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讯(周忠军)四川省资中县围绕“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 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求,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因地制宜,试点探索,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良性运行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2014年度该县成效显著。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农田水利建设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条件,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更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根本命脉。粮食要丰收,必须不断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实施小型水利工程,着力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将农田水利建设重点从骨干河流转向中小河流、中小渠道、堰塘河坝和蓄水池。同时,强抓建管机制创新,建四好(蓄水好、通水好、用水好、管得好)。抓创新方与实际结合,积极探索有效方式、有利水利建设建和管理高效能长期发挥作用的必须坚持。
二是加强领导,创新机制。水利建设投入难、组织难、管护难的问题长期以来制约水利发展,加强组织领导、组织发动和加快改革创新探索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从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大力推广农田水利建设村民自治模式,引导和鼓励农民投工投劳,将要我干的思想变成我要干。积极创新投入机制,加大社会投入,引导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农田水利建设,拓宽了投入渠道。在创新项目管理机制中,从项目立项方面引入竞争机制,优先支持群众积极性高,基层干部工作能力强,区域经济发展迫切的村社。
三是强化统筹,加大整合。涉水工程与农村土地治理、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等工程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分项实施,实现建设一片成就一片,发挥效益一片。力打造水清岸绿、交通便利和整洁优美的自然环境。
四是健全机制,狠抓管护。农田水利建设点多、线长、面广、量大,每个小型水利工程都要落实责任主体、责任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的好,用得起,长受益。以创新基层水利服务机制,加强村级水管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了管护水平。大力培育新型的管护主体,鼓励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与管护。同时,积极发挥市场作用,探索政府花钱买服务、物业化管理模式来落实管护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