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故宫》《国家宝藏》《我在颐和园等你》节目海报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本喵我又回来啦!”随着“故宫猫”的逗趣开场白,《上新了·故宫》拉开了第三季的序幕。与此同时,《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也“官宣”新一季待播,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期待!搬起小板凳坐等”“又到了花式催更的日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节目创作的一座富矿,关键在于是否具有独到的眼光和发掘的功力。”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任编辑闫伟在接受人民网文娱部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对文化的开发还只是冰山一角,文化类节目应该继续找寻自己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串联古今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紫禁城几何中心点是哪里?千岁文物“老前辈”有哪些故事?《上新了·故宫》第三季不光继续“解锁”600岁紫禁城的冷知识,还有20所高校大学生团队的文创设计PK,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有网友评论,“节目很热血,希望能坚持下去”,“对古人的智慧感到震撼,佩服故宫人执着的守护”。
除了《上新了·故宫》,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具有人文情怀的文化类节目播出之后均成为了爆款,“圈粉”无数,在社会上掀起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这些节目何以能够成功,并且形成“综N代”?在闫伟看来,首先是找准了选题,“中华传统文化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关键在于是否具有独到的眼光和发掘的功力,这些节目在这两方面都可圈可点。”
《上新了·故宫》总导演毛嘉也曾表示:“我们想以故宫为坐标,让观众领略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找到民族的来处,并展示华夏文明如何与其他世界文明进行互通互建互融。”
此外,这些节目通过新颖的形式来呈现文物、成语、诗词、戏曲等传统文化元素,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比如《国家宝藏》第二季,不仅邀请了演员进行情景演绎,还融入音乐剧、舞剧等多种艺术手法。“观众的最大期待就是我们要走进哪些博物馆、讲述哪些文物的故事,以及由谁来讲述、用什么方式讲述等,我们所有的创作都在满足观众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主创团队如是说。
闫伟认为,除了精致考究的制作,这些节目善于找到传统和现代的精神契合,用巧妙的构思将古今串联起来,在某种程度上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从故纸堆里、博物馆里活起来、火起来。
创新表达 差异化发展才能走得更远
近年来,除了《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本身的升级创新,还涌现了多种新类型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开启全民“朗读亭”直播活动;《了不起的长城》以探险来科普长城文化;《我在颐和园等你》以嘉宾闯关打造文创店铺……多样的风格,让观众看到了“文化+”的魅力。
“这些节目在原有文化创意的基础上,尝试与慢综艺、真人秀、体验类节目等相融合,让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时尚化表达具有了更加多样化的路径。”闫伟说。
然而,目前文化类节目层出不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如何才能保证影响力和收视率,更好地吸引观众,同时进一步传递文化自信,是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经典咏流传》制片人兼总导演田梅曾说道:“我们一直在坚持的,就是在创新中去体现文化自信,将文化和时代、时尚牢牢结合。”
“如果想要常做常新,首先要在选题上继续创新。”闫伟表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现在的节目只是开掘出冰山一角,要警惕创作的跟风化和同质化,找寻差异化发展之路。
“还要在节目表达上求新,不能满足于节目元素和类型融合的表层化创新,而应探寻符合电视综艺节目内在规律的本质创新,多生产出自主创新的民族化品牌和节目模式,并找到中国故事和国际表达的最佳契合点,争取增强其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闫伟说。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