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文学显得是多么单薄,笔者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再读一次鲁迅。但是大多数的年轻人,没有做到,他们肉体在奔跑,却丢掉了灵魂。
一个青年人,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写作,这本身,就值得我们大家心生敬畏。一个人会写不稀奇,会说也不稀奇,会表演还不稀奇,但一个作家,在自己二十周年庆典的活动现场,亲自上场主持,这在河南,在全国,都实属罕见。就好像一个人结婚,自己又当司仪又当新郎。
杨永超先生的最新力作《郑州往事》一书,写出了郑州的发展,倒尽了郑漂的心酸,说出了文化的无奈。
书里面有曾经居住过的城中村,有被现实打垮的爱情,有尽情放纵的青春,有鞭辟入里的社会思考。《郑州往事》一经推出,便在郑州甚至全国掀起了一股“怀旧杀”。更值得祝贺的是,这本书还被我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并赠予证书。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收藏,对作者本人,对无数的文学从业者,无疑都是最好的鼓励和最大的支持。
在此,笔者也替无数像杨永超先生一样的文学青年,大声呼吁:希望社会各界给文化一点儿时间,给文学一点儿空间,给作家一点儿偏爱,千万不要让他们这些文学从业者们因为穷困冻饿而死。
笔者认识永超八年来,他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能坚持去做一件事,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在写作,八年过去了,他还在写作。一个人肯花二十年的光阴去干一件事,这本身就是一件奇迹。
写作如此,做人也是如此,不管做们走的有多远,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
河南是文化大省,但在全国具有领军引航的年轻作家却很少成千上万的文学青年的遗憾,但杨永超先生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写作,《郑州往事》已经化茧成蝶,这不仅仅是你个人的骄傲,更是我们亿万河南人的自豪。所以,在创作的路上,杨永超先生并不孤单。
笔者虽然也是一介书生,但尚有束鸡之力,和您相识八年,几户陪伴了您八年;请您放心,您写作二十年,我陪着你;三十年,我还陪着你。只要你肯写下去,我会永远不离不弃。
杨永超先生曾经说过:这个时代和过去五千年的每个时代都一样,不知悲欢,不问冷暖。人生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光并不多,多数时光里,我们不是在羡慕别人的生活,就是在克隆别人的生活。追求别人那样的生活,成为我们的人生目标。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只为了满足心中的虚荣,真正的幸福,不是活成别人那样,而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人活着谁容易,与其去经常抬头笑话别人,不如先低头看看自己。
杨永超先生用文学之光照亮都市旧塌塌灰蒙蒙的生活,定睛一看,我们分明都是在这里这样成长的。
杨永超先生不仅当作家,脱口秀表演,唱歌,相声,主持,小品,都有涉猎,只是时运不济,命途欠佳,至今仍像黄金入土,白银入沙。
杨永超先生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我尚未登台,戏已落幕。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杂陈五味,个中滋味,恐怕只有身处其中之人,方可体悟。
此生能够参加杨永超先生创作二十周年庆典,本人深以为荣,最后,衷心的祝愿杨永超先生在以后的文学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