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端午将至,面对市面上品种繁多的粽子,很多人难以抵抗诱惑,放开肚皮大吃特吃,结果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专家指出,粽子虽味美,但是含过多的脂肪、盐、糖,难消化。因此有胃病、糖尿病、胆囊疾病等慢性病的人要少吃。
粽子品种五花八门,有粟子粽、豆沙粽、肉粽、海鲜粽等,但是大多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过量进食粽子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郑建玮主任医师说,粽子经过蒸、煮之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不仅肠胃功能不好的人不宜多食,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也要忌口,每年端午前后医院都会陆续接诊到这类患者。
郑主任说,粽子经过蒸、煮之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进食后会增加消化酶负荷,不仅肠胃功能不好的人不宜多食,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也要忌口。如肉粽和豆沙粽等,都含有较多的脂肪和热量,属于油腻食品,高血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食用后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负担;糖尿病患者则要尽量少吃甜粽或豆沙粽这类含糖量高的粽子;而海鲜粽中含有干贝、鱿鱼等嘌呤比较高的食材,则不适合痛风病人……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吃粽子要适量。
但吃粽子也要讲究时间,一大早就吃粽子,糯米停留在胃里的时间长,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有慢性胃病、胃溃疡者发病。专家建议,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还可搭配蔬菜、水果等,帮助肠、胃蠕动。此外,睡前两小时最好别吃粽子,因为会延长胃肠排空时间,加重食管反流。
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林明珠主任医师说,糖尿病患者吃粽子要注意控制,特别是红枣、豆沙粽子,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加节制,会导致血糖升高,加重病情。粽子属主食,吃了粽子就要减少米饭、馒头、面包等主食的量。
来源: 海西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