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新疆拜城县克孜尔乡的巴扎不如寻常,场面异常热闹。叫卖声吆喝声,声声入耳。菜市场卖菜大妈忙碌的身影,像是集结号中有条不紊的士兵;花卉市场的商贩们讨价还价,大而化之的近乎争吵起来;春耕期间卖菜籽、树苗的络绎不绝,是希望秋天有好的收成;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吐尔地大叔的民族乐器地摊,弹唱的吆喝的凑热闹的簇拥在一起。
吐尔地大叔今年63岁,是一位民间艺人,现居托克逊乡阔纳协海尔村,他15岁学习民族音乐,比如:弹布尔、冬不拉、达甫、热瓦甫、都塔尔等,如今他吹、拉、弹、唱样样俱全。“1975年以来自己学习并制作民族乐器(弹布尔、达甫、沙塔尔、都塔尔),到目前已出售350多件。现在托克逊乡开办了民族音乐培训班,10多名学员长期参加培训学习,并掌握了名族乐器的基本内容。”在和他的交流中我了解到。
没有传承就没有发展,民族艺术要发展就需要传承。每次谈到这些,吐尔地大叔只能意犹未尽的长叹一声,“我只能在附近乡镇的巴扎天赶集,让自己做的民族乐器得到大家的认可,让民族艺术得到更多人的关注,以至于更好的传承。”
在心的距离上它(音乐)离我们很近,虽然我们没有维吾尔族人民的音乐天赋,他们是那么的能歌善舞,“恣意”地表达情感。但是我们有自己的抒情方式和情感流露,在这一点上本意相同。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孙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