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信海光)互联网汽车概念,在2015年持续升温。概念无比美好,可却见不到什么实际的产品和方案。直到昨天,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宣布,将合资设立十亿元“互联网汽车基金”,同时建立合资公司,推进互联网汽车的开发和运营平台建设。那么互联网汽车的风口真的来了吗?
在当下的网络和技术条件下,让汽车连入互联网其实非常简单,甚至一部手机就可以让车主与互联网实现连接。但在开车时,这些信息获取还依赖于触控屏幕等交互方式,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事实上,消费者对这种将车简单地连入互联网的方案并不满意,他们需要更自然、简便的沟通方式,也需要网络之后众多的服务支撑。
其实,在汽车上获取信息并不是强需求,现有条件下人不能一边开车一边用手机看新闻、刷微信,我切身的体会来说,其实用户在行车过程中更需要的是服务,比如说导航、停车场空位查询、餐厅预定位置,这些说到底都是服务需求,也可以归类为O2O。互联网汽车的定义当然会随时间和产业推进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但当下我们能想到的互联网汽车,依靠互联网是必不可少的,但光有互联网可能还未必行,还需要加入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诸多的元素。也许这就是上汽提出的“car on the internet”。
就比如防追尾功能,完全可以依靠汽车上安置的传感器和中控电脑来判定,可以用一段程序指令来自动控制刹车和油门。在更远的车联网时代,各个车辆之间可以实时通讯,那么在强大人工智能的支撑下,无人驾驶或许比有人驾驶更安全,除了极少数热爱驾控的朋友,大多数的驾驶者都可以被技术解放出来,在路上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听音乐、与朋友在线互动,甚至是看球赛直播。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美好的愿景如何实现呢?
把汽车简单互联网化并不能解决问题,汽车+手机≠互联网汽车。要想在互联网汽车之战中取得胜利,那么就必须拿出新的创新才行。
互联网汽车的路径思考
其实从路径上来说,互联网汽车的发展有三种可能:一是传统汽车公司自己干,二是互联网公司彻底颠覆,三是传统汽车厂家与互联网公司携手。
从以往的效果来看,传统汽车企业单独干,似乎互联网化的进程相对缓慢,像联网、导航这些简单的功能可以实现,但却无法打通车主与互联网服务之间的壁垒。但汽车作为现代工业的产物,需要强大的供应链和制造能力,这也是单纯的互联网企业无法弥补的弱项,或许到了结构更简单的电动车时代会有所改变,但在燃油动力时代,因此互联网企业单干能成功的概率也不大,所以即便阿里、乐视这样的企业都找上了一个传统汽车领域的伙伴。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这种汽车与互联网的合作模式,虽然渐进式的演进方式不够迅猛,但却是现在最现实可行的路径。
以上汽和阿里为例,他们的结合看起来也可以算得上是产业发展的必然。上汽集团目前拥有中国最大的汽车客户群,在整车集成、动力总成、新能源技术和汽车电子等方面拥有深厚的底蕴;而阿里则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阿里有Yun OS操作系统,并且有丰富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积累,阿里构建了完整的内容、服务和平台,在电子商务、金融、地图、导航、通讯等领域都拥有核心的技术。上汽与阿里的联手,无疑可以在资源互补的前提下迅速的实现商业化和量产化。
拥有“互联网精神”的基金
但上汽和阿里两个大集团联手,在推进互联网汽车标准和规范时也会感到吃力,所以互联网汽车的平台化建设势在必行。而这次上汽与阿里合作设立的10亿元开放基金,其实就是想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来整体推进互联网汽车的发展,以打破诸侯割据的新兴市场。
不得不说阿里在这件基金这方面的确是影响了上汽集团这个国企的一贯作风。上汽一改以往传统封闭式的形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面向行业,真正展现出令人惊讶的“互联网精神”。尽管会有人质疑基金设立的种种细节,但单从这件事情而言,上汽和阿里的确表现了出大集团大企业的范儿。他们在乎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如何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开放平台的促进下,比如车联网技术、电池技术、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也将迅速的产业化。毕竟,咱要竞争的不仅仅是国内同行业伙伴,还有国外苹果、谷歌等国际对手们。
至于后面成立的合资公司,确切的说应该只是一种推进手段。据悉,从去年双方签订合作协议之后就以项目组的形式进行工作,成立合资公司显然是水到渠成之事。
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浪潮下必然会受到深刻的影响,所以主动求变方为上策。上汽与阿里此番设立开放式基金并成立合资公司,可以视为正式亮剑。集合了两者产业与技术优势的产品离问世应该不远了,互联网汽车谁能安睡?说实话,我并不完全看好这件事情,但我依然期待看到真正的“互联网汽车”能够出自于我们中国人的手中!
本文为信海光授权网易财经《亦观察》发布
(来源: 网易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