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娱乐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时尚娱乐 > 正文

为心灵解压 “治愈风”综艺提振精神力量

更新时间:2022-06-08 17:03:50点击次数:40791次字号:T|T
为心灵解压 给生活加油 “治愈风”综艺提振精神力量 正在热播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第六季来到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的沙渔塘村,开启了海边生活纪实。阳光沙滩、椰林树影,即便是隔着屏幕,观众也仿佛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阵阵海风。 除了海角渔村,近期热播的多档综艺如《一起露营吧》《追星星的人》等,不乏田园、星空、篝火、帐篷,各式各样的生活场景吸引观众眼球,也让“治愈”成了相关网友评论中的高频词。 在疫情...

为心灵解压 给生活加油

“治愈风”综艺提振精神力量

正在热播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第六季来到位于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的沙渔塘村,开启了海边生活纪实。阳光沙滩、椰林树影,即便是隔着屏幕,观众也仿佛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阵阵海风。

除了海角渔村,近期热播的多档综艺如《一起露营吧》《追星星的人》等,不乏田园、星空、篝火、帐篷,各式各样的生活场景吸引观众眼球,也让“治愈”成了相关网友评论中的高频词。

在疫情影响下,人们的视听娱乐方式正在向居家场景转移。除了“云健身”让大家动起来之外,静下来的视听娱乐方式也必不可少,近期的综艺节目就为大家提供了居家解压、放松的良方。从悦耳悦目,到悦心悦情,“治愈风”的综艺节目,让观众的心离得更近了、传播的价值更高了、对社会和现实的意义也更深了。

用生活点滴传递治愈感

在《向往的生活》第六季中,艺人们在海边过起了靠海吃海的渔村生活。合心传媒创始人、《向往的生活》总制片人王征宇说:“每一季《向往的生活》我们都要寻找形形色色的新农村,感受人民的幸福生活。我们希望能将祖国各地的美好和幸福生活传递给观众。”

在治愈与放松中感受美好,一直以来都是“慢综艺”节目的亮点。中国电视艺术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关玲认为:“这类节目将规则和场景自然地镶嵌在生活流里,它的戏剧动力不是刻意地、矫情地表现出来的,而是在整个叙事流里自然生长出来,是真实的生活、真诚的态度和自然表现的有机结合。”

近期热播的综艺《一起露营吧》《追星星的人》,在定位上都呈现出了相似性,即三五好友一起外出,放慢脚步,感受自然、治愈心情。

除了这些典型的“慢综艺”,近期还有很多类型的综艺节目也都不约而同地凸显出温暖、治愈的风格特征。如综N代节目《奔跑吧》,也在内容创新中加入了很多治愈的元素,来提振观众对生活的信心、对未来的期待。

用多元视听内容抚慰人心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们的生活与出行方式受到影响,也难免滋生了紧张、焦虑、失落等负面情绪。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屏幕上所获得的这份幸福感和治愈感来得更加可贵。

治愈感不仅来自观看体验,同样也来自参与体验。例如在综艺节目《朋友请听好》中,观众能直接以电台来信的方式参与节目,听几位嘉宾围坐在一起阅读来信,给出暖心的理解和建议。尽管不曾见面,但观众与嘉宾的关系却被大大拉近,像极了与几位老友“云谈心”。重要的也许不是来信问题的答案,而是节目的整个场景和过程给观众释放出的陪伴感。

用视听内容抚慰人心,为负面情绪寻找出口,这些综艺节目背后的创作者们一直在为此努力。“治愈风”综艺紧贴社会情绪和主流价值,又避开了刻板和生硬的价值输出,取而代之以充满亲切感的烟火气和人情味,不断给观众带来陪伴感、治愈力,引发共情。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研究员刘黎明看来,这样的节目在娱乐性、艺术表达和真诚的态度基础上,具备了更高层面上的引导力,变得更有哲理、有价值、有意义。

用优质内容补给精神养料

观众体会着综艺节目带来的情感治愈,也享受着观看过程中沉浸式代入的娱乐和放松。但这并不是节目带来的全部意义。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高贵武看来,“治愈风”的综艺节目,虽然为大家建构了一个放松、疗愈的精神家园,但绝不是给人们提供“麻醉剂”。“节目真正的价值是成为人们现实生活的‘加油站’,我们在这里稍做调整后,重新给自己补给精神养料,然后更好地去面对在现实中所碰到的问题。这样既给观众的心灵放了假,也给观众的现实生活以及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加了油。”

如《向往的生活》在前几季就曾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带火民宿产业。第六季也不例外,在浪漫的渔村生活中融入了生态保护、海洋知识科普等元素,在治愈心情的同时,也提高了观众的环保意识,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发展机会。《奔跑吧》则在最新一期节目中,用一场精心设计的“匿名用户”调查事件,为大家带来了欢乐,也科普了关于虚拟财产的相关法律条例。节目呼吁全民提高虚拟财产安全保护意识、谨防网络诈骗的立意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看来:“从一系列慢综艺节目中,我们看到了嘉宾们在各地帮助老百姓带货,助力乡村振兴,感受着一方水土之下真实的生计与生活,让‘生活在别处’变成‘生活在中国’。”

(本报记者 牛梦笛)   来源:光明日报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