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老一小”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把服务“一老一小”作为开展“金”鼓齐鸣——党建引领“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的重要内容,落实“金”准救助3条硬措施,积极作为,创新举措,破解难题。
关注“一老”描绘最美夕阳红
深化认识提升政策施行“准度”。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区60岁及以上人口为7821人,占20.1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6317人,占16.31%,呈现老龄化程度高、规模大、发展速度快、高龄化和空巢化相互叠加等特点。
增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力度”。我们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契机,围绕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标准化、网络化水平,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福利中心1个、居养中心1个、日间照料中心14个,养老服务设施达到全覆盖,构建起覆盖区乡村三级的养老服务体系。
保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温度”。探索创新公办养老机构收归区管,同时推动福利中心采取公建民营方式提供服务,联合消防、市监等部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7次,排除隐患5个,确保111名院内老人生命财产安全。指导养老机构、日照中心、居养中心科学规范管理,启动600余人居家养老服务和8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免费适老化改造,老年人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关爱“一小”托起多彩少年梦
破解未成年人成长“难点”。我区共有未成年人5300人,其中留守儿童212名、困境儿童90名、低保未成年人403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7名。建立区未保办+5个乡镇未保站+30个村(社区)保护点+30名儿童督导员的关爱责任落实体系,协同发力打造32个未成年人活动场地、保护阵地,助“未”起航。
消除未成年人成长“痛点”。印发《关于建立金口河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协作机制的意见》,全覆盖设立“法制副校长”,打造“点亮火把”未成年人禁毒防艾教育基地,“护苗行动”“萤火计划”“童伴计划”“走出大山看世界”等项目深入开展,形成部门联动的良好未保工作形势,保“未”权益;以悬挂条幅、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激发全社会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感使命感,联动开展“‘金’心呵护·未你而来”未成年人关爱系列活动,与学校联合开展走访慰问、心理疏导、课业辅导等关爱活动加强引导,伴“未”同行。
打通未成年人成长“堵点”。建立收养回访制度,最大程度关爱保护4名被收养未成年人,强化特殊儿童生活、医疗、教育等兜底政策和精准关爱,发放保障金200余万元,妥善照料、用心呵护300余名困境、留守儿童,建立一人一档并实行动态管理,构建“康辅工程”+“嘉爱小屋”+“校地合作”的关爱“一小”长效机制,助“未”成长。
关心“一线”兜实暖心民生事
健全优化救助服务机制,服务“一网”覆盖。建立30个社会救助服务站,确定30名民政协理员,以“铁脚板”+“天府救助通”织密救助网络,落实乡镇临时备用金10万余元,推进低保扩围增效,试点推进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进一步提升救助效率。聚焦5类重点对象群体,通过摸底排查、建立台账等流程,构建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进一步做好申请能力不足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推动完善多样化社会救助体系。
持续加强常态化帮扶,政策“一站”直达。比对防止返贫监测系统数据与低保、特困数据,筛查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中,未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范围的无劳动能力人口相关数据,通过入户走访、收入核对、数据比对、群众反映等方式,开展全面摸排核查工作,切实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及时足额发放救助资金,困难“一定”解决。截至目前,为1621户3148名城乡低保对象、190名城乡特困人员、619人次临时救助对象和20名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救助,累计发放救助资金1580.67万元。为1475名残疾对象发放残疾人“两补”资金140.56万元,及时拨付慈善救助资金331.56万元,救助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进一步提升。(陈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