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讯(记者刘昕 肖莉)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汽车已经作为代步工具进入到千家万户,给广大消费的出行带来便利。然而,由于其技术的专业性,一些不诚信的维修经营者“小病大修”、“以次充好”、“漫天要价”等问题,让消费者很“受伤”。为此,四川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在今(13)日在成都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
(一)在维修前,可先通过网络对相关故障原因及处理方式进行搜寻了解,有条件时还可向专业人士咨询,同时对故障问题进行录像留证,对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案做到心中有数;
(二)在选择维修店时,要注意选择相对规范、信誉度高、规模较大的汽车修理商或4S店,要仔细了解修理项目、价格和维修后保修期等具体情况;
(三)主动要求签订书面合同,将故障问题、修理原因、项目、价格、时限、配件生产商、修后保修期等具体事项用书面形式固定,防止经营者擅自增加或减少维修项目等行为,做到重书面约定,轻口头承诺;
(四)如果维修时间较短,消费者最好全面跟踪维修过程,让车辆维修过程保持在自己有效的视线内;
(五)维修后要及时检查,看被更换的配件是否该换,约定的项目是否按约定修理,是否达到修理效果,同时要将维修或者更换下的汽车零配件留存,并要求修理商出具发票、修理费用清单等书面凭证,以便事后
维权。
在发生消费纠纷时,消费者一定要注意妥善保存好相关证据,通过与经营者协商、向当地消委组织投诉、向行政部门举报或通过司法途径等方式,及时、理性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