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观察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民生观察 > 正文

创新管理服务模式 推进养老体系发展

更新时间:2014-08-27 12:34:33点击次数:2668次字号:T|T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郑先锋)石泉县位于陕南安康的西部,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辖11个镇,18个社区、193个行政村,共有18.2万人。 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440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4.26%,农村留守老人7052人,城镇“三无”人员310人,农村五保对象3815人,截止目前全县养老机构有55所,老年公寓1所,日间照料中心4所,农村互助幸福院38所。随着城镇化的深入,老龄化程度加快,“五保”、“孤寡”、、“留守”老人及城镇“三无”人员养老问题日益严峻,针对养老工作面临的现状,该县在不断健全养老网络体系的基础上,创新养老服务管理模式,将 “公办公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的运行模式和“志愿服务”、“互助机制”等管理理念融入养老工作之中,推行敬老爱老传统文化,扩大社会化养老,满足了一定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一、健全养老网络体系,实现立体式全覆盖

   立足全县老年群体具体需求,经过近年来努力,石泉县已逐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主体,县、镇机构养老服务为支撑,民办养老机构为辅助、社区日间照料和村级幸福互助院为基础的立体式、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网络。

   (一)以管护中心为基点,大力发展居家养老。

   随着外出务工者增加,留在家里鳏寡孤独老人越来越多,为了实现老人的全面照料和管护,石泉县围绕“困难有帮扶、生活有温暖、安全有保障”的目标,积极开展留守老人管护服务工作。自2012年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全县已成立了193个留守管护服务中心,组建了由村组干部、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爱心的积极分子在内至少15人的管护员队伍,以1对n(n≦3)的方式实行结对包联,以就近就便的原则为留守老人提供生活、生产的服务和精神上的关怀。目前,全县有管护员3838人,管护留守老人对象7052人,解决了居家留守老人无人照看的养老问题。

 (二)以社区(村)为基础,大力发展互助养老。

  在农村,利用新农村建设或者闲置房屋设立农村互助幸福院,并具备“四室一厅一所”(休息室、娱乐室、图书室、卫生室、餐厅、活动场所)的硬件要求,按照村级主办、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协会组织的原则,并在农村老年协会组织下开展互助服务,目前已新建或改造老人互助幸福院36处,共设计床位380余张,为农村老人提供了日间照料、就餐、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公益性服务场所。在县城,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依托,积极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各个照料中心“三室一厅一场” (娱乐室、阅览室、休息室 餐厅、活动场所)硬件设施齐全,每个照料中心有各类图书3500余册,10张以上的床位,麻将桌、方桌15张以上,活动广场面积约为1100平方米,有乒乓球台和健身器材,便于开展日间托管、休闲娱乐、文体健身、家政服务和送餐上门等助老服务项目。目前,北街、向阳、杨柳和老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行正常。同时,社区开办老年餐桌,为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营养健康、质优免费或价廉的实惠午餐,解决了老人吃饭问题。另外,社区建成了规范化老年活动室15个,成立了老年协会,在保证居家老人生活照料的同时丰富了老人文化生活。

 (三)以机构养老为支撑,大力发展政策养老。

  石泉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地处南北二山的偏高山村,经济发展滞后,符合政策条件的五保对象逐年增多。县民政局从2008年起步建设农村供养服务机构以来,现有县级中心敬老院1所,福利院1所,区域性敬老院4所,镇敬老院11所,五保家园39个,供养床位2100余张,五保集中供养率达60%以上。为保障供养机构的安全和规范化管理,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供养机构管理办法、考核办法、经费管理等制度文件,县民政局加大日常检查和考核力度,确保五保老人能安度幸福晚年。

  (四)以民办机构为辅助,大力发展社会养老。

   石泉县大力引进社会力量进入养老领域,由民间投资开办民办机构养老,以低费有偿方式吸纳社会老人进入机构,缓解公办机构供不应求的矛盾。今年4月投入运营的民康老年公寓是一所社会化的养老机构,设计床位200张,院内环境优美,生活用具配备齐全。2010年喜河中心敬老院由个人出资兴建,设计床位80张,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老人的供养需求。

   二、创新管理服务模式,推进养老健康发展

  为满足老人实际需求,改善养老服务条件,石泉县不断创新做法,革新养老服务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将政府与社会养老结合,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一)创新服务管理办法,提高五保供养服务水平

   石泉县建立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实行动态管理,按月进行审批、核销和发放供养资金,符合五保条件的对象应保尽保率达到100%,同时夯实五保对象的分散和集中管理责任,五保老人分别与镇、监管责任人、敬老院法人签订协议书,确保各养老机构相关责任人落实到位。为加强管理,各敬老院成立院务管理委员会,设立卫生组、后勤组、劳动组等进行自我管理。同
时,落实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和巡夜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在医疗上,五保老人就医实行“一站式”救助,所有费用由民政部门兜底,实现五保老人看病本人“零”费用的老有所医的目标。在财务上,实行“3+1”财务管理签字制度,严格规范管理运营和资金的投入使用,为全县供养机构科学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坚持政府主导地位,创新养老机构运行机制

  积极探索公办公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的社会化养老模式,坚持政府购买与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整合优势资源,引入民间经营模式,让民间资本和管理办法进入市场,给养老市场输入新鲜和源源不断的血液,让养老服务逐步走向社会化,带动相关就业。

   1、公办公管。以政府为主体的各敬老院隶属各镇人民政府管理并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明确人员编制,确定各机构主要负责人、会计、出纳等工作人员,管理人员报酬、管理经费等纳入县财政预算,做到了供养责任有落实、专项资金有保障、安全管理得规范。石泉县中心敬老院是经县编办批准的副科级事业单位,设置床位500张,依照限有编制工作人员难以完成庞大的养老工作,我县通过政府公开购买服务方式,与具有养老服务资质通达集团签定服务协定,运用企业管理办法,规范敬老院管理,县民政局加强日常工作指导与政策落实监督,目前供养对象近300余人,已形成了管理有方,干净为甚、环境优美,生活规律、安全保障的供养新方式。

   2、公建民营。石泉县拓展养老服务,推行社会化养老,以公建民营的方式将民康老年公寓进行社会化运作,老年公寓由政府修建主体,目前投资方已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对室内的服务设施配备和院内环境绿化,老年公寓设计床位200张,现已公开向社会接收社会养老服务对象50余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资金投入的压力,也解决养老服务供不应求的社会矛盾,同时满足了老年人个性化、专业化服务需求。

   3、民办公助。转变政府角色,确立以监督、考核和评估为主的地位,完善企业管理途径,石泉县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养老机构,2010年石泉县喜河中心敬老院由个人出资修建,目前已供养五保对象50余人,县民政局给予各种设施和经费的保障,其运行正常社会反响良好。

  (三)探索居家养老模式,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

  积极探索构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通过扩大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功能,吸引社区志愿者,以政府购买、财政补贴的方式,由政府监督考核,民间自发组织具体运作的创新模式,免费为农村、城市社区孤寡、独居老人和困难老人家庭提供照应起居、买菜做饭、清洗衣被、打扫房屋、代办服务等生活照料管护服务,探索政府与民间互助互动的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新思路,留守老人管护服务中心便是居家养老模式的雏形。目前所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杨柳、老城、向阳、北街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分别有志愿者200余人,他们为老人们提供上门服务,组织老人们开展歌舞、棋牌等文化娱乐活动,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搭建了平台。

   (四)创新养老服务理念,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化。

   石泉县更新养老服务理念,为养老文化注入新活力,推动医、养、教、学融合发展,探索发展医疗机构、教学单位与养老机构合作的新模式,由单纯的生活照料服务延伸到保健、康复、医疗、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增强养老服务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敬老院是所属区域中小学德育中心,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习宣传传统教育;县中心敬老院与县中医院合作,在院内成立了医疗服务站、医疗室和康复指导中心,各镇敬老院与镇卫生院协同,定期全面检查老人身体,在保障老人健康丰富老人文化生活的同时,扩大了社会养老服务的关系群体。

  (五)完善养老制度体系,改善养老服务条件。

   石泉县致力于完善养老制度体系建设,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截止目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9.6万余名,2万余适龄人员每人每月发放60元以上养老金;为70岁以上老人按年龄段每月发放55、100、200、300元高龄补贴;集中供养、分散供养五保对象标准分别提高到5200元/年、4700元/年;留守老人在符合低保条件下优先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遇到就医和生活困难及时用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给予保障,使广大城乡居民享有适度“普惠型”的基本养老保障。另外,石泉县不断完善养老条件,财政先期投入230余万元,认真组织实施部分镇敬老院“4室”(公共浴室、卫生室、活动室、办公室)、“2房”(厨房、锅炉房),“1厅”(餐厅)、“1气”(暖气)配套设施改造活动,切实推动各镇敬老院服务能力提升,有效完善了综合服务功能,排除了安全隐患,让老年人生活的安心祥和。

   三、养老服务水平提高,有力促进社会和谐

   石泉县养老服务体系在不断探索和曲折中前进,总结县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各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养老中心、各村服务场所在管理上、服务水平上、养老体制上取得了较大进步和持续发展。

   (一)服务水平有所提高。通过政府、社会的合力作用,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养老服务,丰富了服务办法措施,尤其是对老

人们的关心更多了,机构养老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膳食合理的搭配,有病及时医治,保证了老人们的健康生活。

   (二)资产闲置得到解决。农村有较多闲置的活动广场、房屋,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废物”利用,建设农村互助幸福院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组织活动,使得闲置的资产得到有效利用。

  (三)人事问题有所缓解。养老机构的建立为社会人士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养老机构实行工作人员由机构聘任,由敬老院进行人员考核,引入企业竞争机制,人员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使得敬老院服务有了质的提高,政府也适当放下了人事包袱。

  (四)服务老人活动丰富。养老服务体系的健全引来了社会的关注,石泉县志愿服务组织“爱e石泉”定期组织志愿者为敬老院老人服务,各大公司、企业不定期对敬老院慰问,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加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管理和服务,以及庞大的留守老人管护服务中心对居家的留守老人进行长期的管护和帮扶,各养老机构积极组织开展寓教于乐的老年文化活动,满足了老人物质生活的同时丰富了其精神文化生活。

   (五)社会矛盾得到缓解。通过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了五保供养和社会化养老的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社会化养老需求,缓解了无钱养老、无人养老的社会矛盾,促进了石泉县和谐健康发展。

    作者:陕西省石泉县民政局 郑先锋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