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常魁星 陈洪胜 胡华)正午明晃晃的太阳普照在中交一公局集团重庆新田长江大桥南岸锚碇施工现场,让人都感到春季萌发的温暖气息。这块深嵌入地面下,呈凹字型、足足有19万立方米的区域,相当于28个标准游泳池叠加的规模,是“90后”工区主任杨文广的地盘。
担当“责任田”
红色醒目的安全帽、黝黑健康的肤色与洁白整齐的两排虎牙,构画出一张阳光帅气的青春奋斗肖像。最近这段时间,他正组织实施锚碇左幅第七层浇筑施工。浇筑2420立方米的方量,在南岸锚碇施工5.2万立方米的总方量中,是必须稳步推进、极为重要的一环。从前一天晚上9点50开始作业,要到第二天早上9点左右完成。约35小时的全程连续浇筑期间,有近24个小时杨文广要一直坚守在一线。他如钢钉深深钉在现场,只有这样他的心里才踏实,工人也才有主心骨。
这是一名优秀的基层现场负责人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从2018年10月开始,杨文广就与脚下的这块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项目前期临建,到锚碇基坑开挖的第一铲,再进入锚碇主体施工环节,他从未动摇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决心信念。在项目部领导的带领和信任下,他将自己的建设天赋与才华尽情释放在这片“责任田”里。
考验显示魄力
苦干实干巧干,总会带来令人激动甚至意想不到的施工效果。从设计初期就积极与设计院沟通,先后进行6次设计优化后的南岸锚碇,不仅减少了方量降低了工程造价,也高度保证了锚碇突出的整体功能作用。针对砂岩采用的光面爆破开挖方法,娴熟利索,安全可控,稳中有序;而在边坡防护过程中,创新采用潜孔钻机、湿喷机械操作手等先进设备,进度和质量效果远远超过预期。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随着锚碇基础开挖防护成型,转入15层锚块施工节段。各种意想不到的施工难题接踵而至,极大地考验着杨文广和同事们的建设水平与应变能力。
见招拆招,招招制胜。利用300吨的吊车将大吨位汽车泵凌空吊装至错层平台,利用借位施工法,尽管不是首创,但在山区高速施工中,同样难得一见,考验着现场施工决策者胆魄与定力。采取天泵、地泵+布料机协同浇筑法,同样是杨文广等人科学应对特殊复杂地形精准实施的有效举措。
把常规方法认真做扎实做完美,将创新手段大胆做到位做最好,这是杨文广在施工过程中面对无数次困惑与矛盾,历经磨砺备受考验得出的启发。冷却水控制是决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和外观效果的关键因素。在项目经理杨树坡、总工陈敏的悉心指导下,杨文广和现场施工人员因地制宜设置水循环系统,采取循环水巧妙带走混凝土水化热反应产生的温度,避免升温太快、温度太高,导致混凝土开裂及潜在质量隐患,确保了工程质量。
忠诚铸就成就
杨文广的脚步,无数次往返于项目部与锚碇之间不到1公里的距离,无论晴天还是雨季;他的背影,无数次投射在脚下锚碇这片坚实宽广的大地,无论白天还是深夜。加班干、连轴转、反复练,不断领悟沉淀、积累压实,对标学习、系统总结、快速提升,是杨文广的精神新常态,也是从一名年轻的技术员向出色的现场负责人转变的奋斗中,所必须坚守的规律状态、实践方式。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没有什么技巧可以效仿。杨文广深知除了自身的努力,身边年长的优秀管理人员的引导影响,同样给了他正确的奋斗方向与强大动力。在和谐友善、积极向上的团队里,他在不断成长进步,收获着青春劳动的喜悦。
根植于厚实深情的大地,用忠诚与责任浇筑锚碇混凝土,用匠心与热血浇灌“奋斗之树”,让生命绽放“青春之花”。在锚碇施工领域独当一面,杨文广参与的“悬索桥隧道锚防排水施工技术研究”,荣获公路工程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顺利成家立业,幸福和美,儿子也即将两岁了。这一切展示着一名一线杰出青年建设者的真实写照与心路历程,是献给青春的礼赞,见证着奋斗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