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李晨赫 诸葛亚寒)在日前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首届来华留学研讨会上,中国教育在线和来华教育网共同发布了《2014年度来华留学调查报告》,报告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对2005~2014年10年间的来华留学数据和申请特性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来华留学人数连续两年增速下滑。
报告分析,过去10年来华留学人数一直持续增长,去年来华留学人数超过37万。但来华留学人数增速出现放缓趋势。其中,2013年和去年增速分别为8.58%和5.77%,连续两年增速下降。相比于2005年27.27%的增长率,来华留学人数已经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从来华留学生生源地方面来看,发达国家来华留学人数呈现增速下降、停滞或者负增长局面,发展中国家来华留学人数占比增加。报告显示,去年来华留学生源排名前10的国家中,7个来自亚洲、1个来自美洲、2个来自欧洲,非洲国家与榜单无缘。其中,韩国仍然占据来华留学生源国榜首,美国位居第二,泰国作为新兴力量跃居第三。前10生源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占来华学习总数的54.05%,超过半数。
对此,中国教育在线主编陈志文认为,影响来华留学的最大因素是经济。他说,“韩国经济对中国的依存度最高,两国的经济交往十分密切,所以韩国留学生始终占据首位。”而美国作为长期来华留学生的第二大生源国在2008年经济危机带来的留学人数大幅萎缩,2009年出现了5%以上的负增长;俄罗斯来华留学人数增速总体下滑,并在2013年达到10年来的最低点6.33%,这与俄罗斯近年来经济下滑、人民币坚挺和卢布贬值有直接关系。
报告还对来华留学生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学历类型方面,学历生人数持续保持2位数以上高速增长,其中硕博生人数增速明显高于本科生;非学历生人数增速总体保持震荡下滑趋势。报告认为,中国高校学历教育正逐渐得到全球各国学生认同,这也必将逐渐放大中国影响。
在生源流向方面,一线城市来华留学人数开始增长停滞或增长放缓,二三线城市后来居上。数据显示,去年来华留学人数前10位的省市留学生总和近29万,占全年来华总留学生人数的76.77%。北京、上海、天津仍居前三。10年间,一线城市留学生人数占比由2005年的59.25%,逐年下降至2014年的47.01%。这也意味着其他城市留学生人数总量占比上升12%,逐步缩小了与一线城市的差距。
从资金来源方面看,自费生人数占比仍保持90%以上,但增速明显下滑;而政府奖学金资助人数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教育部国际司来华处处长田露露透露,去年政府奖学金覆盖了国内279所高校,计划今年覆盖300所以上的高校。她表示,中国将针对“一带一路”的新形势,设立专项奖学金,使更多“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有机会赴中国学习深造。
此外,报告根据来华留学网的学生数据和调研分析发现,随着中国高校国际化进程的深入、信息手段的发展,来华留学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比如,网络成为获取信息重要渠道,高校招生信息系统建设问题显现;高校学历课程招生标准两极分化,普通高校招生仍然困难;英文授课学历课程受自费学生青睐,私立汉语学校关注度不高以及高校国际化程度、生活学习成本提升等因素将影响来华留学人数持续增长。
报告指出,不少高校存在着英文授课课程比例低、申请流程不够规范、多语言网站建设不够、营销不够等问题。在《2014来华学生申请意向调查》中,71.2%的学生希望学校提供直接往来申请,简化申请流程,为学生提供体验高校的申请方式。
来华留学网首席执行官郑天盈提到,该网曾邀请20位留学生对100家高校网站进行的调查,其中4家没有任何英文招生内容,32%找不到招生信息,93%的网站打开延时超过8秒,甚至还有学校在百度等国内中文搜索引擎投放广告,多数学校无法提供在线申请服务,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甚至阻碍了来华留学的发展。
对此,他开出“药方”:从“西医”角度看,要在短期内大力拓展招生代理;从“中医”角度看,要在中长期研发精品课程、建设网络、加强营销、规范流程。他建议,高校不妨先认真建设英文网站,而不是一股脑将各个语种的网站都建设起来。因为欧美国家的学生倾向自行网站申请,而东亚、东南亚的留学生更多选择通过中介申请。
陈志文认为,吸引更多来华留学不仅是国家软实力需要,面对快速的生源下降的现状,实际也是高校生存的需要,是高校走内涵式发展的需要。他建议学习英国与美国的经验,建立中国统一的在线来华留学申请平台,同时,应该充分利用MOOC兴起的机会,高校联合建设来华留学的MOOC,提供1+3、2+2等混合课程服务,吸引更多来华留学生。
(来源:中青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