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但凡车主都必须和汽车保险打交道,少到只买“交强险”,多到配备令人眼花缭乱的“全险菜单”;简单到一个电话购买保险,复杂到几个月赔不了一个案子……
更有那频繁电话骚扰的各大保险公司的电话,五花八门的险种组合,优惠的保额、丰富的赠品,很多消费者架不住推销人员的“糖衣炮弹”,还没看到具体保单就下单。倘若各大保险公司的服务有其推销时的热情、认真、专业,这钱花得也算值,但往往事与愿违——
现代悦动车主王女士投保时,听信推销人员的花言巧语投保了所谓的“全险”,想方便日后理赔。然而,一旦真的要理赔了,却怎么也“方便”不起来了。她的车因停在海边遇上涨潮而进水,情况倒还好,不用修发动机,但保险公司查看、审核、定损,维修后,就是不给赔付。王女士反复查看合同中有关“免陪”条例,都找不到拒赔条款,多次沟通未果,半年奔波后只得走法律途径。
综合起来,当前汽车保险猫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假”冒真,阴谋“图财”。
一些保险代理人或假代理在拉到保单后,并不直接交给保险公司,而是伺机而动。如果车主不出险,保费就自己扣下了;如果车主出了险,轻险自己掏钱赔付了事,大险则想方设法骗公司,甚至一走了之。
这些假代理使用的保单和发票乍看起来,与正规保险公司无异。因此,消费者拿到保险单证时须认真核对,看单证第三联是否采用了白色无碳复写纸印制,并加印浅褐色防伪底纹,其左上角是否印有“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监制”字样,右上角是否印有“限在某省(市、自治区)销售”字样。若没有,应拒绝签字。
温馨提醒:首先,一定要选择大的保险公司,口碑要好;第二,要勇敢地质疑,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巧妙“捆绑”,误导车主。
一些汽车交易市场把责任险、防盗险和车损险捆绑起来作为基本险销售,或是诱导车主超额投保。
三、身兼数职,暗中牟利。
有的购车者在为车辆投保时,会发现,为自己办理保险的人员身兼数职,他们既负责拉拢客户,同时又是定损员,并且服务还非常好。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此时车辆投保者已经上了“贼船”,并已被这个保险人利用。
四、定“点”维修,“代”为理赔。
一些保险公司会授权一部分4S店、修理厂代其查勘现场,做拍照、取证、定损的工作,减少其保险理赔程序的同时方便车主理赔。但这不排除有维修厂在定损时为了牟取私利而扩大事故情况、虚报车辆损失,使得定损费用高于真实的车辆维修费用,从而赚取高额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