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百家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艺苑百家 > 正文

由杨万里诗歌奖看文化自信的重塑与从容

更新时间:2018-04-19 11:57:32点击次数:9741次字号:T|T


           时隔数月,海内外广泛关注的杨万里诗歌奖的热度终于“尘埃落定”。如同烧红的炉膛,光艳与热度退却的确尚需时日,但伟大先贤诗人杨万的诗风,及其精神品格依旧光照后世,永不褪色。


一、诸多奖项,由复制工厂向精神匠人转变。


           当下的中国诗坛,举着诸多旗号的诗歌奖项云集。诸如近年来,较有份量的诗歌奖项有李白诗歌奖、陈子昂诗歌奖、闻一多诗歌奖、徐志摩诗歌奖、昌耀诗歌奖、海子诗歌奖、杨万里诗歌奖、中国青年诗人奖、两岸桂冠诗歌奖等等,分门别类不下百余种。这些热闹的场景,有官方机构主办的,有学院派主导的,也有民间组织自发的,百年新诗历程,可谓到了空前活跃和繁荣局面。
          从策划和组织方式来说,这些诗歌奖项的影响力不容置疑。但从一个诗歌奖项版本拷贝另一诗歌奖项版本的过程中,可能形式和方法是雷同的。但难能可贵的是,内在的一种精神始终得以传承和发扬!那么这种精神是什么呢?
           以利用先贤命名的诗歌征文奖项为例,有点类似命题作文,但所不同的是,它通过不同的载体和一个个接力棒,将目标准确的定位、传导,再在某一点上聚焦、共振,自然辐射、无限极放大,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力和社会效应。这无疑是有利于文化传承,有利于促进文学事业建设和良性发展的。
          例如,以先贤诗人杨万里命名的诗歌奖,将传统与继承,继承与创新,历史与当代三者之间的关系密切联结在一起,成为有机的整体。通过诗歌奖的外在形式,它让现当代的诗人、作家、学者及广大的文学爱好者,拔云去雾,重新认知先贤,温故历史过往,从而在自觉不自觉的内部自身审视中,接受文化洗礼。这种醍醐灌顶的熏陶,强大的文化传承张力,是一种自然力量的不断重塑和整合,它贯通于历史时空。
         当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时代,人们的价值取向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人格精神的独立和自由。由此,升华为高贵的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
         古语云:“穷则独善其身,富则济达天下”。虽是一种修身处世哲学。但在实际运用中,多少仁人智士早已突破了它的界定。这其中自然离不开文人骚客,因为有了他们的参与,成功也罢,失败也罢,豪迈也罢,悲壮也罢,一部浩瀚的中华文化史才有了波澜壮阔的宏伟前景。所以,文化的传承一定是透过纸背的。而浸润人心的东西,一定是它的辐射与后天的精神力量方面的衍生。佛家的密宗是不示外人的。但它的“拈花一笑”境界,毫秒之间就将传承的问题妙不可言的阐述透了!
          当有批评家尖锐的质疑当下诗坛评奖泛滥等问题时,也要从两个方面来反向思考。一是文化传承与文学发展及传播途径的问题;二是不拘一格发现新人、培育新人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一是院校教育的文化重塑回归,二是社会效应的传播和影响。正如先贤诗人杨万里在他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小池》中所描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它带给人欣欣向荣的景像!
         文化的传播终归要有载体,就好比一个个工厂,在加工、制作产品时,它的战略定位、它的设计美学、它的模版,以及受众领域分布等一定是统筹规划在前的。
         所以,透过这些纷繁热闹的诗歌奖项,我们一定会敏锐地发现,那些策划者、组织者们在器量之外,都有一颗匠心!由此,我们能捕捉到他们的背影——匠人的背影永远是忙碌的!而我们的诗人、作家们,莫不需要这种工匠精神。
         近些年来,通过横向与纵向对比来看,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上述模式的诗歌奖项催生出的艺术作品,虽有诟病,但总体是呈上升趋势的。更难能可贵的是推出了一批批文学新人,他们像一颗颗健康的种子,散落在全国各地,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拙壮成长,最终汇聚成一派田园的苗圃风光。正如全国的青歌赛,通过层层选拔,激烈的角逐,最终优秀的选手脱颖而出,甚至是一唱红天下。此种方式,在社会上更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艺术氛围,以及良性的促进文学事业健康发展的动力。

         我想,这也是新诗百年的必经历程罢!



二、呼唤大师,由涓涓细流到群体创作的井喷转变。


        借着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浪潮,我们有幸得以通过新媒体、自媒体,窥探当下诗歌流派,可谓一派汪洋,蔚为壮观!
        倘若说,当下的中国诗坛酝酿和产生大师所需要的条件是阳光、雨露和温厚的土壤。那么,在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在气候、温度和土壤都具备的前提下,亟需的是一株株破土而出的壮苗!当下,中国新诗坛较为尴尬的是缺少真正的大师及大师级人物的出现!时代也呼唤大师!要他们为中国百年新诗代言,为这个复兴、崛起的具有优秀诗歌传统的民族向世界作范例代表。
         我们也乐观的预见,盛世兴诗!持续和平发展、崛起的中国,持续继承文化传统的呼声与反弹,以及随之大国崛起人们发自内心力量的觉醒,这些有利因素的交织,如股股清泉力量的汇聚,必然推波助澜,汇聚汪洋!大时代背景下一定会产生出大师级代表人物!
        百年新诗泥沙俱下。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无论是通过政府(学术机构)推荐,还是民间组织推荐,中国新诗诗坛催生大师及大师级人物的氛围和厚壤条件已经成熟。这好比是育苗的孵化器,有了良好的培育机制,还怕不出好苗?
        借助信息化网络传播手段,人们可以便捷、高效的实现涉猎各类题材的阅读。人们仅凭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在信息化的网络海洋畅游。方便、快捷地浏览深藏于民间的各个诗歌流派,各类风格的诗歌作品。在鱼龙混杂中你会惊奇的发现,有些名不见今传的诗人的作品,他们领悟人生与生活的透彻,他们诗歌语言的准确与犀利,他们洞穿时事的超视矩眼光与批判精神,以及在当下所展现的艺术渲染力,能量是惊人的。
         这些充满浓郁生活味道、时代特征的诗歌作品,我更愿意称它们为神品。
正是在此繁荣的大潮下,在呼唤大师的时代背景下,各类诗歌奖项应运而生。借助信息化网络传播开展各类诗歌奖项评选,达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以杨万里诗歌奖为例,通过国内及海外近百家网络媒体和纸媒传播征文,在短时间内起到了社会共震效果!达到了推广、普及和社会知晓率。在当下,网络泛泛化和文学品味有待提高的网络文学环境下,它聚焦了关注点,深化了人文主义精神,凸显了时代主题!
         当然,这一文学现象并不能证明会产生大师。但它会间接、直接促进大师产生的进程。这是中国百年新诗崛起的力量向征!这是这个古老民族煥发青春与活力的最有力证明!
与此同时,我们也惊奇地发现:人们借助于信息化网络载体,诗歌的抒情与表达更加自由!也因此,它置一些具有官方或半官方色彩的诗歌刊物于尴尬境地。因为,人们需要畅快的表达,只要有发表的一席之地,广大的文学好爱者、诗人,都会得到一定层面上的精神满足。当前,一些民办的网络新媒体、自媒体的日点击量是惊人的。这些,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或者哪个权威文学刊物能够佐佑的。                     
         所谓“公者千古,私者一时”。这种民间网络诗歌的潮流且呈愈演愈烈趋势。因此,在网络的文学世界里,一片蔚蓝的天空下,是个体诗人的空前活跃期和创作的丰收期。这更便利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以及整体的艺术创作空间的提升。它婉若孵化器,催生的不是
怪胎,而是一具具鲜活的,具有创新能力、驾驭丰富题材的诗人。这种汪洋之海的大诗歌版本,超出了百年新诗于传统纸媒发表的总和的几倍,甚至是百倍。诗歌的国度,时代量产的诗歌大军,果真名不虚传!

          信息化网络诗歌的汪洋大海中,量变必然会引发质变。如同先贤诗人杨万里平生创作出的数万首诗作一样,必然有诸多传世的神品,它们就埋藏于历史的尘埃中,却如蓝宝石,煜煜光彩。



三、诸多困惑,由无助盲从向淡泊精修转变。


          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由积贫积弱到财富横流,人们的思想观念,由单纯、保守到思想解放后的利益诉求多元化,乃至思潮泛滥,一些人的肉体和灵魂被腐蚀。这严重冲击了人们的原有价值观念,乃至道德底线。
         深层次而言,这导致的最大危害是严重挫伤了人们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困惑、盲从,一些人陷入焦虑不安,一些人坠入追逐金钱的魔咒。一时间,世俗的交往、交流和行事准则,人们以金钱作为标尺。市场经济大潮,让那些原本清高的知识分子们陷入尴尬境地,一些诗人、作家面对金钱的诱惑也跃跃欲试。
         文化是一堵无形的高墙,它的坍塌将导致一个民族命运的危机,甚至是万劫不复。这已反复被历史所证明!可喜的是近些年来,反醒和恢复文化自信的‘定力’修复工程悄然启动!
当前,无论在中原,还是在祖国辽远的边疆,在中国的大地上,琳琳总总的诗歌节、诗歌大赛,各民间诗歌团体的交流、互动,热热闹闹的上演。为什么会呈现如此欣欣向荣的面貌?
答案曰,自五·四运动百年以来,人们对新诗的认知,由借鉴、模仿,到最终走入本民族心理传承的自由书写、表达,这一曲折历程,恰是国运沧桑的有力见证!也是强大文化基因传承与发展的有力体现!伴随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真正迎来了继唐宋以后的又一诗歌发展高峰!
         因此,在当下更需要杨万里诗歌奖的诞生!这一古典的人文主义与鲜明时代进取精神的有机融合,集海内外诗人认知与创作精品的整体展示,对当下的诗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从当下新诗题材的极大丰富,人们在充实内心基础上的自由抒发,可以窥探一斑。诗歌评论家、北师大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主任谭五昌先生经过充分调研,得出的结论是:放眼世界诗歌发展,如今,中国新诗无论在创作群体、作品增量,还是群体自发性的交流、研讨、著作出版等方面,其总量都超越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度的诗歌热情。一些高校、学术团体等,经常开展一些国际视野下的中西方诗歌及文学讲座、交流等,一些享有国际知名度的诗人、作家、学者等频频踏上中国这块土地,这些为世界重新认知中国诗歌、中国诗歌走向国
际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绿野)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