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讯(梓娟)有什么样的考核“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和发展观。日前下发的《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改进完善17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工作的意见》,标志着山东省科学发展新一轮综合考核标准的全面实施,考核导向由注重比经济总量、增长速度,转变为注重比发展质量、发展方式、发展后劲。 (人民网)
去年年底,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 规定今后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明确不再以GDP论英雄。此次,山东省下发的《意见》,是对中央文件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为各项考核工作制定了“风向标”,对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长久以来,政绩考核的“指挥棒”落在哪里,干部的努力方向就在哪里。在片面注重GDP,且不计政绩成本的政绩考核体系下,部分干部常常不分情况、不切实际地盲目上项目、搞建设,扎扎实实地开展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不计成本和代价的“政绩冲动”,不仅没有为一方造福,反而导致工程沦为摆设,浪费钱财,破坏环境,还遭到老百姓的质疑,可算得上是百害而无一利。
当下,整个社会环境发展的趋势,要求我们的政绩考核办法要不断转变考核方式,调整考核结构,注重地区差异,加强群众满意度考核系数,彻底消除只重产出、无视代价、不计成本的浮躁政绩观。同时,破除“唯GDP论英雄”,树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发展观念也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对上,需要统揽全局、科学谋划、同心协力;对下,更需要立足实际、脚踏实地、服务群众。只有主政一方的领导者,不再热衷数据与排序的虚名,实事求是地致力于发展质量的提升与民生福祉的增进,这样的经济发展才会有效益、可持续,并赢得民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