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讯(淡狄雅 倪阔)“虽然我的诉讼请求被驳回了,但是我明白了我为什么输这场官司,我输得心服口服,我不得再上诉、上访了。”日前,杵着拐杖、顶着骄阳,家住300余公里外的资阳市乐至县的65岁邓光荣老人,专程岳四川池法院法官蒲霉的办公室,就为向他表达一份承诺。
据了解,邓光荣在当地是出了名的老上访户。党委、政府多次到成都、北京接他,大家对此束手无策。就是这样一位令当地党委、政府头疼不已的老上访户,在被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况下,却表示不再上诉、上访,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2009年6月13日,邓光荣在冯某的工地务工。工地上一滑轮的绳子断了,甩过来将邓光荣的头部打伤,他被送到医院住院治疗。
出院后,邓光荣与被告方达成了《民事赔偿协议书》,并领取了赔偿款。现在,邓光荣头昏严重,他认为这是伤情恶化的结果,要求冯某及其所挂靠的公司和带班班头陈某先支付三十万元为自己治疗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赔偿。
由于冯某是岳池人,为了索赔,今年春节前后,邓光荣来到岳池县人民法院立案大厅。他裹着自带的棉被躺在大厅门前的地面上,旁边放着他的拐杖。过往的行人都投以好奇的目光,更有好事者向他询问,邓光荣也不开腔,只是用怔怔的目光看着对方。岳池县法院立案庭的立案人员反复与他沟通,最终决定立案受理。
受理邓光荣的案件后,岳池县法院副院长杨建国立即组织民三庭全体审判人员进行研究,指定审判经验丰富的蒲霉负责承办。蒲霉在第一时间联系邓光荣,并热情地接待了他。
邓光荣听力存在障碍,交流十分困难,蒲庭长只能将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待邓光荣看了后再做回答。由于邓光荣诉讼能力有限,又没有委托代理人,蒲霉及时为他提供法律服务,书面告知他如何打官司、如何有效地收集证据、如何向法庭举证。
庭前准备就绪,案件如期开庭。为了确保邓光荣的诉讼权利,合议庭专门安排了一名审判员坐在他旁边通过电脑打字方式为其“翻译”,使他明了整个庭审过程中,对方和审判人员在说什么。庭审过程十分艰辛,但始终有条不紊地进行。
经过承办人多次释明,邓光荣在法庭上没有举出头昏确实存在,且头昏与在被告承包的工程务工时受伤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治疗头昏需要30万元治疗费等方面的证据。由于证据不足,法院依法驳回邓光荣的诉讼请求。
考虑到邓光荣的实际情况,蒲庭长决定远赴乐至到他家里进行宣判,并进一步做好判后释疑工作。
天还未亮,蒲霉一行就从岳池出发。到达乐至良安镇时,正下着瓢泼大雨。邓光荣的家还在村里,车子开不进去,只能下车步行。泥土路在大雨的冲刷下和成了稀泥,一脚踩下去鞋子都拔不出来,大家深一脚浅一脚地向邓光荣家慢慢走去。
到达邓光荣家时,他还在睡觉。在得知自己的诉讼请求被驳回时,邓光荣情绪比较激动,大声地嚷嚷了起来。蒲霉耐心地给他说清法理,安抚情绪。待邓光荣冷静后,蒲庭长将打印好的判后答疑释法材料连同判决书一并送达给他。邓光荣接过判决书和答疑释法材料反复阅读、研究。十五天后,邓光荣来到法院,向蒲庭长表明自己服判息诉。
一位令当地党委、政府头疼不已的老上访户在法官耐心细致的工作下偃旗息鼓。当我询问承办法官是如何做到的,他只说了六个字:“耐心、细心、诚心。”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际做起来确不是那么容易。为了向邓光荣讲清楚法律,说明白道理,在立案、审判过程中,审判人员与邓光荣沟通、交流的手写材料就有厚厚一大本,释明材料多达十余份……正是这点点滴滴细致的工作,化解了邓光荣心中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