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 > 正文

陕科大志愿者专访西交大黄上恒教授

更新时间:2016-07-25 10:41:42点击次数:916次字号:T|T
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勤勉努力
                 ——陕科大织青公益团知青专访之西交大黄上恒教授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1968年陕西宝鸡晁峪插队知青,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西迁工程贡献者,连续十三年被选为“最受欢迎的老师”,被学生成为”弹性力学的皇上”,退休后任西交大教学质量督导专家。
    “我是1958年8月作为西安交通大学西迁教工子女,随父母一起来到西安的,那时候还是一个十岁的懵懂少年,如今,都年近七十了。”他将本舒展着的十指交叉在一起,笑着对我们说。随后又将目光投向窗外,身体微侧,倚靠在沙发上,“我刚来的时候,西安还都是农田和马车,公车是顶着沼气包上路的……除了1968年到1977年的十年外,一直生活学习工作在西安交大。”

   第一次见到黄上恒老师,是在陕西知青联盟九周年联谊会上。他风雅的谈吐、从容的气场让我们不得不注意到他。怀着内心油然而生的一股敬意,我们走到他身边,弯腰说了声您好。黄老师很热情地回应,并亲切地问候了公益团队的进展情况,分享了些他的故事与经验,短短几分钟,我们获益匪浅,于是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决定两日后登门拜访。 


陕西知青网成立九周年聚会合影
联谊会现场,黄老师讲述他的知青经历
   拜访当日,为了不让我们错走冤枉路,黄老师特地到公交车站迎接。看到他穿着一身素色毛衣和宽松牛仔裤,脸上洋溢着亲切温和的微笑,笑着向我们招手走来,一行的同伴不禁说:“感觉像见到了自己的爷爷。”
   黄老师的家朴素而不失风雅。墙上挂了许多字画让整个家都仿佛散发着淡淡的墨香,阳台布置成了古色古香的书吧,阳光照射进来,让人的心也随之温暖。而书房更是放满了各色各样的书籍,书写桌上还有一台电脑,原来,虽近七旬的黄老师依然每天上网写博客(新浪博客:牧牛短笛),当下的时事热点他一个也不会落下。
 
黄老师的书房
 
在黄老师家的客厅,我们聊了足足3个小时
   知青情结
   黄老师是在1968年11月,跟着西安交大附中的156位男同学和104位女同学一起来到了秦岭北麓群山褶皱中,那个鲜为人知的地方——宝鸡晁峪。这里穷乡僻壤,荒凉落后。,他们学犁地、背牛粪来换取廉价工分,磨面、打柴维持生活。说到这里,黄老师起身去书房拿来了他们的回忆册给我们看,在这本由西交大附中的老三届知青们一起编撰的纪念册《我们从晁峪走来》里,这样描述他们的青春印记:清晨,他肩负沉重的背篓迎接着高山上第一缕阳光,;暮霭中,他们背犁吆牛行走在料礓石铺就的山路上。深山老林中有他们熏扫帚的身影,战备工地上扶杆大锤他义不容辞。月光下,他们奏起了相思曲,淡淡的愁思伴着琴声在心中流淌;乡亲们深怀温良勤俭天性,崇尚现实;学生们禀赋聪慧多思气质,富有理想。两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兼容并蓄和谐度时光。几年的知青生活强壮了他们的筋骨,使他们懂得了苦难,学会了坚强。他们在困惑和迷茫中,依然守望着心中的希望……黄教授回忆起晁峪,心中有很多感触,他认为那是个荒凉到不该有人居住的地方,在这里的岁月是人生最艰苦的一段时光,在这里自己的毅力与性格都有了改变。在这里他们了解了中国农村,两三年的插队生涯却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记。
 
下乡插队时期照片,与西交大附中老三届知青一起整理的纪念册

 

 插队时期每天翻看的古代散文选,如今封皮都换了好几次
   教师情结
   在晁峪,除了劳作,还有空闲时间,下乡前放在行李里的书便发挥了充分的作用。那时候没有那么多书可以看,所以光一本书就能让黄老师看很多次,尤其是当时带的《古代散文选》,都已经被翻烂了。里面的每一个人物,每一章节,黄老师至今都记得很清楚。他说自己一生有三个情结,知青情结、教师情结、上海情结,其中教师情结的来源也与知青期间读了解析几何方面的教科书有关。“那时我们书读到一半就下乡了,还剩解析几何没教,我就想带下去,我觉得我自己自学也许能学会,结果发现没有老师的指导,真的是太难了。也就是在那时候,我发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黄老师的父母都是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和中学老师,生长在教师知识分子家庭的黄老师从小对教师这个职业就有着浓浓的敬意。其父亲黄席椿先生自清华大学毕业后层留校任教、留学德国、回国后任多所大学的教师,1957年被召回交大负责筹建无线电工程系任系主任。文革结束后被推选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也是第一批授权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每当回忆起父亲,黄老师首先冒出来的就是夏夜书桌前左手摇着大蒲扇,右手不停疾书的印象。有一次父亲发现自己推导的一个公式与权威书上所列的有一个符号差别、竟花了一个通宵,彻底搞清楚才休息。数十年以来,其父亲一直以高标准要求从自己做起,即使是在文革时期受到种种不公正对待的情况下,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研究。
 
其父亲黄席椿与母亲熊淑媺
 其父1961年随中国高教代表团访问苏联莫斯科工业大学(左一)
   受其父母的影响,再加上下乡时期萌生了理想,黄老师在文革结束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后,立即开始准备。1977年12月10日与11日,29岁的黄老师参加了“文革”后恢复的第一届高考,成功考取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后,他留校任教,主授力学,开始实践自己的理想。
   在黄老师讲的课里有一门可称得上是最难听懂和最枯燥的课:弹性力学。然而这门课却是黄老师讲得最好的,学生到课率几乎是百分百,而且许多别的专业的学生也纷纷来听课,教室里常常坐不下人。为什么会这样呢?他的一位研究生学子在《三尺讲台如舞台,因为有您,掌声雷动》一文中写道:“听了很多师兄师姐们关于弹性力学的评论,我的很多伙伴甚至与我自己都丧失了攀登它的勇气。可一见到黄老师的课堂上他热切的目光,听到他鼓励的话语,豪情壮志从心底油然升起。不得不承认,是他给了我征服弹力,征服力学的勇气。”另有一位研究生在《黄老师和我》一文中写道:“每每随同黄老师把极其复杂的定理推导出来以后,我觉得我是世界上绝顶聪明的一个,与那些大师简直没有差距。擦黑板擦得不亦乐乎,没再打过瞌睡。”因为教学有自己独到的方法,学生们不再害怕弹性力学这门课程,他也被学生称为”弹性力学的皇上”。“每次我们上课的时候不说上课,说上朝,哈哈!”黄老师如是说。
   黄老师的高人气来自与他对教学的严肃认真,对青年学生的循循善诱。他传承了父辈的育人精神:授课语言要规范、板书要清晰工整、并尽量脱稿讲课。此外,他还能引经据典,时不时在力学课堂上讲几句幽默的英文,或是一段文学知识。他告诉我们,理工教师加强人文修养分外重要,为了分享自己的心得,他还给西交大的众多青年教师上了一堂题为“爱职业、爱专业、爱课程、爱学生的“午餐研讨会”,他分析了“好(第四声)为人师”和“好(第三声)为人师”的理念,认为教育就是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引发自然人固有或潜在的素质。尽管他忘记了某些课程的结果,但课程的学习过程,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及校园的文化氛围他永远不会忘记,并从中获益终生。
 
                                课堂风采

 
黄老师在西交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讲的午餐研讨会
   2009年,黄老师已经到了要退休的年龄,带完这个学期就应该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但因为他的课在院里还没有能带的人,所以可能还要给本科生继续上一个学期,但是研究生的课却没有了。3月1日晚上的课成了最后一堂。当晚,来听课的学生挤满了教室,几日后,西交大的各大网站、BBS、贴吧等都发满了关于黄老师退休的消息,引起同学们的评议。“有这样的老师真幸福。”,“他继承了交大的好传统。”“这才是真正的老师,对得起老师两个字。”“黄老师退休了,交大的弹性力学少了一根顶梁柱啊!”这个话题积攒了千万条评论,连续几日都上了BBS的热搜。黄老师的儿子在文章《最后一堂课》中写道:“我曾经问过老爸,人生中的最后一堂课会怎么上,他说:‘该怎么上就怎么上吧,到时候带上相机,等下课了在黑板前照几张照片,就行了。’我现在还体会不来面对人生的最后一次会是怎样的心情,但是我想到了那个年纪,心中已难起波澜,从从容容去面对,一切都会很美好的吧。”
   在与我们的谈话中,黄老师提及最多的就是教师生涯。这是一个教师家庭。不仅黄老师的父母是大学教师、黄老师的妻子、儿子和儿媳也是大学教师。现在他虽已退休,但他的后辈依然在传承着他“好为人师”的精神品质,而且,他还是了西交大教学督导专家,至今依然在为毕生所爱的事业和热爱的学校奉献力量。
 
退休后作为西交大教学质量督导专家继续奉献力量
   上海情结
   问及退休后闲暇时间都做些什么,黄教授说,他平时会看各种各样的书,对古诗词方面最有研究,闲暇时写写新浪博客,每周也去西交大听几节课,指导青年教师。生活过得忙碌而充实。“还有一点,你们一定想不到,你们猜猜看!”黄老师说到这儿发出了爽朗的笑声。我们没猜到,答案竟然是做菜。但他做的菜不是北方菜,而是上海菜。
   “上海有我的亲戚,旧友,我父母的墓地也在那里,那是我出生生长的地方。”黄老师一家人是随着交大西迁搬来西安的,在那之后便在西安定居,但黄老师每隔一两年都会回上海一趟,为父母扫墓,慰问亲友。“上海的《新民晚报》我很喜欢,虽然我人在西安,但是还是订了这份报纸,从上海运来要迟三天,但我还是坚持每一份报纸都会看,也就是为了解解思乡之情。”
   听到这里,我们才知道,他做的不仅仅是上海菜,里面交融着的,还有情怀。
 
                            睡前的“夜餐”
   离开前,我们拍了合影,这位年近七十的学者,跟我们一起笑,一起自拍,气氛融洽得像是老朋友相聚。我们让黄老师拿着年轻时插队的照片相框,跟曾经的自己合张影,在相机快门按下的那一刻,我从黄老师的眼神里读到了这样一段话: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中都有一片故土,那是最先浇灌我们的理想与情怀的地方。每个人的心中也都有一份理想与情怀,我们将他寄托在生活的每一处细节里,时刻提醒着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勤勉努力!

 黄老师拿着自己年轻时下乡插队的照片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