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织青”团队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戴思宇 赵泽浩 马梓瑞 戴思宇“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共同的期许”,当时间的指针倒转至1968年,命运大转盘却将与我们年纪相仿的学生的生活轨道指向了截然不同的另一端。在此后的十年里,全国相继有一千七百多万的城市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奔赴陌生而遥远的农村或是边疆度过了他们艰难而躁动的时光。
农村的历练让他们用决心和汗水哺育出象征着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知青精神之花。如今,随着时间的磨砺,知青精神之花趋于凋零。面对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怎能忍心无动于衷?于是乎,我们“织青”团队应势而生,我们将追寻知青精神的步伐,不求影响巨大,只望它们通过我们的执著和努力,散发出久违的馥郁香。
编织青春起航曲
2015年6月30日晚,陕西科技大学文传学院辅导员工作站里传来阵阵掌声,画面定格在一看,不到8平米的空间里竟容纳下了12个学生。其中的11个青年一边拿着笔刷刷的记录,一边抬头倾听,队长林雅此时手中正拿着一摞厚厚的文件。这是“织青”社会实践团队第5次会议,与会者悉数到齐。
从5月底确定“知青主题以来,到6月30号向全体成员公布策划书详细方案,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一纸薄的策划大纲在队长林雅和成员刘仰浩的磋商和撰写下日益丰满;采访组为做调查问卷,一面请教富有经验的学长进行指点,一面为确保问题设计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反复对比文献资料,多次在校内的12个学院进行试验性填写并征集各方建议,经过前后7次修改,较之前完善许多;宣传组为集结媒体资源,课下敲门无数,跑遍校园的传媒办公室,彻夜狂览电脑上的媒体信息,拨通电话说了数不清的“您好。我是陕西科技大学‘织青’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现在需要……”
“文化传播不能流于形式,应重在实际行动。作为文化传播学院的学生,身体里就流淌着一种对于文化的敏感度。咱们大多数都学习传媒专业,刚好可以借助自己的专业优势向社会来宣扬知青文化。”队长说到。
12名成员,各有所长——采访高手,写作能手,摄影大神,答辩好手,知识博客。涵盖年级是大一到大三,所涉及专业有播音主持,编导,视觉传达,英语4个专业。文化传播学院和设计与艺术学院的跨学院混搭,多重专业元素的组合,为“织青”团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强劲的支持。织青”团队成员集结完毕,即将开启团队“外出作战”模式。
感动于知青讲述
7月16号,我们有幸采访到了“陕西知青艺术团”团长贺清信。看见四个瘦弱的女生,一大清早扛着沉重的摄像器材从偏僻的北郊赶赴南郊,贺团长感言仿佛从我们的身上看到了当年女知青的影子,不服输,肯吃苦,随即兴头一起,向我们讲述了他1968年冬天下乡插队的经历。
在榆林金鸡滩公社社柳卜滩插队的3载光阴,贺团长曾一千多次穿过荒漠,多日伙食是清水煮白菜粗茶淡饭,繁重农活使得衣服和鞋子缺了口子也无法换。索性在那个年代里,‘破洞衣’、‘露脚鞋’就已成为了“知青”生活中一道别样的特殊风景线。下乡经历结束后,他在重重压力下自学,顶着大龄高考生的身份参考,最终成为西北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
贺团长的亲身说法,令我们品味到专属于知青的那段刻骨铭心的青春岁月,透过他的经历,我们的视角延伸到另一——陕西知青艺术团。
近一个小时的谈话里,她们俨然把我们当成了真正的朋友,向我们倾诉起心中的喜怒哀乐。当初在排练舞蹈“扇鼓舞”时,为了加快进度,把每天必练的基本功时段8:00调到早上7:00。为了精益求精,舞蹈队力邀国家一级编导张春保老师对整个舞蹈编排进行完善。为了动作衔接得更自然,仅有一间普通教室大小的练功房里,整日回荡着铿锵有力的指挥声“一,二,三走!”和“咚咚咚”的有序脚步声。为了一个卧鱼滚地的动作,有的队员忍着腰伤,在早已被磨损的面目全非的木制地板上,咬牙使自己的身体贴紧地面一遍遍的匀速翻滚,结果旧伤未愈,新伤再添,很多队员的胳膊肘磨出了血印。“小伤小痛在所难免,我们这支舞蹈排练了好几个月,为了不耽误舞蹈队的训练进度,让大家的努力付诸东流,很多队员对于受伤一事只字未提。”访谈中,队长杨利燕感慨道。最终的结果定是天道酬勤,“扇鼓舞”最终以其高难度化和观赏性强等特点在得到了专家高度赞誉的同时,还代表国家到国外进行演出,颇受欢迎。
据了解,艺术团里成员的年龄在53~62岁之间,知青比例达80%,且大多为企事业退休职员。在知青艺术团现有的65名成员里,除了舞蹈队员占了半数并且舞蹈艺术高超外,其他团队如秧歌队、合唱队、器乐队,也别具精彩。他们不仅应邀在西安举办的“东西部贸易洽谈会开幕式”、“全国农民武术比赛开幕式”等大型庆典活动上献艺,也曾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赴延安,香港等地表演,近期,还将应全国知青联盟总部的邀请赴北京参加全国知青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筹备会,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中。
“退休之后,艺术团便成为我们这些知青的另一个家。在这里,总有一种归属感。我们的经历大多相似,聚在一起既可以切磋技艺,又能时不时的闲话家常,畅聊往事,这也是我们现在的一种幸福。”这是当时舞蹈队队长杨利燕送别我们时所说的话,尽管言语简单,但真诚之词正是对知青艺术团存在意义的最好诠释。
我们都在“织青”
7月初,“织青”社会实践团的前期活动已紧锣密鼓地展开。前脚忙完采访知青艺术团的事情,后脚便马不停蹄的开展问卷调查以及采访资料的整理等工作。
“织青”团队的一项耗费体力的工作——面向陕西各高校关于知青的问卷调查填写。由于不熟悉校园路线,并且正值周末和期末考试季,我们拿着问卷像无头苍蝇般满校园四处乱窜,结果大汗淋漓,手中的问卷原封不动。随后,我们为保持体力,采取守株待兔策略,有零星同学从旁经过,却羞于上前,机会白白溜走,最终手上问卷还是厚厚一摞。“说实话,当时心里已经浮躁起来,有了打算离开的那个学校的想法”队员牛雅君回忆到。当我们打算离开该学校时,突然想起那日贺团长讲述自己每天步行几十公里,穿越沙漠去劳作的经历,在看看自己今时今日,既有便利交通,又有数名成员一同作战,仅因效果不佳,就打算放弃而油然而生一种愧疚之感,我们鼓足勇气,跟所在学校的保安说明来意后,他们热心的带领我们前往这个时期学生密集地带图书馆、学生公寓和食堂。走时还祝我们成功。抱着来自多方的激励,我们开始奋力穿梭于楼道间。
1468次温暖请求,1468回提笔思索,1468份调查问卷,“织青”团队成功完成任务。调查问卷的任务暂告一段落,最为关键的资料整理、文稿撰写和队服设计。
从烈日当头到夜幕降临,连续6个小时,采访编辑组的成员对拍摄的影音资料进行剪辑并撰写采访流程,宣传小组负责撰写采访流程和新闻稿。在她们的身上,只有紧盯电脑屏幕一动不动的坐姿,在空旷的教室里,只能听见快速有序的“噔噔”键盘敲击声。尽管疲惫难挡,四肢发麻,但只要抬头一看见屏幕上知青艺术团舞蹈队员们忍痛坚持日夜排练的图片,心中倍受鼓舞,大家相视一笑后就立马投入紧张的工作状态中。摄影组成员赵泽浩,除开白天承担巨大拍摄重任,看家本领“视觉传达设计”也派上了用场,对于团队图标、队服的设计,他一面集思广益,征求队员建议,一面化身“夜猫子”,先是握着画笔在草稿纸上来回移动和涂抹,然后是握着冰凉的鼠标,在专业图画软件上一点一线的手动绘制出来,历经3天的努力,专属于“织青”团队的图标诞生。
从组建团队到正式开展实践活动的50天里,12个人由陌生到熟络,由略显羞涩到互相揶揄,由单打独斗到通力合作,不用言语评判过去的历史,只用行动彰显我们对于知青精神的感悟。我们充满青春活力,期待摇旗出发前往延安梁家河等处进行实地考察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