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 > 正文

23省份公布高考改革方案 多地探索合并录取批次

更新时间:2016-05-18 16:30:22点击次数:630次字号:T|T

      17日,“重庆版”的高考改革方案公布,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份出炉了高考改革方案。这些省份中,文理不分科、外语“一年两考”成为大趋势,此外,多地开始探索合并录取批次。

点击进入下一页


      考试

  ——“6选3”模式成主流

  5月17日,《重庆市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公布。根据此方案,重庆从2018年入学的高中新生开始,高考总成绩由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考试不分文理科。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普通高校专业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中自主选择确定。

  自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各地先后出台本地区改革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天津、北京、青海、上海、江苏、浙江、海南、西藏、宁夏、广西、广东、甘肃、黑龙江、辽宁、贵州、河北、山东、湖南、贵州、江西、吉林、山西、重庆等23个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出炉。

  从考试变化分析,上述23个省份均在改革方案中明确将推行“3+3”模式,除语数外之外,3门选考科目中,“6选3”模式成主流,即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采取的是“7选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还多了“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这项科目。

  西藏的统一高考科目较为特殊。从2021年起,西藏的统一高考科目分两类:执行A类课程计划的考生,统一高考科目为汉语文、藏语文、数学、外语4门,汉语文和藏语文各按50%计入总分,以语文科目成绩呈现;执行B类课程计划的考生,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

点击进入下一页

      

     

      考题

  ——外语“一年两考”被普遍推行

  本轮高考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力求破除“一考定终身”,有些科目考试也从一次考试变成多次考试。

  今次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重庆明确,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23个省份中,绝大多数省份明确英语一年两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针对英语科目,江苏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的高考方案中,英语听力和口语将一年两考,笔试是否会一年两考则还在商议当中。

  此外,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今次公布方案的重庆就明确,从2016年起,统一高考使用国家命题试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高考,除了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外,全国其他26个省份选择统一命题,其中,有8省份是从今年起开始实行的。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录取

  ——多地探索合并录取批次 

  在录取方面,上述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据媒体报道,今次发布高考改革方案的重庆,从2016年开始,将合并本科二、三本和专科一、二段两个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逐步取消录取批次已成趋势,中新网记者梳理发现,包括河北、江西、辽宁、贵州、北京等在内的多省份均明确,将本科第二批次与本科第三批次合并为本科第二批次进行招生录取。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和海南均提出,将合并录取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其中,上海2016年起开始施行,海南晚一年施行。此外,海南还提出,从2020年起,录取批次仅设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

  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此前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不光本科第二批、第三批要进行合并,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也该进行合并,“把大学人为分等级本身就有问题。把学校划分等级,实际上,就是把人划分等级”。

  储朝晖认为,目前的高考改革中,完全取消录取批次主要困难还在观念上,受到来自学校利益的牵绊,但从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来看,应该完全取消录取批次,让学校和学生有更大的双向选择空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