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地处鄂豫皖三省结合部、大别山腹地,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简称“两源两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和苏区建设的典范,有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将军县”之称。这里先后诞生(组建、重建)了12支主力红军队伍,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红二十五军的直接诞生地、红二十八军的成长地、战斗地、重建地。红色历史源远流长,红色文化积淀深厚,红色基因丰富多彩。
然而,由于受老区、山区、库区、贫困地区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多年来,金寨县虽然拥有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金寨人却依然过着“守着金山讨饭吃”的穷日子,一直处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行列。2014年底,全县仍有重点贫困村71个,占全县总村数的31.7%;贫困人口10.6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左右,贫困发生率为15.8%。
几年来,金寨县一直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研究开发工作:一是创新机制,构建良好工作格局。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党史工作和红色文化研究开发工作领导组,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都明确有分管领导和红色文化信息员。2014年,为了集中精力干大事,金寨县还将党史、县志、档案、博物馆四个部门整合在一起,组建了新的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目前,全县已构建了由党史工作领导组统一领导,以党史县志档案局为主体、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红军历史研究会相配合、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党史和红色文化研究开发及传承工作新格局。
去年,该县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积极开展两项研究 。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进一步研究、提炼了大别山精神表述语,并形成理论文章,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发表。及时启动、认真开展“两源两地”研究工作。组织专门人员对如何理解“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这个科学论断、怎样打好这两张名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效益进行认真研究,现已有文章发表。二是广泛开展三项宣传。紧紧抓住总书记到金寨视察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及时推出并在全国各级各类媒体上发表了《红色金寨的辉煌革命历史》、《金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六个集团军与金寨红军有渊源血脉关系》、《红色金寨的十张“靓丽名片”》等多篇宣传金寨红色历史和红色资源的文章,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一个宣传金寨的“小热潮”。及时宣传报道全县各级各部门、各乡镇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安排部署和取得的成绩成效,先后在中国国际广播台、搜狐、中国红色旅游网、红色思源网及《铁军》、《铁军纵横》等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长篇报道几十篇。紧紧抓住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这个特殊的历史机遇,全力以赴地做好系列纪念活动。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率先行动、主动作为,突出狠抓了对从金寨走出来的2支长征队伍(红25军和红四方面军)的宣传,组织开展“了金寨与红军长征”征文评选活动,配合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音像出版集团、武汉电视台及省城多家新闻媒体,对金寨走出去的2支长征队伍的光荣历史和重大贡献,进行了重点报道、集中宣传。与安徽电视台共同举办的“二万五千里,同升一面旗”大型纪念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编纂、出版了《红军源》、《红星闪耀》、《红色金寨、英勇长征》等近10种红色文化书籍,向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县直其他相关部门也都根据职责分工、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三是扎实做好五项工作。及时启动送红色文化、红色基因“六进”工程(“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机关”);不断扩大传承红色文化的专业队伍。积极做好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改扩建、《八月桂花遍地开》纪念馆和红四方面军纪念馆筹建的各项准备工作。四是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党校三期建设和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创新思维、拓宽渠道,着力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发展氛围,重点是实施城乡红色提升工程,围绕山体、水系、道路命名、雕塑设计等相关内容,进一步注入和突出城乡红色元素,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体现在城乡建设的方方面面,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
今年以来,金寨县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着力狠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组织举办了一场高规格、全国性的理论研讨会。为隆重纪念建军90周年、打响“两源两地”品牌,该县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安徽省军区、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六安市委联合主办了纪念建军90周年征文暨“两源两地”理论研讨会。会前共收到全国各地上至中央军委机关、下至普通连队投来的各类论文、文章110篇,共评出各类奖项56个。7月12日,军事科学院军史百科部、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军区、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六安市委、中共金寨县委相关领导和专家,金寨籍开国将军的后代、发源于金寨的军队代表及征文获奖代表出席理论研讨会。会议期间,大家紧紧围绕会议主题畅所欲言、交流思想,对金寨的革命历史和巨大贡献以及大别山精神、“两源两地”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会后,几十家中央级、省级媒体对研讨会议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扩大了金寨影响、传承了红色基因。二是迅速掀起了新一轮的家风建设热潮。立足老区实际、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该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及时搜集整理了一大批金寨籍老红军、老将军的红色家风故事。在此基础上,选派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局长等得力人员应邀到市直相关部门、大专院校和县内相关会议、相关单位进行了集中宣讲,不仅听众逾1000人,而且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同时,该局还编印了《红色家风代代传》一书。三是启动编纂了一套红色文化系列丛书。今年以来,该县党史县志档案局与安徽出版集团安徽人民出版社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了《八月桂花遍地开---红色金寨书系》,共10本书。目前,《红色基因代代传--金寨红色家风》等几本书已完成送审稿。四是深入开展了送红色基因“十进”活动。上半年,共开展各类红色文化宣传报告会100余场,听众近5000人。五是持续加大了红色文化宣传力度。今年以来,该县党史县志档案局紧紧围绕纪念建军90周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70周年等重大历史事件,及时挖掘、整理、撰写、发表了300余篇有关金寨的红色文章,其中80余篇发表在国家级和省级公开发行的报刊中。
一是缺乏专业人才。红色文化研究开发需要一批具备深厚党史、军史知识的专业人才。金寨县地处偏僻一隅,又在基层一线,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研究型人才十分缺乏。
二是少数人对红色文化研究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认为它是虚的,对经济发展、脱贫攻坚没有多大作用,存在着“讲起来重要,抓起来忘掉”的现象。
三是组织机构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完善、红色文化品牌不突出,缺乏响誉全国的红色文化名片,缺少震撼人心的文艺作品,特别是欠缺反映金寨红色文化的经典影视作品。
针对金寨实际,笔者建议,在今后的红色文化研究开发方面,要切实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进一步增强全县人民决胜脱贫攻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由金寨县总结、提出的“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16字大别山精神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金寨要以宣传大别山精神为突破口,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进一步增强广大贫困户借助红色文化开发、加快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二要积极开发红色文化产品,努力为红色旅游和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持。要进一步加强红军文物资料的征集工作,切实解决好红色文化研究开发的基础问题、原料问题;要多出一些有关金寨红色文化的研究论文、宣传文章、专著图书、文艺精品,努力为红色旅游、全域旅游提供源源不断的史料支撑和多姿多彩的文艺作品,以此丰富旅游的内涵、提升旅游的层次、延伸旅游的链条。
三要因地制宜地做好红色旅游景点的开发利用工作,尽快培育出红色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的样板和典型。金寨县红色景点众多、革命遗址遍布,要选择几处基础较好、具备开发条件的景点做好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实施,使之成为革命遗址的保护地、红色旅游的目的地、增加收入的样板田、脱贫致富的好典型。
四要“借梯上楼求发展,借助外力齐攻坚”。要千方百计地做大做强、做响做靓红色文化品牌,以此扩大金寨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吸引力;统筹规划、集聚要素,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着力培育“两源两地”、“红25军的诞生地”、“《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原创地”等多个红色文化品牌,以此促进引人引智、招商引资等工作,积极争取更加优惠、更加倾斜的政策支持、项目支持和资金支持,努力走出一条开发红色文化、助力脱贫攻坚的新路,确保全县在2020年前实现“户脱贫、村出列、乡致富”的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