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百家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艺苑百家 > 正文

安徽利辛:“农民画家”马伟利 画美好生活

更新时间:2023-07-18 15:24:26点击次数:479700次字号:T|T


“现在去太早!这么热,才三点多钟,过一会天凉快才下地里除草。”正在作画的农民画家马伟利接村民电话说。

图片3_1688865243_1689605787.jpg

       近日,和马伟利相约后来到他的家中,听他讲他画农民画的故事和经历。画室里挂满了他的画作,有些作品是订制画的,同时,他准备举办个人画展。他的代表作品“西瓜丰收”是他的成名作之一,多幅作品曾刊登在《文汇报》、《解放日报》、《农民画报》、《安徽日报》、《光明日报》、《阜阳日报》等报刊上。作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农民画家马伟利,通过军人、农民特有的阅历和审美情趣,作品传达出的生活之美,深深感染着每个人。 

QQ图片20230717225416_1689605926.jpg

       马伟利,1962年生,安徽毫州市人。“王人农民画”创作主要成员,主攻山水。17岁走进南京军区某部后勤宣传科,19 岁在南京西冷印社拜夏松涛为师学习山水画。1985年3至1991年2月,在王人区文化馆负责画墙壁画宣传,期间拜安徽省书画协会主席郭公达、陶天月为师,后又从师阜阳市政协主席李伯英绘画。1985年参加洛阳全国当代农民书画展,1986年参加蒙城、利辛书画联展,1987年参加阜阳、蒙城、界首三县农民画联展,作品多次在阜阳报发表。2022年参加福建全国老年书画联展,作品收入《2022年书画名家作品集》。现为当代农书画研讨会会员。

QQ图片20230717225421_1689605813.jpg

       放下锄头,拿起画笔。说起与农民画的结缘,马伟利侃侃而谈。“我从小就喜爱画画,当时家里经济困难,撤区并乡后,到上海玻璃厂绘画。2010年回家乡,承包了村民的100地,一面从事田间劳动,一面创作,时常跟当年一起搞王人农民画创作的储可亭、郭兴义等探讨绘画、创作技巧。” 

      “王人农民画始于1957年,在国内国际产生过巨大影响。1958年王人乡党委发动群众作诗绘画,提出“有墙有诗、有诗有画、诗画合一”的口号。一时间,集镇、乡村、工厂、学校,掀起了群众性的诗画活动。一开始是诗画上墙,继而诗画又走向田间地头、学校,出现了田间画廊,即在木牌、硬纸牌上作诗画,然后插在田间,道路画廊,沿路作画,交通要道口更是有许多诗画牌,就连沟河两岸,也用砂礓嵌上诗画,宣传形式多种多样,大街小巷,村庄田野,诗画满目,比比皆是,真可谓诗的天地,画的海洋。” 

QQ图片20230717225427_1689605830.jpg

     “现在,有时帮助镇里宣传、画画墙壁画、教教小学生画画,把家乡的美景与文明创建、乡村振兴普及给更多人,用通俗易懂的墙壁画,引领大家崇德向善、文明,同时提升村容村貌。”马伟利说。

QQ图片20230717225817_1689606720.jpg

       如今,王人农民书画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马伟利等一批六七十岁的农民诗画家又带领一些年轻的书画爱好者挥毫泼墨,用手中的笔画农民心中的情,讴歌党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巨变,表达对党、对家乡的无比热爱。     (峻岭  温剑)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