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周边 无证摊点隐患多
5月28日中午,记者来到广州天河区棠东东路,附近的泰安中学和泰安小学放学了,身着校服的孩子们成群结伴地从学校走出来“觅食”。不一会儿,离学校不到100米的一间冷饮小店前,已围上了十来个学生,叽叽喳喳地点着自己喜好的冷饮。
这间小店约2平方米大小,没有店名,没见挂营业执照。“我们做的是薄利多销的生意,饮料价格多在一块五到三块之间,一天卖出几百杯不成问题。”冷饮店老板告诉记者,因为这里饮料的价格比那些正规饮品店能便宜上四五块钱,每到天热,学生都会在中午放学后来打包一些冷饮回教室消暑。
记者询问几位学生:“你们不担心卫生有问题吗?”“有什么好担心的,我们经常喝,也没见谁拉过肚子。”学生们纷纷说。他们表示,其实也知道街边小吃不卫生,最好不要吃。
对于学生明知有卫生隐患却不重视的做法,身为家长的庞女士非常担忧,“这些小摊小店的小吃很不卫生。孩子吃了,若惹上表征不明显的传染病,无法及时发现治疗的话,会给孩子以后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广州市工商局公布的食品抽检结果显示,中小学周边的乳制品和含乳饮料合格率最低。学校周边的居民告诉记者,对于这些隐患重重的小摊小店,其实管理部门都了解,检查常常有,可这些摊店去了又来,成了无法清除的顽癣。
对于这一难题,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说,小作坊、摊贩具有隐蔽性、流动性的特点,监管有很大的难度。目前,广东省正在酝酿出台《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禁止小作坊生产乳制品、饮料、果冻等食品以及专供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食品,并禁止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周边两百米内摆卖食品。该条例有望在年底出台。
大超市
食品添加剂令人忧
在大型超市,儿童食品的安全状况又如何呢?记者随机走访了广州、东莞等地的沃尔玛、家乐福、永旺等大型连锁超市,未发现无QS认证、不合格或过期的儿童食品。然而,“附着”在这些食品上的添加剂却令人忧心。
记者走进东莞大道旁的一家永旺超市,“六一”将至,超市辟出了大片儿童食品促销区,许多家长正带着孩子挑选节日礼物。走近一个糖果展示车,记者不禁感叹生产商们的“匠心”:开着飞机的Kitty猫,螺旋桨部分可用做电扇;会吱吱叫的“愤怒的小鸟”;色彩鲜艳的机器猫、维尼熊……所有这些,其实都只是普通小糖丸的外包装,却让小朋友们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久久不肯离去。
记者细看这些糖果的成分表,发现多数含色素、香精、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常常多达一二十种。一款名为米奇卡粒的糖果,分为草莓和蓝莓两种口味,其成分却与草莓和蓝莓毫不沾边,而是由诱惑红铝色淀、亮蓝铝色淀加香精制成。有资料显示,诱惑红、落日黄、柠檬黄等色素添加剂在欧洲一些国家已禁止使用,但在这些大超市的货架上,它们随处可见。
“吃多了肯定不好。”这是多数家长的共识。然而,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口腹欲,很多家长还是心存侥幸地把这些垃圾食品买给孩子,“都是正规商品嘛,问题应该不大。”
专家指出,正规儿童食品的添加剂虽然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但长时间、大剂量地吃也会对身体造成累积的隐形伤害,儿童食品添加剂问题亟需引起国家和行业内的高度重视。
城中村
便利店里藏猫腻
5月29日,记者来到东莞市东城区火炼树社区,这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城中村”,生活着上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子女。下午四点半,一辆辆黄色的校车陆续驶来,为民小学、旗峰学校的小学生跑下车来,附近两所幼儿园也放学了,小巷里随处可见的便利店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记者跟随两个小姑娘拐进一条小巷,只见她们手拉手走进一家“好益佳”便利店,熟练地在货架旁和地上纸箱里满满堆放着的廉价小零食中挑来拣去,最后买好一包三毛钱的奶油瓜子、一支五毛钱的“桂峰手雷”果味饮料,心满意足地走了。
记者拿起一支“桂峰手雷”饮料,只见包装甚是精美,惟妙惟肖地做成手雷形状,还印着专利号。记者向店主询问:“这么好的包装才五毛钱,不会有问题吧?”“就是这个价!”店主回答。“包装上写着22摄氏度以下贮存,现在每天都超过30摄氏度,不会坏掉吗?”“不会,又没有晒到太阳。”店主说。记者在网上一查,发现这款“桂峰手雷”曾以甜蜜素等添加剂超标,被长春市、北京市工商局曝光过,工商局提示,过量摄入甜蜜素,会对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记者发现,这条不足百米的小巷里,类似“好益佳”这样的小便利店有4家,都以卖小零食、小玩具为主,“三无”、过期或贮存不当的食品在每家店里都能找到踪迹。
不仅是无名小店,连知名连锁便利店也打起“擦边球”。以“阳光采购”著称的美宜佳便利店在广东已开了数千家门店,记者在火炼树社区金树路上的美宜佳看到,门口收银台处摆放着十多种棒棒糖,有的包装上见不到任何说明,有的包装已经破损,外面沾满了融化的糖汁。对此,该店店主不作回应。
相关链接
家长谨小慎微、老师如履薄冰 学生餐期待完善监管体系
苏州市工商局某执法大队大队长表示,食品分为生产和流通环节,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生产,但是暴露常常在流通。生产归质监局管,餐饮归食品药品监管局管,流通归工商局管,“五龙治水”难治根本。既有重复监管又有监管“盲点”,更不利于责任落实。
中消协:儿童服装过半数有质量问题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对北京市场销售的儿童服装(3岁以下)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参加比较试验的50个批次中,有28个批次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其中,儿童服装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安全性能指标和常规质量指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染色牢度、PH值、纤维含量、脱离强度、商品使用说明存在问题。
工商部门专项整治儿童用品质量 案值313.40万元
国家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天津、河北等15地工商部门共检查经营主体15.44万户次,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和不合格儿童用品案件722件,案值313.40万元;受理消费者涉及儿童用品商品的申诉62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8.44万元。
安全食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梳理各地质监部门的节前调查结果可以发现,绝大部分儿童食品是安全的,很多品类的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最差的品类合格率也超过90%。应当说,这一数据与10年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