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晓晖(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李飞(农民日报社)
树立大食物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保障粮食和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内涵要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食物开发,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进一步凸显了新时代大食物开发的紧迫性、重要性。
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求的紧平衡状态仍将长期存在。从供给侧看,大豆油料等部分品种自给率明显偏低,拓展农业生产可能性边界、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提升食物保障能力和水平之必需。从需求侧看,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加快升级,需求呈个性化、多样化特点,开发特色丰富的食物品种是实现各类食物供求均衡、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之必需。从约束侧看,我国人均耕地资源本就先天不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水土资源日趋紧张,降低资源依赖度、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是构建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之必需。从食物消费实际情况看,我国人均年食物消费量从1978年的515公斤增加到2021年的超过1400公斤,但同期人均年原粮消费量则由247.8公斤下降到了130公斤,充分证明了大食物消费之趋势和开发之必要。
全域拓展食物来源渠道。大食物开发要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有序开发、永续利用各类资源。
森林具有食物生产的可行性和便利性,食物来源大致可分为木本粮油水果和林下种养采集两大渠道。开发森林资源应坚持利用而不破坏、生产生态兼得的原则,重点发展木本粮食如板栗、红枣、柿等,木本油料如油茶、油橄榄等,水果除苹果、柑橘、桃、梨等大宗产品外,还有樱桃、芒果、猕猴桃、无花果等区域特色产品,林下种植如食用菌、中草药,林下养殖如禽、猪、蜂,以及林下野生食物采集。
江河湖海及其滩涂历来是我国重要的食物来源渠道,获取方式主要是养殖增殖和捕捞。养殖方面应坚持生态和集约原则,在坚决落实禁养限养约束条件下,科学划定养殖区,合理确定养殖规模,严格规范养殖活动,在淡水中重点发展生态网箱围栏模式,近海主要发展多营养层级立体养殖,深远海积极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和大型养殖工船。在江河湖泊空间,应以增殖为主,实行因水投放、人放天养,根据水文环境和水域承载力,科学确定增殖品种和规模。对捕捞渔业,应严格落实休禁渔制度,科学开展增殖放流,引导渔民适度捕捞。
设施农业是集约和拓展利用地、温、光、水、肥、饲条件,绿色高效生产农产品的重要途径,包括设施蔬菜种植和设施畜牧业生产等。设施蔬菜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和大中城市周边,通过塑料大棚、日光温室或植物工厂进行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一,应以绿色、精准、集约、无人为导向,提升病虫绿色防控、环境精准控制、水肥集约供给和全环节机械化水平。设施畜牧业集装备制造、信息产业和畜禽养殖于一体,近年来快速发展,应总结推广楼房养猪、蛋鸡肉鸡叠层笼养等立体养殖模式,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区域布局上,设施农业可重点向西北寒旱地区和戈壁地区发展,这些地方土地资源量大、光照充足、用电便利、生态良好,应探索科学利用戈壁、沙漠等,推广基质栽培、滴灌节水、水肥一体等技术,大力拓展设施农业发展空间。
全面开发创制新型食物。大食物开发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在适应市场需求基础上,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
我国历来有食用微生物和藻类食物的传统,如食用菌、海带等深受消费者喜爱。据统计,2020年我国食用菌产量达到4061万吨,总产值超过3400亿元。海带、裙带菜、龙须菜、紫菜等藻类食物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同时,一氧化碳合成蛋白、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细胞培养肉等生物技术日趋成熟,相应的产业也具有了一定规模。向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需要努力攻克生物科技短板弱项,加快生物合成产业化。
对微生物和藻类食品,应把重点放在品种培优和精深加工方面。如食用菌开发应以高产、优质、出菇周期短且集中等为主要育种方向,选育适宜工厂化大规模栽培的专用品种,藻类开发应重点培育高产、高蛋白、适宜商品化的新品种。微生物和藻类食品的功能性强,应深研其新功能,推动精深加工,开发一批食用菌功能产品,加快推进藻类蛋白提炼加工。除开发供人类直接食用的产品外,还应大力发展新型饲用微生物蛋白,将工业尾气中的一碳气体原料发酵转化为蛋白饲料资源并逐步扩大饲用范围。
替代蛋白可以大幅提高蛋白质转化效率、蛋白生产效率,有助于改善营养膳食,同时可以有效解决环境和资源瓶颈问题。在大食物开发中,应在强化安全监管基础上积极发展细胞工厂,推进细胞培养蛋白、植物蛋白和微生物蛋白产业化,开发人造肉、调味剂等新一代食物,开发合成淀粉、油脂、未来食品等,加快产业化应用步伐。
全链提升食物开发效益。大食物开发基于食物产业全环节、全领域的突破,应坚持创新驱动、全链打造,构建开发技术创新体系,配置创新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产业综合效益。
育种创新是大食物开发的重要一环,应全面普查收集、有效保存利用各类种质资源,开展种质资源基因研究,用好生物育种技术,推进新品种研发。对大食物产业中的技术难题,应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加强基因编辑、细胞工厂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尽快突破一批前沿技术。新型食物生产普遍需要新型农机具等装备设备,应结合大食物开发整体部署,同步开展专用农机研发攻关,特别是提升木本粮油采收、设施种植养殖、深海养殖捕捞等方面的装备水平。
大食物从科研到产业化的关键在于提升价值链,在传统种养捕捞基础上,还应积极发展森林食物、海洋食品、替代蛋白精深加工,将其转化为特色食物、功能食品、膳食纤维等消费者易于接受的食品。大食物开发需要配建大流通体系,在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直采直供、电商等现代物流模式基础上,还应用好中央厨房、预制菜工厂等集互联网、物联网于一体的生产基地,提高流通效率。大食物内涵营养均衡、养生保健的概念,应大力推进食物产业和休闲文旅、养老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大食物开发产业大集群,提升产业附加值。
促进大食物商品化“惊险一跳”,还需要强化食品知识科普,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食物资源、优化膳食结构、接受新型食品,让其真正走上餐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大食物开发的基础是系统性科学研究,着眼点是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食物需求,开发过程要依法依规,生产过程要加强监管,应尽快建立商品化食物的产地环境、投入品管控、加工储运、适用人群、营养健康等方面的标准体系,让大食物开发有标可依、依标生产,同时还要健全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可信赖的全链条追溯体系,让消费者吃得明白、放心。
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既需要市场主体创新发展,也需要政策层面的系统谋划、加大扶持,尽快编制出台大食物开发规划,在现有政策基础上建立完善支持体系,组织科研力量揭榜挂帅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此外,大食物开发资金需求量大,仅靠市场主体投资风险较高,还应加大对大食物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创新开发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产品,向新型食物开发企业提供中长期信贷,助推大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