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讯(记者 胡振华 吴涛) 广东骤寒,高寒山区已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并出现冰冻,广东省气象局已启动寒冷应急响应。记者连日采访发现,尽管寒风凛冽,仍然有不少流浪人员宁愿露宿街头,也不愿去相对温暖的救助站。
“这里有热水,有肉,还有蔬菜吃,一天10多块钱的伙食标准。”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端着破旧的塑料杯,靠在床头。70多平米的房间摆放着14张床。这是记者在广州市救助管理站看到的场面。据了解,广州市救助管理站有350个成人床位,目前留站的成年人为80多人,按照规定留站时间一般不超过10天,救助站免费提供临时吃住和返乡车票等服务。
尽管广州市有多个救助站,条件不错,但仍有一些流浪人员不愿走进去。
10日晚,在广州火车站附近的高架桥下,一块不足10平米的水泥地上并排躺了4个人。躺在最外侧的76岁老人吴金玉还没有睡着,他告诉记者,来广州已经5年,白天到处捡破烂,晚上一般就睡在广州火车站的广场里,下雨和天气冷的时候就在高架桥下睡,避避雨,挡挡风。记者担心老人的身体状况,“没事,我现在身体还好,等腿脚不灵便时就回山东老家呆着。”他裹了裹身上破旧的衣服说。这时,一辆白色小汽车从离他不到两米的地方呼啸而过。
吴金玉盖了两层不厚的被子,旁边放着捡来的各式各样的行李包和编织袋。他没有结过婚,家里有一亩地。“如果不出来,我就只能靠每年300元的地租和六七百元的养老金过日子。”吴金玉老人说,之前去过几次救助站,因为呆不了多久就要把他送回老家,所以每次他都主动离开。
一些流浪者抱怨救助站管理得太严格。“不如在外面自由,也觉得不受尊重,不习惯”,救助站有一些规定,比如不准打架闹事、不准在房间吸烟、要按时休息等。
“其实主要问题在于,进救助站断了他们的财路,在外面通过捡垃圾、乞讨等方式每天可以挣十几元,甚至上百元。”广州市救助管理站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专家提出,在酷暑、严寒等特殊时点,对于不愿意进救助站的人,政府部门应该提供基本的、急需的保护性救助。“目前国内的救助站主要由民政部门主导,应该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慈善机构和个人参与到社会救助中,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政府可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解决社会救助面临的各种问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说。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