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常德8月15日电 (张雪盈)2018年10月,是护林老将袁海伍最接近死亡的一次。当时他正用一柄砍刀清理林道,误入马蜂窝,被蜇53下,险些命丧当场,在ICU治疗五天后才转危为安,落下了肌酐高的后遗症。近四年后,当记者问及为何选择再度回归岗位时,袁海伍只简单说了一句:“病好了当然要回来。”
作为全国四个百年老场之一,常德国有林场总面积2.25万亩,森林蓄积量24.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5%;与丰富森林资源形成对比的是,这里人员精简,甚至可用“冷清”二字形容。
常德国有林场下设七个工区,少则4人、多不过20人。白云山工区如今便只有5名护林员,今年51岁的袁海伍、工区主任罗作国、“林三代”张学军、“林二代”李霞林和即将退休的邹太清,五人如同“侠客”一般,共同守护着白云山工区的6000亩山林,将常德市城区的生态屏障筑深筑牢。
“我见过工区最红火的时候,这里最初是知青下乡的地方;也见过它最冷清的时候,现在仅有我们5名护林员在。不过,每每置身山林,就觉一切也不是那么重要。”白云山工区主任罗作国说。
白云山工区是七大工区中最特殊的一个,它地接常德津市,位处太阳山最北端,海拔最高、路途也最远。由于林场资金短缺,白云山工区管护用房自建成以来便未再修缮,直到2020年才进行了一次维修改造,但也仅是保障了基本住房安全和水电供应,居住条件远比不上周边村民的房子。残破的门,碎裂的砖,几个塑料脸盆,一把老式风扇,初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管护用房……构成了工区护林员的全部休息场景。
罗作国是5名护林员中唯一的大学生。1993年,罗作国从长沙林校毕业后,毅然决然地将青春投入基层林业事业之中。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能耐住寂寞已是不易,谁也没能料到,他一干就是29年。
“其实我也想过要走,但这件事总得有人来做。”对于白云山而言,罗作国的坚守不仅是护林队伍的“壮大”,更是林业人守望信念的延续。
自幼生活在白云山的“林三代”张学军,对工区的一草一木有着特殊的感情。1979年,张学军的爷爷来到太阳山,成为常德第一批林业人。自此,父子相承,“护林员”这一接力棒辗转交到了张学军手中。
在张学军眼中,白云山不仅是一个林场,更是自己的家。为保证“后院”不失火,张学军日常巡护路线达十余公里,若发现火点,还需携带30公斤重的风机等大型设备,徒步在林间穿行。
20世纪90年代,一次偶然山火将白云山一大片林地焚烧殆尽,患有先天性糖尿病的“林二代”李霞林为使青山快速复绿,常早出晚归。与其他护林员所带装备不同,除了一柄刀、一支水壶,李霞林还需随身携带大量食物,以备不时之需。
李霞林回忆,过去条件艰苦,没有通信设备。一次,他深夜归家,发现母亲因高血压和糖尿病发作昏倒在地,只能拖着板车、夜行山路将母亲送往医院就医。“累是累,苦是苦,但母亲没事,山林也在第二年恢复了绿泱泱的一片。”李林霞被太阳晒得黝黑的脸颊上,浮现出腼腆的笑容。
早上六点,在大多数人还沉浸在美梦中时,60岁的邹太清已早早起床,挂着水壶、带着砍刀朝山林中走去。邹太清介绍,今年温度较以往更高,天气过分干燥极易引起山火,因此得早点儿上山,赶在气温升高前多巡视一会。
邹太清是工区“护林侠”中年龄最长、工龄最长的一位。1979年8月10日,邹太清正式上岗,在白云山工区看了四十余年日升日落。对邹太清而言,工区条件艰苦算不了什么。近20年来,他所管辖的区域内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与盗采盗伐事件,这一成绩足以抚慰他的心灵。
自2016年起,白云山工区在开展护林工作之余,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改善工区生产生活条件。截至目前,已种植150亩油茶林,并在管护房前安放了十个蜂箱,新增蜜蜂养殖项目,在增加油茶林传粉授粉、开花结实能力的同时,收获天然土蜂蜜,实现增产又增收。
今年,邹太清将退休离开这片林场。回顾自己四十年的从业经历,邹太清只说,希望能站好最后一班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