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彰显着东方大国的文化风采,并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和书法爱好者参与其中,乐此不彼。安徽省阜阳市的杨兆坤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痴迷书法,甘之如饴,几十年如一日,一路走来,不仅收获了很多人生乐趣,而且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书法艺术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印象中的杨兆坤
、 在没有认识杨兆坤之前,就有朋友向我介绍过他,又多次在一些场合看到过杨兆坤先生的书法作品。有幸认识杨兆坤先生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古稀之年的他精神饱满,为人朴实憨厚,待人彬彬有礼。七十多岁的老人思维敏捷,谈吐儒雅,颇具文化人气息。多次接触后,我对杨兆坤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杨兆坤先生1951年出生在文化底蕴丰厚的安徽阜阳颍水之畔的一个书香之家。在那段特殊的时代,由于家庭成份之因,年幼的他被同龄的孩子视为另类。1968年10月知青插队到农村10年后才招工到大集体单位工作,后又因受改革开放经济大潮冲击下岗10余年,真可谓经历坎坷命运多舛。这段艰苦的岁月,让杨兆坤尝尽辛酸苦楚,却也让他变得更加坚强。
当一个人在世事纷杂中悟透了人生,便会产生出一种欲求和自身的超脱。于是习书练字便成了杨兆坤生活中唯一的追求。也正是与书法结缘,以书法为伴的经历,改变了杨兆坤的人生轨迹,从接人待物,为人处世,总给人一种平和,善良,与世无争的印象。在当今这个纷繁燥动的世界里,独守着一份属于自已的宁静,这就是杨兆坤。一个对书法情有独钟又颇有建树,书法作品散落民间千万纸的受人称道的书法家。
浅谈杨兆坤的书法艺术
从小就习书的杨兆坤先生,几十年来一直临池不缀。纵观他的书法作品,其隶书、篆书犹为精道,不难看出是下了苦功夫的。他阅览古今书论,遍学名碑法帖,又师从隶书大家刘炳森先生。牢记刘炳森先生“学隶书必须要学汉碑,要坚持向古人学。一切脱离传统的所谓创新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为此,从《张迁碑》的古朴淳厚,雄强大气,《曹全碑》的风格秀逸,结体匀整,《礼器碑》的中正典雅,法度森严,《乙瑛碑》的字势开展,古朴浑厚等碑帖,杨兆坤先生无不涉猎,从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认真揣摩,认真临帖,认真研究。这一认真,竞用去了他人生的大半时光。品读杨兆坤先生的书法,除了娴熟的笔墨技法外,所传递的是一种生命的情感,一种思想的表达,一种情绪的力量,一种文化的彰显,一种“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如其人”的心灵触动。
有人称赞杨兆坤先生的隶书写得好,写得美,单纯而不单调,笔简而意足。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增强了个性化特色,拓展了隶书的造型空间与艺术表现力。犹如一股古典的书卷清气朴面而来,雅俗共赏。
杨兆坤先生的隶书作品用笔严谨,一丝不苟,缓慢之中带有结实的力量感;结体平正中蕴含奇崛,细节之处往往有节奏的微妙转换而带来的势能。可见杨兆坤先生是一位有修为的书法家。每读他的作品都会把读者带入令人宁静致远的境界。
2022年春,杨兆坤先生以72岁的高龄,历时5个多月,用篆书体创作了一件138米长,写有一万个“寿”字形态各异的《万寿图》书法长卷。在谈到创作《万寿图》过程时,杨兆坤先生介绍说:“寿”字是最受中国人喜爱的汉字之一,看似一个“寿”字,蕴含着人们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对于吉祥的追求。我对“寿”字艺术一往情深,在50多年时间里,从古今典籍、碑帖摩崖、寺院宫观、书画商店以及亲友同好中,收集到几乎字字不同的古篆“寿”字一万多个,能把这一万多个不一样的“寿”字书写成卷是我多年的心愿。
作为一名古稀老人,杨兆坤怀着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敬畏之心,每天坚持书写5个小时以上,最终完成了这件令人叹为观止的《万寿图》书法长卷。并以此图献礼党的二十大,表达了一名入党40年老共产党员爱党、爱国之情。
当下,“书坛很热闹,而书法很寂莫”。喜欢书法的人很多,但象杨兆坤先生这样对书法抱有一种虔诚挚爱的态度的人不多。他不把书法当作竞技去比拼(不参展,不办展);也不把书法作为生计去经营(不办班,不搞培训)。热爱书法而不图名利,彰显了其精神的追求和艺术的享受,以继承弘杨中国书法艺术为已任,这正是一个书法家最美妙的艺术境界。 (王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