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梅有新韵 凌寒自高枝
——诗人、散文作家吕献散文集读后感
近日,偶然在微信公众号读到这样标题的文章——《人欠你,天会还你》,触目之感觉很震撼,这因与果的往复,大有天道煌煌,善恶胶着无法遁其形之意!
恰巧捧读诗人、散文家吕献先生的散文集,随意阅之,被一篇题为《正月十五上坟灯》文章所吸引,复读之,颇有感慨,记得当时,即兴随笔我题了首小诗,录其下:
读《正月十五上坟灯》有感
龙盘山上盘龙绕
元月烛光星海廖
天山南麓遥祭拜
西域塔河落云霄。
先生在文章中述说,在齐鲁大地上,他的先祖被土匪掠去600里外的胶东异乡,从此音讯皆无,老祖母清苦一生,终不得与之相面。老祖母吃斋念佛,修身教子,含辛茹苦地拉扯大四个孩子,守得了妇人的廉与洁,被当地人广为赞誉。并传承了元宵节发动儿孙坟上祭祖的习俗。具体来说,就是带上祭品,挑着自制的胡萝卜油灯于逝者坟茔祭拜。
世纪相隔,而先生独漂西陲,耕耘毕生在天山南麓的塔里木绿洲盆地建立一番功业,在当地也堪称儿孙满堂的旺族 。跨越时空对比之,这番基业与家教传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是我在以前的文章中讲的,中华文化的传承一种是纸面上的传承,另一种是透过纸背的心理传承,后者是渗入血脉的无形之流,不断之源。知名学者、散文家余秋雨先生,在其文章中对比分析几个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原因时,把汉字的演化传承作为首选,这显然是客体中必不可少的条件。
而渗透血脉的心理传承,也可归结为宗族式的(家族文化)传承,但遗憾的是这种有序的传承,在当今文明时代的中国,由于时代的发展变迁,人口因素的限定等,已破坏殆尽。好在小河无水,大河还在奔流不息,甚至国内一些知名企业也举起了文化传承的大旗,这不仅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文化的需要,也是小到个体,大到国家、民族的需要。
说到传承的重要性,再与先生的谦逊、和蔼为人对比之,似有了答案。他辞去官印,心境坦然,终日读书笔耕,却少了文人的“茕茕孓立”,“形单影孤”的匠气,多了常人的和善与健谈,以及积极投身、融入当地文学发展事业,这恰是他有机会融入世俗生活,观察百态人生,从容思索,从而激发创作灵感的不竭之源。
树高千尺连着根,落叶归根,讲的都是万物最终的宿命。
有批评家说,中国的文化渗透着官宦文人的气息。但,举目远观,从王昌龄、高适、岑参等峻拔凛寒,正气满乾坤的边塞诗,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明篇佳作,后人读出的是一种“精神的加法”,即文学艺术之外的不朽灵魂,辉耀日月!
当然,说这段话不是为了拔高吕献先生的从文业绩,不是掩盖他大半辈子为官的事实。而是要秉持一颗公心来看待先生在诗歌、散文创作过程中的进步。这进步既有先生后天的勤奋、努力,也有先天的悟性与传承。这里所说的传承,一定会被人误解为迷信。这让我看到了当下的一些诗人和作家,所谓取得了相当不俗成绩的诗人及作家,他们张口是西学,闭口是什么西方名家的戒训,俗不知,在中国大地这块泥土上,要怀揣乡情,研究些中国人的心理传承方面的东西。忽略了这一点,一味的西学高歌猛进,会迷失了自我,导致自身在创作中易陷入泥潭,因为这会人为地割裂了与这个民族优秀文化的脐带。
回归正传,吕献先生的散文大多是接地气,沾泥土味的。比如《农民工老罗》一文中,讲述了市井凡人生活打拼的不易;《古国山水尽朝辉》等文,则充满了对地域文化的探究与热爱!而这一部分占据集子不小的篇章。虽然,有些文章内涵延展不足,修辞与表述手法较为单一,但纵观全貌,你会发现一种不言自喻的“自在”——“大自在”!这是区域文化自信与表现力的最有力佐证。
有什么能比区域文化这张名片更有诱惑力呢?物饶丰富终有枯竭;盛产歌星和美女,不过是快餐文化催化出的昙花一现的繁荣景象;钢筋混凝土能立百年,但文化的穿透力可跨越种族、国度,昂扬千载!不可否认,眼下由于人们的短视行为,导致当下文学发展处与尴尬境地,文人处于尴尬境地!但形体的局限,客体世界的渺茫,抹杀不了其文化因子的传播与衍生能力!熟不知愈是陈横,愈是弥久馨香,这里便提到了文化积淀的问题。
西王母瑶池盛会、“苏堤春晓”、杜甫草堂、九华山的佛家道场、峨眉山的道家气场等等,无不有鲜明的人文文化铬印,这是一代代人修行的累积,智慧的集成!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样的影子,这样的累积在一个地方集聚多了,时间久了,对这个地方来说,好比是注入灵魂的古树,枝繁叶茂其外,根深蒂固其内。
这样,当这个地方在不同的文化研究方向上,不同的文学领域里,都有一个或几个影响力人物带动,并且这样具有影响力的人物越聚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反而从另一侧面佐证了这个区域发展的综合实力。
“涓涓细流”汇集成海,有谁会否认每一朵浪花所孕育的无穷能量呢?
当下,一些一线城市不是讲幸福指数排名吗?解决了物质基础问题,人们的追求自然向精神文化层次转变,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了。
写到这里,我想表达的是,吕献先生的创作,不是“曲高和寡”的,亦不是孤军奋战,或者是“孤芳自赏”的,而是在传承的驱动力下,站在区域文化的阶段背景下的诗与书!(作者系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国际汉语诗歌协会副秘书长、天山南麓新边塞诗发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