定所诱而出,最后被高定所属的颚焕所杀。
4、马忠 本名狐笃,字德信,巴西阆中(今四川阆中)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任牂牁郡太守、奋威将军、安南将军、镇南大将军等职。被封为博阳亭侯、彭乡侯。刘备赞之:“虽亡黄权,复得狐笃,此为世不乏贤也”。
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三月,诸葛亮出兵南中,授任马忠为牂牁郡太守。当时牂牁郡郡丞朱褒在郡内作乱,马忠别领一军进攻牂牁郡,打败叛军,击杀朱褒。讨平叛乱后,马忠在郡中安抚救济百姓,并且注重体恤治理,因此很有威名和恩惠;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年),牂牁郡、兴古郡的獠人起兵作乱,马忠令张嶷前往讨伐,招降其众两千余人,送往汉中用以充实蜀汉的北伐军队。
(三)名士
尹珍 公元79—162年,字道真,东汉牂牁郡毋敛人。曾受业于许慎、应奉。是东汉(贵州最早)见诸文字,叩问中原文化的著名儒学者、经学家、教育家和书法家,曾任尚书承郎、荆州刺史等职。
据《华阳国志》载:“(东汉)明、章之世,毋敛人尹珍,字道真,以生遐裔,未渐庠序,乃远从汝南许叔重受五经。又师事应世叔学图纬,通三材。还以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学焉。珍以经术选用,历尚书丞郎,荆州刺史。”
公元 107 年,尹珍北学中原学成归来,在毋敛坝“手建草堂三楹”,设馆收徒教学,于是牂牁始有学焉。为南中早期教育事业的创办者之一,有“南域知学自珍始”之称,对今贵州地区的文化影响,沽溉深远,“凡属牂牁旧县,无地不称先师”。
五、谢氏家族与三谢蛮
(一)三谢蛮来历及发展
“蛮”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三谢蛮是西汉新莽时任牂牁郡功曹谢暹携家族自今四川涪陵南迁至牂牁郡居住,发展至南朝,变为东、南、西三支,故称“三谢蛮”。又因其控制地属牂牁郡范围,亦称牂牁蛮。
公元18至21年,赤眉、绿林军起义,时天下大乱。地方豪强纷纷割据,西南大部为公孙述所占领。
地皇二年(公元21年),谢暹之父谢嚣因战乱率领族人投奔谢暹所在的牂牁郡治故且兰县(今黄平旧州)。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河北称帝,建立东汉政权),谢暹遣专使,顺珠江绕道番禺北上河北,向汉光武帝刘秀进贡,示忠于汉。刘秀就封谢暹为‘义郎’,并世代承袭,谢氏家族就在牂牁郡的且兰、万寿、广谈、毋敛等县地迅速发展起来,至南朝时已发展为东、南、西三支。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三谢蛮首领谢龙羽向当庭朝贡,他们才再次正式归入中央王朝统治。
(二)三谢蛮地生活习俗
三谢蛮所统辖的且兰、万寿、广谈、毋敛等县,境域地方千余里,约东起今榕江县,北达松坎,西至八寨,南邻广西北境。
据《华阳国志》载:“牂柯郡。郡上值天井,故多雨潦。俗好鬼巫,多禁忌。畬山为田。无蚕桑。寡畜产,虽有僮仆,方诸郡为贫。”和《隋书》载:“其地四塞,山川重阻,水陆所凑,货殖所萃,盖一都之会也。其人敏慧轻急,貌多蕞陋,颇慕文学,时有斐然,多溺于逸乐,少从宦之士,或至耆年白首,不离乡邑。人多工巧,绫锦雕镂之妙,殆侔于上国。贫家不务储蓄,富室专于趋利。其处家室,则女勤作业,而士多自闲,聚会宴饮,尤足意钱之戏。小人薄于情礼,父子率多异居。其边野富人,多规固山泽,以财物雄役夷、獠。”又《旧唐书》载:“牂牁蛮。其地无城壁,散为部落而居。土气郁热,多霖雨。土宜五谷,但为畲田,稻粟再熟。无徭役,唯征战之时,乃相屯聚。刻木为契。其法:劫盗者二倍还赃;杀人者出牛马三十头,乃得赎死,以纳死家。风俗物产,略与东谢同。其首领谢龙羽,大业末据其地,胜兵数万人。武德三年(620年),遣使朝贡,授龙羽牂州刺史,封夜郎郡公。……宝历元年(825年)十二月,遣使谢良震来朝。太和五年(831年)至会昌二年(842年),凡七遣使来。”
从公元21年到公元842年,谢氏家族在今黄平旧州以农耕的畲田耕作(即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耕种)生活了800多年。鼎盛时,其首领谢龙羽在公元618年(大业末)时拥兵胜万(一说是3万余人、其总人数当在15万人以上)。在黄平旧州至今还遗留有处叫谢家营的地方,那就是谢龙羽当年的屯兵处;在旧州坝子上有谢家坝、谢家田等地名,那是谢氏家族屯粮养兵的之地;现黄平当地的农村,农民都有在秋冬至春耕前,在田边土坎铲土皮烧灰堆肥的农耕习惯,这也是谢氏家族畲田耕作遗留下来的积肥方式;谢氏所推广的“稻(水稻)粟(小米)再熟”耕作方式,在黄平(尤其是谷陇的苗家)现今还在盛行。
(三)谢氏著名人物
1、谢嚣 公元前49—公元24年,谢暹的父亲,是西汉末年右扶风前辉光(地方长官)。地皇二年(公元21年),由于暴发农民起义,天下大乱,谢嚣率领族人投奔到牂牁郡时任功曹的儿子谢暹处躲避战乱,就举家从今四川涪陵迁到相对平安的黄平旧州(故且兰县)生活。
《汉书》记载:“前辉光谢嚣奏武功长孟通浚井得白石,上圆下方,有丹书著石,文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符命之起,自此始矣。其令安汉公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以武功县为安汉公采地,名曰汉光邑。具礼仪奏。”
2、谢暹 公元前22—公元36年,西汉陈郡宁平(今郸城县)人,任王莽政权牂牁郡功曹(太守助理),新莽灭亡以后,投靠刘秀,成为东汉牂牁郡世袭地方官。
初始元年(公元8年)腊月,王莽称帝。谢暹继任牂牁郡功曹官职。
《华阳国志》载:“会公孙述据巴蜀,大姓龙、傅、尹、董氏与功曹谢暹保郡,闻世祖在河北,乃远使使由番禺江出,奉贡汉朝。世祖嘉之,号为义郎。”即为,在建武元年(公元25年 ),谢暹以牂牁郡功曹身份,联合本郡龙、傅、尹、董几家大姓起来‘保境为汉’,反对公孙述的地方割据,并派遣专使,绕道珠江,从今广州北上河北,向汉光武帝刘秀进贡,示忠于汉。刘秀封谢暹为‘义郎’,并世代承袭。
3、谢恕 牂牁郡人,西晋时牂牁郡太守。西晋灭,仕东晋。官至抚夷中郎将、宁州刺史。
西晋末年,由十六国割据形成了分裂混战的局面。李雄借此在成都建立大成国,自封为王。东晋成帝咸和八年(公元333年),李雄以东晋统治者力量薄弱,无暇顾及西南的时候,派其弟李寿率军打败宁州刺史尹奉,使南中地区成为大成疆土,惟有牂牁郡太守谢恕仍就‘保郡为晋’,将来犯的李寿击败,受到东晋王朝的信任和嘉奖,官至抚夷中郎将、宁州刺史冠军。
东晋成帝咸康六年(公元340年)。李寿又派李奕带兵再次征牂牁,太守谢恕仍旧保城拒守,再次受到东晋王朝的褒奖。
4、谢龙羽 隋朝末年牂牁郡人,为当时土著首领。唐武德三年(620年),被授为牂州刺史,封夜郎郡公。
隋朝末年,政局动荡,天下大乱,居住在黔中地区(以黄平旧州为治所)的牂牁郡首领谢龙羽‘保境自固’,以待定局。后据《新唐书》载:“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遣使入贡,于其地置牂州,辖建安(本牂牁,治所)、宾化、新兴等县。谢龙羽被授为牂州刺史,并封‘夜郎郡公’。”
5、谢元深 唐朝应州人,为土著酋长。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随牂州刺史谢龙羽晋京朝贡。朝廷以其地置应州,封为应州刺史,史称东谢。
《旧唐书》载:“东谢蛮,其地在黔州之西数百里,南接守宫獠,西连夷子,北至蛮。其首领谢元深,既世为酋长,其部落皆尊畏之。贞观三年,元深入朝,冠乌熊皮冠,若今之髦头,以金银络额,身披毛帔,韦皮行滕而著履。上以其地为应州,仍拜元深为刺史,领黔州都督府”。
6、谢强 唐朝南寿州人,土著酋长。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随牂州刺史谢龙羽晋京朝贡。朝廷以其地置南寿州,封为南寿州刺史,史称西谢。
《旧唐书》载:“贞观三年,又有南谢首领谢强,与西谢邻,共元深俱来朝见,授为南寿州刺史。后改为庄州”。
六、播州土官及黄平土司
(一)起源
按《新唐书》载:“牂州。初,牂、琰、庄、充、应、矩六州皆为下州,开元(713年—741年)中降牂、琰、庄为羁縻”。说明在公元741年后,黄平旧州所隶属的牂州就被定为羁縻州。不再是实际意义上的经制地区,已成为土官领地。
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南诏叛,陷播州,久弗能平,朝庭就募派杨端率家丁武装,从川南沪州、合江沿赤水河攻人播州,占领播州。
杨端入播三十一年后,唐朝灭亡,五代时天下属群雄割据,播州成为杨氏土官家族世袭统治的独立王国,如家天下的国中‘侯国’。杨氏统治播州实行封建领主制度,经唐末、五代、宋、元、明五个朝代,直至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六月‘平播’后,杨家才退出播州领主位置,历经二十九世达725年。
(二)播州土官杨氏相关人物
1、杨端 生年不详,卒于公元915年,播州杨氏始祖,山西太原人(但据史学家考证应为唐末川南沪州、叙永一带的豪酋)。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南诏叛唐,攻陷播州。播州土官罗太汪势单力薄,逃到泸州祖罗仁勇家避住,请求朝庭发兵收复播州。
据《播州杨氏族普》载:“唐乾符三年(876年),南诏陷播州后,久弗能平。朝庭下诏募骁勇士,将兵讨之。杨端梦神告曰:‘你亟往,此功名机也’,端遂上疏请行。”
杨端率领令狐、成、赵、犹、娄、梁、韦、谢八姓家丁武装,带家眷,明攻娄山,暗从川南沪州、合江沿赤水河攻入播州,‘迳大白锦’,驻军高遥山(今八里),占领播州 (今遵义县境),史称‘复播之战’。从此杨氏成为播州领主,罗氏退居副职。
2、杨文贵 杨端八世孙,《宋史》载:“夔州路。……播州,乐源郡。大观二年(1108年),南平夷人杨文贵等献其地,建为州,领播川、琅川、带水三县。”
3、杨汉英 杨端十六世孙,《新元史》载:“播州军民安抚司。宋播州安抚司,本隶四川省。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播州为播南路。二十八年(1291年),从播州万户杨汉英之请,以播州等处管军万户杨汉英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宣慰使。行播州军民宣抚使,播州等处管军万户。二十九年(1292年),改隶湖广行省,领播州军民都镇抚司。”
4、杨鉴 杨端二十世孙,《新元史》载:“至元二十九(1292年)。播州宣慰使杨鉴降明,所领安抚司二:曰草塘,日黄平。是黄平、草塘一处俱设安抚司。”
(三)黄平土司罗氏(以下资料来源于罗克彬的《黄平安抚司史籍汇纂》)
《方舆纪要》载:“黄平安抚司,宋为黄平府,元因之,改隶播州宣抚司。国朝洪武八年,改府为安抚司。”又《四川志》载:“黄平安抚司,洪武中土官罗镛建。”
黄平安抚司,旧为黄平府,实杨镇子孙世居之。元世祖时,黄平蛮叛,杨宣慰汉英讨平。其将罗季明功多,遂以土授罗氏,改隶播州。洪武初,罗镛从杨鑑归附,授黄平安抚。其地广饶险固,有城垣足据,扼云贵之门户,为诸司之襟带,盖西南一要境。旧设通判一员总辖诸司,又设千户所驻扎司城听通判调用。城中夷汉杂处。
1、罗荣 据《罗氏宗谱》称:“系播州始祖,山西太原人,曾镇守川南、川东一带,任六州都督、沿边招讨使。唐大历五年(770年),罗荣以平定‘夜郎叛’为由,从沪州、合江举兵向南进人播州,在战争中征服世居播州僚人,自署‘播州侯’,世袭播州土官统治。”
2、罗太汪 罗荣第五世孙,袭播州土官统治职。唐咸通十一年(870年),南诏叛,攻播州,播州僚人亦不堪压迫见机进行反抗,据《罗氏宗谱》称:“播孽之遗类复猖,牂牁之残魔复祟”。年幼的罗太汪居宫不能主政,被播民及毗邻附属南诏国的罗闽部逐出播州,罗太汪逃离到川南沪州,依曾祖叔罗仁勇避难。亦数次组织军队反攻,均未成功,然后乞兵于朝廷与杨端。
据《罗氏宗谱》载:“杨端是罗太汪的岳父,杨氏主播后,原来的播土官罗太汪退居副职,罗氏子孙就世袭播州同知”。
3、罗季明 罗太汪后代,据《方舆纪要》载:“元置黄平府(明洪武八年<1375年>,改为黄平安抚司)。初,杨氏世守其地。元至元(1264—1294年)中,黄平蛮叛,播州杨氏将罗季明讨平之,罗遂有其地。”
又据《罗氏宗谱》载:“黄平安抚司。旧为黄平府,实杨镇子孙世居之。元世祖时,黄平蛮叛,杨宣慰汉英讨平。其将罗季明功多,遂以其土授罗氏”。
4、罗季和 康熙《罗氏族谱》云:“世系有季明、季和、季贤昆仲三人。季和,授武功大夫、阁门宣赞舍人、同知播州沿边安抚司事、兼黄平知府”。
5、罗震之 据康熙《罗氏族谱》云:“震之,授武德将军,兼黄平军民元帅府知府。”又《秉信碑记》云:“又传至震之公,威德并著,猫狫顺服。任黄平军民元帅府事。”
6、罗勋和罗云 康熙《罗氏族谱》载:“震之生子四(罗毅、罗勋、罗云、罗稷)。罗云,授忠显校尉,本部军民千户,兼黄平知府;罗勋分居黄平”。咸丰《罗氏宗谱》记:“勋公,震之公次子,分袭黄平军民元帅府。”
7、罗镛 据《方舆纪要》记载:“明初,罗镛归附,仍令世守。”康熙《罗氏族谱》载:“罗云之子罗琛,子七。次子罗镛授黄平知府”。《秉信碑记》载:“琛七子,次曰镛,授黄平武略将军”。咸丰《罗氏宗谱》载:“镛公,琛公次子。因勋公乏嗣,承袭黄平军民元帅府。洪武九年,改元帅府为安抚使司都安抚。”正德《四川志》曰:“黄平安抚司,洪武中土官罗镛创。”清顾炎武《肇域志》云:“黄平州,洪武八年改为黄平安抚司,令罗镛世守。”
8、罗宗昭 罗镛后代,《明实录》载:“永乐二十一年,四月戊辰,播州宣慰使杨升遣安抚罗宗昭等贡方物。丁丑,播州宣慰使安抚罗宗昭等辞还。”
9、罗文德 咸丰《罗氏宗谱》洋舟湾黄平坟山图有:“安抚使司文德公墓”。
10、罗儶 罗谱有秉中,辈份与儶同,应与儶当系同一人。《明实录》卷二七七云:“天顺元年四月乙巳,命四川播州黄平安抚司安抚罗儶子赟代职。”又咸丰《罗氏宗谱》云:“镛公曾孙,荫袭黄平都安抚使司。”
11、罗赟 咸丰《罗氏宗谱》云:“赟公,秉中公子,荫袭黄平都安抚使司。”
12、罗忠 咸丰《罗氏宗谱》云:“忠公,赟公裔,荫袭黄平都安抚使司。”
13、罗承恩 咸丰《罗氏宗谱》卷五记:“承恩公,袭黄平都安抚使司。万历三十二年,因杨逆之变,改官州同知。生子袍。”罗凤鳦光绪《罗氏宗谱》稿云:“分支黄平罗承恩,袭黄平军民元帅府事。”
万历平播,改土设流。播州分为二府:遵义,平越。平越属黔,有黄平州(黄平安抚司改焉)。安抚罗氏,改袭州同知,传袭五世而革。
14、罗袍 咸丰《罗氏宗谱》卷五记:“罗袍公,袭黄平州分州,生子天锦、天锡。
15、罗天锦 咸丰《罗氏宗谱》卷五记:“天锦公,袭黄平州分州,生子万方。”
16、罗万方 咸丰《罗氏宗谱》卷五记:“万方公,袭黄平州分州,生子仕桢。”
17、罗仕桢 咸丰《罗氏宗谱》卷五记:“仕桢公,袭黄平州分州,生子群贤、群能、群英。”
18、罗群贤 咸丰《罗氏宗谱》卷五记:“群贤公,袭黄平州分州。当雍正年间,因兰二叛,裁去荫袭”。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兰二叛,至顺治六年平。
(作者:吴泽校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