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是以北方中原汉人为主体,混合了南方土著居民的族群。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各地土著少数民族,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所以,客家民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客家民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就是人们自觉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它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自觉传承。汉族文化历史悠久,风俗源远流长,已有上下5000年连绵不绝的历史。这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历史优势,使得汉族的风俗,无论哪一种、哪一类,都格外丰富而迷人。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由此而形成的包括客家民俗在内的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于今已经成为了我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被誉为古汉文化的活化石。
为了及时抢救、深度挖掘和研究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中国著名油画大师杜泳樵之得意弟子、著名书画家徐新华先生,于本世纪初便潜心于研究客家文化,他用自己手中的画笔,花费了10多年时间,辗转于成都市区与洛带古镇之间一千余个来回,废弃的画笔堆成了山,最后终于完成了长五丈馀,宽尺馀的工笔淡彩绢本长卷《洛带古韵图》这一传世力作。中国西部客家文化发起人、著名客家文化民俗专家李声洪君评价《洛带古韵图》为“当代版客家文化之《清明上河图》”,他还由衷赞叹徐新华本人为“当代古镇客家绘画艺术第一人”。
全国众多知名美术大家闻讯后纷纷前往观摩,艺术家们一致认为:“徐新华老师的作品,有其自己的审美,自己的感知。这是一种极富创新精神的艺术呈现,是一种独特的追求和异类的风格。她的美,冲击了我们的视觉,刷新了我们以往审美的习惯标准,颠覆了我们对平面艺术视觉的传统积累,它以现代电子技艺开辟了一种新的艺术表现空间和审美维度。仿佛是镜头光学畸变带来的视觉扭曲,又好似水波倒影呈现的光怪陆离的奇异视界,更近乎数码曲线造成的色彩皴裂与压缩变形。美术的创新首先是呈现方式和艺术风格的创新。徐新华是这样的实践者。我们希望看到更多这样能够给我们的视觉带来震撼和冲击的好作品,更支持徐新华老师以及所有这样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们!”
《洛带古韵图》的问世,自然引起了新闻媒体界的高度关注,全国千余家报纸、电视台、杂志、网络等主流媒体纷纷跟踪报道。我国资深媒体人刘昕先生在《<洛带古韵图>序》中写道:“徐君妙笔弄丹青,欲将古镇作汴京。且泣且歌枝头鸟, 同悲同喜画中人。后主落带天遗恨,画家秃笔霜染鬓。凝血五丈千秋图,留与后世论古今。”继而,称赞《洛带古韵图》“不啻为中华客家文化之瑰宝,古镇绘画艺术之不朽丰碑!”
徐新华先生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