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 > 正文

2014十大考古新发现出炉 故宫明清建筑基址落选

更新时间:2015-04-10 12:46:14点击次数:1212次字号:T|T


 

 

  北京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大庄科乡,目前发现保存相对完整的冶铁炉10座,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辽代矿冶遗存中保存冶铁炉最多,且炉体保存相对完好的冶铁场所。

 

  点评:是研究辽代冶铁工艺技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20141117日,北京延庆大庄科水泉沟发现矿冶遗址群,考古人员在对居住遗址进行勘测。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图为遗址炼铁炉全景资料图。

 

 

 

  图为工匠居住遗址出土器物。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内蒙古伊河淖尔墓群

 

  应是一处北魏时期的家族性贵族墓地。出土金银器、陶器、玉石器等文物。图为金耳环。

 

  点评:再现了北魏王朝时期东西南北的文化交汇盛况。

 

 

 

  贵州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从唐朝至明末,杨氏统领播州700余年。此次发掘的墓葬有第14世、第21世、第29世杨家夫妇墓。图为金盏杯。

 

  点评:凤冠、金盏、银壶等精美文物的出土让我们看到明代土司的奢华生活,以及与中原王朝关系的密切。

 

 

 

  浙江禁山窑址

 

  图为鸡首壶。窑址出土了大量高质量成熟青瓷器。应主要是为南京地区社会上层专门烧造。出土龙窑代表了东汉至三国西晋时期的装烧工艺的完整发展过程。

 

  点评:让我们找到了中国古代青瓷制作的源头。

 

 

 

  云南大波那墓地

 

  清理墓葬25座,共出土陶、铜、石、木器等290余件。大波那墓地是滇西地区战国至西汉时期规模和分布范围最大、规格最高的一个墓地。图为锡器。

 

  点评:让我们看到了曾经在战国到西汉时期作为云南地区最强大地方政权“昆明国”的面貌。

 

 

 

  河南郑州东赵遗址

 

  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经考古发现一座新砦期城址、一座二里头时期的城址和一座二里岗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图为城墙剖面。

 

  点评:嵩山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夏代前期的城址,为研究夏族兴起区域及西迁洛阳的路线提供了证据。

 

 

 

  湖北郭家庙曾国墓地

 

  墓地为一处春秋早期曾国国君墓地,出土大量音乐文物。其中瑟、建鼓以及钟、磬架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实物。也发现了最早的人工书写颜料。图为马坑。

 

  点评:弥补了西周到战国时期曾国历史的缺环。

 

 

 

  河南隋代粮仓遗址

 

  洛阳回洛仓城仓窖数量在700座左右,比文献记载的数量要多,是目前国内考古发现仓窖数量最多的古代粮食仓储遗址。回洛仓废弃不晚于初唐。图为回洛仓漕运沟渠。

 

  点评:全面揭示了我国古代特大型国家粮仓的面貌以及粮食储存的技术水准。

 

 

 

  西藏阿里曲踏墓地

 

  这片区域是喜马拉雅山商道上的重要节点,出土的许多器物如铜镜、木柄铁刀、木梳等在南疆地区、印度河流域都有发现,反映了当时的交流盛况。图为故如甲木墓地2013M2墓室。

 

  点评:我们由此看到鲜为人知的2000多年前藏北地区一个强国“象雄国”的文化面貌,以及和中原王朝及周围地区的文化交流。

 

 

 

  广东郁南旧石器地点群

 

  磨刀山遗址第1地点出土各类石制品近400件,展现了完整的石器生产操作链。也是广东目前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

 

  点评:填补岭南地区60万年至8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迹的空白。

 

  (点评据新华社)

 

  新京报讯继北京金中都水关遗址入选1990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时隔25年,北京再次有考古项目入选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昨日,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从来自全国18个省份的25个考古项目中脱颖而出,入围“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北京共有2项入围终评

 

  “我是北京居民,很高兴北京项目终于入选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记得,北京上次有考古项目入围全国十大,还要追溯至25年前的金中都水关遗址。

 

  今年,北京共有“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和“故宫明清建筑基址”两项入围终评。

 

  最终,经一轮无记名投票,“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当选,“故宫明清建筑基址”落选。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介绍,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入选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一是北京地区在辽代以后被作为首都之一,但很少发现跟首都级别相应的重要遗迹。这次发现辽代矿冶遗址群所反映的生产规模跟首都级别相称,规模大、保存好、反映了当时冶铁工序的全过程,堪称“辽代首钢”。

 

  二是学界对隋唐以后的宋辽金元时期考古的重视程度也在提高。

 

  入选项目最早可至80万年前

 

  今年的评选活动自201412月启动,共有25项考古项目入围终评,来自全国18个省份,其中河南省以4项入围居榜首。

 

  从时间跨度上看,王巍说,评出的十大考古新发现,最早可追溯至8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而最近的也到了明代,算是涵盖了除新石器时代以外的几大历史时期。

 

  故宫继续发掘后仍可参选

 

  王巍介绍,故宫明清建筑基址名列第11位,未能入选。他透露,在评选中评委曾对故宫明清建筑基址展开讨论。有的专家认为故宫明清建筑基址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也有专家认为目前的发掘面积毕竟比较小,进一步发掘可能有重大发现。

 

  “发现了明代建筑遗址,那有没有元代的,最早什么时期作为宫殿?”王巍表示,如果将考古发掘延续下去,使证据更充分、年代更早,重要性就更彰显了。

 

  按照规定,当年未获选的考古发现在继续发掘后仍可继续参选。王巍表示,专家们对故宫考古抱有期待。

 

  ■ 揭秘

 

  贵州土司墓地“全票通过”

 

  往年评选中,总有考古项目能获得终评专家一致认可。王巍回忆,今年“全票通过”的是“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

 

  “土司考古”是最近5年左右热门起来的,在湖南、贵州等地逐渐发现土司城址和墓葬,但王巍说,就墓葬而言,很少有保存完好的。

 

  不过“杨氏土司墓地”中新发现的一块墓,属于形制特殊且保存完整的高等级大墓,墓内出土了大量造型精美的金银器及相关随葬品,是继海龙屯遗址之后,贵州土司考古的重大突破。

 

  发掘办法也不是单纯的现场发掘,王巍领导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参与了“杨氏土司墓地”的发掘研究,据其回忆,他们采取了田野发掘和实验室考古相结合的办法。“将整个墓葬,连棺椁一起用起重机运至室内,在实验室里进行精细考古。”王巍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现代考古的发掘。而这些方面又比较符合“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运行25年来所秉持的一贯标准。

 

 ■ 焦点

 

  辽代矿冶遗址疑为辽代兵工厂

 

  目前正在编制遗址保护规划,计划建成遗址公园

 

  对于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入选“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延庆大庄科冶铁遗址发掘领队刘乃涛表示,“像这么完整,而且保存完好的炼铁炉还是首次发现”,以往发现各朝代的炼铁炉均为残存品,有的只剩下半个,有的只有底座,这是国内发现的辽代矿冶遗迹中,保存冶铁炉最多、且炉体保存程度完好的冶铁场所,基本形貌清晰可见。这些发现弥补了手工业考古、冶金考古项目的空白。有的炉型演变和冶炼技术的判断不准确,本次考古发现为这段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另外,整个遗址的分布面特别广,整个乡基本都涉及到了。有出矿石的矿洞、有运输的水路、炼铁炉、人的居住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大遗址。以往发现的辽代建筑居住遗址非常少,这么大规模的居住遗址也是第一次发现。

 

  目前出土了少量的文物,其中有弓箭的箭头、铁刀等古代兵器,专家推测此处遗迹可能为辽代的兵工厂,生产兵器和工农业用具,主要以兵器为主。

 

  刘乃涛介绍,整个遗址群占地约100多平方公里,经过近3年的发掘,目前已发掘了3650平米,挖出了一个展示面。

 

  延庆县文化委员会表示,目前正在编制整个遗迹区的保护规划。不久的将来,整体大庄科地区将成为一个以辽代冶铁遗址保护与展示为核心内容的大遗址公园。

 

  大庄科地区铁矿资源相对丰富,水泉沟村南不到4公里的东三岔、东王庄一带就有铁矿,而且铁矿附近有水源、有木材,具备冶铁的条件。经实地走访调查,在大庄科香屯、铁炉、慈母川等地历史上都曾存在过大量的冶铁遗址。铁炉村地名产生的本身就与冶铁有关,清代建村时,因村中有很多冶铁高炉而得名。

 

  据村民回忆,在修大秦铁路之前,村中西侧山坡上大约有十几处冶铁遗迹。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大秦铁路,从山洞中挖出的砂石将铁炉遗址覆盖了,后来村民又在遗址上盖了民房。因时代久远,调查范围有限,还有很多未知的冶铁遗迹并没有被发现。

 

  ■ 讲述

 

  文保工作者巧遇“辽代首钢”

 

  2006年初秋,在延庆文保所工作的范学新跟几个驴友一起到大庄科水泉沟村的怀九河大峡谷探险,中午到附近的农家院吃饭,没想到这里是水泉沟村支书谢久所家开的。听说这群驴友当中有搞考古的,谢久所介绍,自家盖房子时发现了一座“窑”,也不知道是烧什么的。

 

  范学新从事文保工作,比别人多条“敏感”神经,于是要求看下“窑”。“‘窑’有2米多高,只剩个剖面,跟我以前挖过的汉代的、唐代的、明代的砖窑都不一样,虽然有烧土,但窑壁坚硬得跟石头一样。”范学新介绍,“谢书记说,像这样的‘窑’,村南小河边还有好几座,以前村里人盖房还拆过好多。”

 

  范学新说,他们听了后,立即把村里村外转了个遍,发现了78座“窑”,其中村南小河边的一座保存得比较完好。

 

  回去后,范学新通过网上查找材料,初步推断,“窑”可能是冶铁的“高炉”,并且可能是专门为明代修长城锻造铁器的高炉。之后,他撰文发表在媒体上。

 

  几个月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所的李延祥教授上网看到新闻,与北大的陈建立博士以及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专家等到大庄科水泉沟、铁炉、香屯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了很多处冶铁遗迹、矿产遗迹。专家们把遗址中发现的残渣带回实验室进行碳元素分析,确定这些冶铁高炉距今已经有940年了,相当于辽代早期,而且还是由中原传过来的冶铁技术。

 

  2011年,北京市文物局文化研究所的考古队经过几年的调查、探勘,开始了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由矿山、冶炼、居住及作坊遗址等构成的矿冶遗址群。后来,水泉沟等遗址被誉为“辽代的首钢”。

 

  A06-A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许路阳 陈瑶

 

  A06-A07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

 

 

(来源:新京报)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