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 > 正文

调查:考研学生多放弃调剂只愿选择一流院校

更新时间:2015-04-01 11:38:56点击次数:958次字号:T|T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近20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不断增加,除2008年因金融危机等因素造成报名人数下降外,报名人数逐年递增10~15万人。不过,从2014年开始,报名人数出现下滑,多年来的考研热开始降温。

 

  与报名人数下降形成对比的是,我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从2005年的367184人,扩大到2014年的631020人,十年间,我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增长近72%

 

  从近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人数与招生规模曲线图可看出,报名人数从2014年开始减少,而招生规模在每年不断扩大。未来,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人数下降、招生规模上升的“剪刀差”会愈发明显。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每年硕士学位授予数远低于美国每年硕士学位授予数,不过,我国每年硕士学位授予数的增幅远高于美国授予学位的增幅。

 

  辽宁省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出现多年未见的生源严重短缺情况。全省50个招生单位招生总规模30594人,录取28335人,缺额2259人,其中省属34个招生单位招生规模为21404人,录取19325人,缺额2079人,超过1/10

 

  河北省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也首次出现了完不成招生计划的情况。2014年全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14073(不含军队院校),最终录取13843(不含军队院校),共缺额230人,计划完成率为98.4%

 

  最近,2015年研究生考试正进入调剂和复试阶段,许多高校通过微博、微信纷纷发布了自己的研招调剂缺额信息。

 

  就在这个紧锣密鼓的面试招生阶段,许多过了国家线却未能考上目标院校的考生却放弃了调剂机会,不少招生单位遭遇尴尬。

 

  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说,在东北某省,去年一半的上线考生聚集在一所985高校,另外几十所学校只能去瓜分最后剩下的名额。

 

  陈志文曾问过北京师范大学一个毕业生:“为什么不考虑调剂?”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干脆:我是985的学生,为什么要去一个211高校?

 

  “相当一部分上线的考生,宁愿不上,也不愿意被调剂到非志愿学校与专业。”陈志文说。

 

  “向名校聚集”学生基本不会逆向而行

 

  在今年的研究生考试中,中国传媒大学学生陈琪(化名)的总分比一区(包括北京、上海等21省市)国家线高出8分,有希望进入本校考研复试。尽管如此,他心里却早已做好打算,即使未能如愿,也不会接受调剂。

 

  同样“不愿将就”的,还有来自湖南女子学院的周欣(化名)。当意识到自己考上一区学校的可能性不大时,她便决定放弃调剂开始找工作。因为“自己的本科院校名气不大,考研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学历进名校”,虽然“母亲偏向于让我调剂到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等10省区),读个研究生学历,但我认为一般的普通二本院校与我要报考的上海985高校差距太大。”

 

  与陈琪和周欣一样,很多选择弃调剂而逃的考研党之所以会如此坚定,大多因为内心的“名校”情结。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研招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考研中“向名校聚集”的现象越来越明显,985高校学生只考更好的985高校,211高校学生只考985高校,非211高校学生报考985211院校,“学生基本不会选择逆向而行”。

 

  中国教育在线《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曾对影响考生选择学校及专业的因素进行调查。数据表明,学校知名度成为学生选择的最主要因素,占比27%。其次是奖助学金待遇19%、学校地理位置16%、报考难度及录取比例14%

 

  这也得到麦可思的佐证。麦可思对2013届、2014届毕业生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14届本科毕业生读研动机中,有40%的学生考虑“学校牌子”,而这一比例在2013届本科毕业生群体中为35%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学校牌子”这个因素所占比例在上升,其余因素如“就业难”、“改变专业”等所占比例均保持稳定。真正为学术读研的学生连续两年都只有22%

 

  “所以,会有部分考硕的人拒绝被调剂到其他大学。”麦可思专家王伯庆说。

 

  史无前例:有学校三轮调剂面试也没有招满

 

  一所高校的研招办老师告诉陈志文,在该校2014年的招生中,学校先后搞了三轮调剂面试,最后也没有招满,“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这位老师向陈志文表示:“屈辱,从来没有过的屈辱!最后人家说去了一个211学校,我们怎么办?最后只能放了。”

 

  《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去年全国多个省份硕士研究生招生出现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部分高校普遍感到可以调剂复试的合格生源偏少,生源质量下滑,录取工作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

 

  报告显示:辽宁省出现多年未见的生源严重短缺情况,全省50个招生单位缺额2259人;河南省首次出现完不成招生计划的情况,缺额230人。

 

  不仅如此,地方院校的缺额最为严重,甚至超过招生计划的10%。据陈志文了解,在广东,个别地方院校的招生计划只完成了1/3,创下历史纪录,“研究生也招不到,让许多校领导意外、感慨、惊讶”。

 

  还有更多的“考研党”早在考研开考时便选择了放弃。据报道,在辽宁省今年考研的教室里,空位比比皆是,每考一科空位都在增加。统计显示,100名考生中,有13人弃考。

 

  来自辽宁省招考办今年16日的数据,2015年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应考人数为62855人,实际参加考试54527人,有8328人“弃考”。

 

  “如果说报名向名校聚集还正常的话,但大量上了国家线的考生毅然决然地放弃调剂的机会,也就是彻底放弃读研究生的机会,给我们、给高校、给高等教育带来了一个尖锐而深刻的反省,为什么?”陈志文说。

 

  学历贬值,用人单位更重出身提升学历收入也没明显优势

 

  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看来:“这是我们原来片面追求高学历、学历达标带来的后果。”

 

  陈志文认为,伴随着1999年的高校大扩招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适龄人口迅速下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几乎创下世界纪录的增长速度,迅速从精英模式,进入大众化,进而逼近普及化。

 

  “大学生越来越多,当人人都大学毕业时,大学生就开始贬值。”他说。于是,用人单位开始看学历:本科比专科值钱,研究生比本科好就业。如今,当本科生和研究生都越来越多时,用人单位就更注重出身了。

 

  王伯庆认为,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学校牌子和学历—研究生尤其是好学校的研究生—对用人单位是个名片:在不了解求职者的情况下,录取好学校的研究生,遇到好用的人可能性就会大一点,“用人单位在不了解一个求职者的情况下,实际上是投资,就像做风投的时候,可能失败,但愿意投资到成功可能较高的项目上”。

 

  在陈志文看来,用人单位不可能花很大的精力去仔细、专业地甄别每一个学生。于是,从入口、出身看,至少是最简单、理想的选择,对于多数人的判断还是准确的。

 

  于是,在招聘中提出985211高校毕业生这条线的用人单位比比皆是。陈志文说,不仅是就业,各学校招收研究生、招聘老师,也纷纷提出了出身的要求,所谓清查三代。

 

  而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则摆在学生们面前:机会成本。程方平举例说,今年大学毕业,如果再上23年研究生后,很多机会就没有了。

 

  3年前,就读于北京某211高校的王鸣(化名)在考研中发挥失常,未能考上理想的985高校。选择放弃调剂直接工作的他现在更坚定自己当初的选择:“我室友选择了调剂到另外一所同是211的高校读研究生,现在毕业了连工作都找不到,这有什么意思?”

 

  程方平说,我们国家高学历人才消费已经走过了近20年,很多用人单位都认为,“大专生比大学生强,大学生比研究生强”。

 

  有用人单位曾告诉程方平,原来单位还招研究生,现在发现研究生在一线并不像本科生那样踏实,不像大专生那样进入角色快。

 

  麦可思数据调查显示,2010届本科毕业生3年后学历为硕士的人群月收入为5792元,学历仍然为本科的人群月收入为5983元。分析认为,刚毕业的硕士不比没读研一直在工作的同届本科生的收入高。但是,有质量的硕士教育可能在更长的岁月中才能取得经济回报。

 

  宁愿不上也不愿调剂是对高等教育的另一种评估

 

  《2015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分析,持续二十余年的考研热,出现转折性变化:包括赴美读研的人数在内,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下降,高校研究生招生出现生源危机。《报告》数据显示,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下滑是生源危机的主要原因。

 

  “高校大扩招,让中国教育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短短10余年,高等教育就从一个精英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与此同时,陈志文认为,没有严格质量控制的高等教育,带来了严重的负面问题。

 

  《报告》提到,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泡沫已经出现,我国高校曾在2009年前后降低研究生扩招的幅度(控制在5%以内),但近年来借研究生培养结构调整,一些高校还在增加研究生招生规模,轻视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

 

  陈志文认为,政府三令五申,提出严控质量的种种措施,一时都难以快速奏效。当高等教育由买家转入卖家之后,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老百姓开始用自己的选择来对高校质量进行反制了:你本科、研究生又怎么样?给我带不来价值,带不来体面的工作,我为什么要上?

 

  “20年前我们就报道美国博士失业。那时,中国还没有进入到“唯高学历”的状态。前车之鉴已经看到,可等到那时我们依然疯狂、不理智。” 程方平说。

 

  在陈志文看来,自己乐见这种宁愿不上也不愿调剂的现象,乐见这种讲究出身的学生:“毕竟,这是对高校质量的另外一种直接的评价!”

 

  “等学生少了,学校就会选择,这会促进改革。”程方平举例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院非常有名气,可眼看着就办不下了。可没想到,哈佛的教育学院办得又非常活跃。“这会促进专业、研究生培养改变方式,在极端危机下有一个新的改变。”

 

 

(来源:中国青年报)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