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在眉山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护送下,离家流浪40余年的刘志伦,终于回到了老家东坡区复兴镇,与家人团聚。
认亲现场,刘志伦的妹妹刘树彬十分激动,她介绍说,其哥哥于上世纪80年代初因家庭原因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后来听说他在云南某地当石匠,家人先后多次到云南找寻,但均无消息。40多年过去,家人都觉得他很可能不在人世了,没想到如今还能团聚。
这条走了40余年的寻亲路,如何走到了终点?这事还得从今年5月13日说起。当天,眉山市救助管理站接到云南省普洱市救助管理站的协查函,称当地有位老人长期居住在一废弃工棚里面,且工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经多次劝导后老人愿意接受救助,老人自诉叫刘志伦,并提到老家在“眉山县永寿区复兴公社”,但无任何身份证明,请眉山市救助管理站帮助协查核实。
根据老人提供的信息,眉山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初步判定该员为现眉山市东坡区复兴镇人,并及时与东坡区民政局、复兴镇人民政府取得联系,经过走访筛查,该员情况与现复兴镇山池村3组离家多年人员刘志伦情况非常吻合。
核查信息反馈给普洱市救助管理站后,云南、四川两地随即启动护送返乡工作。
5月27日,老人回到眉山,眉山市救助管理站立即安排老人与其亲属进行现场辨认,但由于老人外出已40多年,长期流浪独居,极少与人交流,容貌变化也较大,眉山市救助管理站决定先将老人进行站内照料,并安排采集DNA信息与其亲属进行比对,确保身份信息准确。
由于长期的流浪生活,老人的生活、社交技能等方面都有所退化,很少与人交流。工作人员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生活技能训练,帮助他逐渐适应站内生活,改善个人卫生习惯,学习基本的社交规则,帮助他更好地融入社会。
6月中旬,根据DNA信息比对结果,确认该老人为复兴镇山池村3组村民刘志伦。工作人员立即与东坡区公安、民政部门衔接,帮助刘志伦恢复户籍并落实社会保障政策,让他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回家是很多漂泊在外的受助人员心头最深处的梦,帮助他们梦圆回家路,是眉山市救助管理站的职责和使命。今年以来,眉山市已救助流浪乞讨人员600余人次,帮助50余人找到亲属并返回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