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榜样力量 > 正文

第一书记的两本账

更新时间:2023-01-04 17:03:15点击次数:39431次字号:T|T

“老李,最近怎么样啊?生活上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吧?”

“哦,是王书记啊!快进屋坐。我们家挺好的,娃娃读书有国家资助,我们两口子生活也有保障……”

王启华走访村民李廷玉,了解其生活情况

冬日的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普底乡永兴村,山谷中吹来的朔风令人打寒颤。驱车驶过弯弯曲曲的山路,驻村第一书记王启华来到村民李廷玉家,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

李廷玉一家曾是村里的极贫户,年近五旬的他和妻子杨大妹目不识丁又体弱多病,一辈子只能在山旮旯里种庄稼为生。

“都是感谢王书记他们党员干部,来关心我们生活。”李廷玉高兴地说,这些年在政策的支持下,他们家修建了新房,两个孩子上学获资助,还领到了困难户生活补贴,日子慢慢变好。

握着手,话家常,聊发展,王启华和李廷玉像久别重逢的好友。李廷玉表示想建一间“火房”烘玉米,王启华表示将为他争取支持。

在永兴村,这样的场景是王启华的工作常态。

永兴村办公楼

两年前,百里杜鹃管理区教育局教研室负责人王启华被派往永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始了以村为家的生活。

村庄要发展,基层党组织起关键作用。驻村以来,王启华把抓党建作为第一要务,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积极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提升党支部战斗力。2021年,永兴村党支部成为毕节市率先完成换届的基层党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皆为有活力、有学历、敢干事、能干事的年轻人。

永兴村夏日风光

筑牢了“战斗堡垒”,他团结带领村“两委”干部,遍访了全村294户人家,研究发展实际和当前面临的困难,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增进了干群关系,凝聚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在我们村,王书记是得力的宣传员,经常走村串户和群众交流谈心、凝聚共识,大家都很喜欢他。”作为王启华的“战友”,永兴村党支部书记黄鹏如此评价。

作为旅游村寨,曾经的永兴村卫生环境却不尽如人意,村民和游客乱扔垃圾的现象一度存在。王启华为此多次组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苦口婆心向大家宣传环保意识,并积极争取资金完善村里的垃圾处理设施,设立了环境卫生评比“红黑榜”。在党支部的组织引导下,永兴村29名党员主动参与政策宣讲、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点燃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激情,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在王书记的努力带动下,村里道路更加干净整洁,乡亲们家里的环境卫生也变好了,我们都把他当亲人。”村民吴光艳家每次做好吃的,都会打电话热情邀请王启华。

“老李,最近怎么样啊?生活上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吧?”

“哦,是王书记啊!快进屋坐。我们家挺好的,娃娃读书有国家资助,我们两口子生活也有保障……”

王启华走访村民李廷玉,了解其生活情况

冬日的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普底乡永兴村,山谷中吹来的朔风令人打寒颤。驱车驶过弯弯曲曲的山路,驻村第一书记王启华来到村民李廷玉家,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

李廷玉一家曾是村里的极贫户,年近五旬的他和妻子杨大妹目不识丁又体弱多病,一辈子只能在山旮旯里种庄稼为生。

“都是感谢王书记他们党员干部,来关心我们生活。”李廷玉高兴地说,这些年在政策的支持下,他们家修建了新房,两个孩子上学获资助,还领到了困难户生活补贴,日子慢慢变好。

握着手,话家常,聊发展,王启华和李廷玉像久别重逢的好友。李廷玉表示想建一间“火房”烘玉米,王启华表示将为他争取支持。

在永兴村,这样的场景是王启华的工作常态。

永兴村办公楼

两年前,百里杜鹃管理区教育局教研室负责人王启华被派往永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开始了以村为家的生活。

村庄要发展,基层党组织起关键作用。驻村以来,王启华把抓党建作为第一要务,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积极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提升党支部战斗力。2021年,永兴村党支部成为毕节市率先完成换届的基层党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皆为有活力、有学历、敢干事、能干事的年轻人。

永兴村夏日风光

筑牢了“战斗堡垒”,他团结带领村“两委”干部,遍访了全村294户人家,研究发展实际和当前面临的困难,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增进了干群关系,凝聚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在我们村,王书记是得力的宣传员,经常走村串户和群众交流谈心、凝聚共识,大家都很喜欢他。”作为王启华的“战友”,永兴村党支部书记黄鹏如此评价。

作为旅游村寨,曾经的永兴村卫生环境却不尽如人意,村民和游客乱扔垃圾的现象一度存在。王启华为此多次组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苦口婆心向大家宣传环保意识,并积极争取资金完善村里的垃圾处理设施,设立了环境卫生评比“红黑榜”。在党支部的组织引导下,永兴村29名党员主动参与政策宣讲、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点燃了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激情,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在王书记的努力带动下,村里道路更加干净整洁,乡亲们家里的环境卫生也变好了,我们都把他当亲人。”村民吴光艳家每次做好吃的,都会打电话热情邀请王启华。

王启华了解群众安全饮水情况

今年夏天,永兴村集体合作社经营的“花间别苑”民宿刚建成投用就迎来避暑旅游季,为村集体带来收入3万多元。该民宿的前身为村里的废弃小学,王启华驻村后,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对其进行改造,实现了“变废为宝”。

建成后的花间别苑,以其优雅的环境成了游客进村后住宿的首选,并搭配有食堂,旅游旺季房间全部住满。为更好服务游客,王启华和村“两委”其他同志利用工作之余学习厨艺,为远方客人提供乡村特色美食。“在王书记的带领下,我们都成了厨师,游客很喜欢我们做的饭菜。”村委会副主任沈入贵笑着说。

永兴村干净整洁的公路。

如今的永兴村,通过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带动全村11家旅馆、13家农家餐馆抱团发展,户均年增收10万元以上。建成兰花培育基地2000平方米,引进市场主体发展商品蔬菜种植300亩,每年为村集体带来收入4.3万元、带动群众增收50万余元。在王启华和他的“战友”们共同努力下,永兴村获得贵州省乡村旅游重点村、贵州省甲级乡村旅游村寨、贵州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贵州省乡村旅游与传统村落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深度融合发展示范点等称号。

王启华走访群众

驻村的日子里,王启华始终牵挂村里的困难群众。帮助申请临时救助6起,惠及31名群众;帮助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2起,惠及15名群众;通过多方筹措,把140余件棉衣送到困难群众手中。

“我心中有两本账,一本是村里的发展,一本是群众的冷暖。”这是共产党员王启华驻村的初衷,也是他两年来不分昼夜兢兢业业工作的动力。

冬日永兴村静谧的农家小院

现在,永兴村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大多数村民“旅游饭”越吃越香,“眼下,我们正团结带领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因地制宜发展农旅融合产业,让村庄更美丽、群众生活更幸福。”王启华说,当前村里正进行排水管网改造和民宿修缮,来年将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游客,迎接美好未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瑞梁。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