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码是浙江省杭州市于2月11日率先推出的一项数字化健康评估证明,旨在将通行证电子化,实现“绿码、红码、黄码”三色动态管理。其是以真实数据为基础,由个人通过自行网上申报,经后台审核后,即可生成属于个人的二维码,该二维码作为个人在本地区出入通行的一个电子凭证,全市通用。
健康码的数据来自大数据,一般使用手机操作的基本上都可被记录到。比如移动支付消费,二维码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购买火车票的信息,微信、支付宝在后台记录的用户GPS位置信息,甚至是手机连接的基站位置信息,都可以用于健康码的数据来源。健康码是动态码,如果申请者曾经与新冠肺炎确诊或疑似病例共同乘坐过一辆车,或来自重点疫区,那么就会影响到健康码的颜色。
疫情防控期间各地推出的健康码多达近百种,很多地方的健康码并不通用,甚至还出现了“码上加码”。虽然目前部分省市比如京津冀地区等已实现健康码互通互认,但全国范围内尚未实现互通互认,原因之一就在于数据没有共享、标准没有统一。在这种情形下,以国标促进健康码互通互认及时而必要。
2月16日,在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的指导下,支付宝宣布正加快研发全国统一的疫情防控健康码系统。2月15日,腾讯宣布,与国家信息中心联合推出的 “健康码标准”,正式被推荐给各地作为技术标准规范,正在全国各地加速落地。4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印发公告,发布《个人健康信息码》系列国家标准。该国标实施后,有利于个人健康信息码的码制统一、展现方式统一、数据内容统一,统筹兼顾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共享利用,适用于指导健康码相关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同时,国标有望在疫情过后继续发挥健康信息互通互认的作用。只要严格落实国标,健康码就有望实现一“码”平川。
据悉,2月29日上线的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全国统一的“防疫健康信息码”目前累计使用已超过14亿人次,有力支撑各地健康码互通互认,不断助力人员跨地区“一码通行”有序流动。(乐欣)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