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他是一名身患心脏病的六级伤残老兵,从部队退役后,他坚持三十余年如一日精心守护烈士陵园,不论春夏秋冬,他总是将陵园的每一个角落打理得干干净净,进出的祭扫者或是瞻仰者,都会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称赞他,他就是叙永县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李腾云。
30余年如一日守护
这是一名伤残老兵的执着信仰
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东城的普照山麓,毗邻东门河畔,有一座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从辛亥革命、红军长征、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为保护和抢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牺牲的405位革命烈士。在起伏叠嶂的陵园墓区里,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守墓人”李腾云。
四月的清晨,陵园内鸟语花香,在庄严肃穆的碑群中,李腾云一如往常地清扫落叶、擦拭墓碑、清理杂草、修枝培土……他就像烈士的亲人一般,精心地照料着英烈们的安息之地,尽心尽职守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碑一石。
1991年,李腾云从北京某部退役,同年选择安置到叙永县烈士陵园管理所工作。带着对先烈的敬畏,他从此担负起这方天地间长久守护的职责,风风雨雨,日复一日,这一干就是30余年。期间,曾经有几次更换工作环境的机会,但李腾云却毅然选择了放弃,他说:“烈士们用生命保家卫国,我要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他们,这辈子我无怨无悔。”
一晃30余年过去了,当年青春勃发的小伙业已华发稀疏,11000多个日夜里,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走了一拨又一拨,唯独李腾云始终坚守陵园。在李腾云的精心呵护下,陵园松柏始终苍翠长青、巍然矗立,基本配套设施逐步健全,并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115名烈士安“新家”
让散落星火汇聚成磅礴精神火炬
“由于战争年代环境恶劣,牺牲的烈士大部分是就地埋葬。零散烈士墓多数处于无人管理或缺乏管理的状态,常年历经风吹雨打,有的破旧失修,有的藏匿在杂草丛中,有的则被耕地、公路逐渐蚕食……这些无人知晓的散葬墓群,成为历史长河中散落的“红色星火”。
“不能让零散纪念设施散落在民间田头,也不能让散葬烈士散落在记忆之外,要为每一位英雄烈士安好家,找到归宿。”2021年9月,叙永县启动零散烈士墓集中迁葬工作后,李腾云与工作专班同事积极奔走23个乡镇,紧锣密鼓地开展“大宣讲、大走访、大排查”活动,对全县零散烈士墓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按“一墓一档”建立完善档案,逐门逐户做好村民和烈属思想工作。
那阵子,李腾云的手机里,存满了村民和烈属的电话,连日奔走协调解决难题。当时,摩尼镇李红村群众,因已自发为江老三烈士修建了烈士墓,不同意进行迁葬。李腾云在当地政府与李红村乡贤等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坚持逐门逐户做通群众思想工作,最终成功让江老三烈士墓迁葬至陵园。
历时2个月,在李腾云的持续奔走下,叙永县在全市率先成功将115座零散烈士墓集中迁葬至烈士陵园由专人管护,让散落星火通过统一管理保护,汇聚成激发叙永儿女砥砺奋进的磅礴伟力。
持续讲好英烈故事
让英雄的名字熠熠生辉
“陈继贤烈士牺牲时,年仅35岁,她用短暂的一生践行着‘只要一息尚存,定为革命奋斗’的誓言。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真诚地感谢她,永远怀念她!”每年清明节、烈士纪念日等重要祭奠时刻,李腾云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争分夺秒地为前来祭扫群众讲述英烈的故事。
“作为烈士陵园工作者,我们不单是烈士陵园的守护者,更是革命火种的传播者。讲好英烈故事,让崇尚英烈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是我们的工作职责。”李腾云表示,每个牺牲的烈士身上,都有着感人至深的故事,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英烈,才会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由于英雄烈士们留下的信息本就极少,经年累月、口口相传的故事也只剩下一些历史碎片。为使讲解更生动,30余年来,李腾云坚持不断地走访革命老战士,多方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努力找寻英烈名字、了解英烈故事,成为了他的工作日常,走到哪里,他总是不忘带上笔记本。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30余年来,李腾云坚持把对烈士的敬仰之情化为信念,主动担负起传承和发扬的责任,让越来越多的烈士名字成为广大群众心中闪亮的坐标,让每一个烈士的名字都散发出璀璨的星光。“我愿意一辈子坚守在这里,一辈子担负红色故事讲解员这样的角色!”在李腾云的心中,这些静悄悄的烈士墓群,早已成为他难以割舍的红色记忆。(李彭川 记者刘昕 陈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