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演艺模式登上标准舞台
陕西深化政企合作推动旅游演艺产业走出去
□ 姜 丹 本报记者 王 梅
10月31日,由陕西省质监局牵头,会同省教育厅、文化厅、旅游局、知识产权局、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6家单位共同签署《推动<长恨歌>模式走出去战略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同时,以舞剧《长恨歌》为蓝本的《实景演出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做支撑,陕西省质监局批准在该省成立了全国首个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旅游演艺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演艺标准化分委会)。
将于2017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实景演出服务规范》3项国家标准,是以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清宫)品牌舞剧《长恨歌》的管理和服务为蓝本编制的,这也是我国首次发布的旅游演艺行业国家标准,它填补了全国旅游演艺行业国家标准的空白。《协议》将探索推广《长恨歌》演艺模式的新方法,打造陕西旅游演艺产业标准、质量、品牌新高地,培育陕西经济增长新动能。同时,推广复制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形成推动陕西旅游演艺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新动力。
2006年,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在华清宫投资1.2亿元打造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该剧以白居易同名叙事诗为蓝本,以真实的历史故地华清宫为舞台,集历史文化之韵、山水自然之美与现代科技之奇为一体,通过近300名专业演员的表演,艺术再现了1200年前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作为一种新业态,实景演出赋予了旅游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但伴随着更多实景演出项目的问世,行业标准缺失、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实景演出业的健康发展。
在陕西省质监局指导下,2011年,华清宫申请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并先后成为陕西省首批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2013年,华清宫提出申请制定《实景演出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并在2014年成功立项。
10年的演出实践、5年的标准化试点经验,华清宫在演出接待服务、安全管理、设备管理、舞台保障、演员管理、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景演出标准化管理经验,总结形成了以3项国家标准、5项地方标准、47项企业标准为骨架的“旅游为体、文化为魂、标准为矛、专利为盾”的“长恨歌标准化模式”。同时,华清宫对演出设施设备进行多次技术创新和更新改造,及时把创新成果申报专利,把专利融入标准,初步形成了技术、专利、标准三位一体、同步研发的技术创新路径,使标准的科学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不断提升。《长恨歌》常演常新,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塑造出《长恨歌》品牌的新形象,成为陕西乃至全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靓丽名片。
作为旅游文化产业大省,陕西省委、省政府着力推动采用科学、先进的发展模式,实现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2016年该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广《长恨歌》演艺模式,鼓励文艺团体固定景点开发精品剧目”的要求。截至目前,《长恨歌》累计演出近2400场,接待观众500多万人次。
演艺标准化分委会是目前我国唯一一个旅游演艺行业的标准化专家智囊机构。该机构将在该省旅游演艺标准化发展规划、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标准培训宣贯、参加国际国内旅游演艺标准化活动等方面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发挥重要智囊作用。
作为活动发起、组织单位,陕西省质监局局长乔军表示,政企联合形成了标准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支撑,聚集了打造陕西旅游演艺产业全产业链的合力。下一步,要聚焦影响陕西旅游文化产业在标准、质量、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标准意识、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市场意识,更好发挥标准技术支撑引领作用,及时总结标准化建设经验申报地方、行业、国家标准,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和话语权,推动陕西旅游演艺产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