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 > 正文

全国高校自主招生方案出台 杜绝掐尖更严格

更新时间:2015-03-03 11:02:54点击次数:965次字号:T|T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教育部“阳光高考(课程)平台”近日陆续公布全国部分高校2015年自主招生简章。截至1日,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5所备受关注的学府外,全国90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中的85所已先后公布各自招生方案。

 

  记者发现,按照最近出台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简称《试点工作意见》)要求,一些重点高校今年在招考审核方面更加严格、透明。同时,今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都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以往愈演愈烈的高考前“掐尖”“抢生源”现象将得到有效缓解。

 

  选拔更细化审核更严格

 

  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发布信息,在90所全国试点高校中,有77所面向全国招生,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13所高校只面向本省招生。

 

  目前,除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5所重点高校外,包括北京15所重点高校在内的所有参与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已全部出台招生方案。

 

  记者在已公布的自主招生简章中发现,今年高校对考生的申请条件更加明确、细化,或限定获奖情况,或要求学科水平,审核标准上较往年更为严格。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今年对申报专业新增了系列限制,例如“在省级()以上数学、物理竞赛获奖者,以及全国信息类竞赛和科技创新竞赛获奖者,限报教育学、天文学和哲学专业”等。

 

  而北京交通大学则在“优惠分值”一项中,规定“较高优惠分值档仅对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特别突出的考生”,对高中阶段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三等奖及以上取得认定资格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当地一本控制线方可录取。

 

  北京某高校招生负责人表示,以往高校将通过高考前笔试淘汰大批考生,但由于国家对自主招生的新要求,今年只能通过高考后的一次筛选淘汰考生,因此在审核标准上更加严格,建议考生认真完善申请材料。

 

  取消“小高考”杜绝抢生源

 

  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偏才怪才”,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按分数录取的一种补充。

 

  2003年,我国正式启动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学校从最初的22所增加至目前的90所,招生人数约占试点高校招生总数的5%,学校也从最初的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到如今的一本、二本等众多院校。2014年全国高校选拔录取了2.3万人。

 

  尽管这项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近年来,舆论对高校自主招生的质疑也从未间断。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坦言,自主招生中的一大弊端就是,部分高校热衷于“掐尖”“抢生源”,甚至以联盟形式在高考前组织大规模文化考试,被社会称为“小高考”,“增加了考生负担,影响了中学正常教学秩序”。

 

  为规范自主招生,根据《试点工作意见》,往年部分高校组成的“北约”、“华约”、“卓越”等笔试联盟今年起将全部取消。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都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考核由试点高校单独组织,不得采用联考方式,不组织专门培训。为此,今年在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方案中,对考核时间、内容等方面都有所调整。

 

  聘请社会监督员参与招生选拔

 

  今年各高校自主招生方案陆续出台后,最受关注的无疑是恢复自主招生的中国人民大学。由于2013年在自主招生方面出现问题,人大2014年暂停普通自主招生。为了规范招生,遏制腐败,人大在今年的招生方案中下足了功夫。

 

  记者在2015年人大自主招生简章中看到,学校不仅详列了每个自主招生专业的招生计划数、报名附加条件、考核形式、考核主要内容、降分幅度等考生、家长关心的内容,还明确今年将在招考中实行内部和第三方双重监督机制。

 

  据悉,人大的内部监督将由学校监察处负责,监察处制定自主招生监督细则并全程参与自主招生选拔。第三方监督由学校聘请的社会监督员组成的社会监督委员会负责,社会监督员有权参与自主招生选拔过程并提出意见。

 

  人大有关负责人表示,考生及家长如对自主招生选拔过程有疑义,可直接向监察处或社会监督委员会反映。学校还将公开推荐人姓名和与推荐理由直接相关的社会身份,接受社会监督。

 

  此外,为使今年招考过程更阳光透明,根据教育部《试点工作意见》,今年高校考核过程须全程录像,专家名单和面试顺序由抽签随机确定,防止暗箱操作。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自主招生的规范和公平公正,必须得到有效的保障。”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于世洁表示,今年自主招生政策的调整,将有助于推动各试点高校规范完善程序,加强招考信息公开,促进教育公平。

 

 

(来源:新华网)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