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现场。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这个暑期,两档看上去简简单单的电视节目《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掀起了社会议论的波澜。参与闯关的学生能写出“荦荦大端”,却写不出“髋关节”;十个大人里头有九个不知道“熨帖”、七个不会写“癞蛤蟆”……两档电视节目不仅考验了参赛学生的识字量,也让电视机前的大人们出了一身汗,中国人千百年来浸淫其中的方块字,似乎正在从“熟脸儿”变成“陌生人”。
学生能写出“荦荦大端”
写不出“髋关节”
挑衅的“衅”、东施效“颦”的“颦”、一瘸一拐的“瘸”、犒赏的“犒”……8月1日晚在河南卫视播出的《汉字英雄》,给参赛的中小学生们抛出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但都被他们一一化解。
这档面向7岁到17岁中小学生的汉字竞赛类节目,以《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为题库,尽可能地向参赛选手发难。同时,利用“汉字十三宫”的设计,让选手在答错题的情况下还能左右平移,以获得回旋机会。高一女生李楚楚信心满满,她在第一宫里答对了“秦晋之好”的“秦”,但第二宫里,“舂米”的“舂”,把她难住了。
“‘舂’下面是个‘臼’字,我们生活里就有捣药的药臼子。”在该节目中担任“汉字先生”的于丹惋惜道。但对于今年16岁的李楚楚来说,无论是“药臼子”还是“舂米”,都显得过于遥远。在闯到最后一宫时,她因写不出“簸箕”的“簸”,没能顺利过关。
无论是《汉字英雄》,还是央视科教频道8月2日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都汇聚了一批热衷汉字文化的青少年,但对于这些小孩而言,那些紧贴生活的词语,似乎要比生僻字还难。在首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让一个个选手“落马”的,不是“沟壑”、“分道扬镳”、“荦荦大端”这样的难词儿,而是“髋关节”、“三聚氰胺”、“郫县豆瓣”这样来自于生活的词汇。
“我们的题库不仅限于字典,像人名、地名、化学药物名称等等,都会有所涉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表示,这样的题库设置,就是表明汉字读写的教育并不仅仅是语文课的专属,“各个课程都依赖于汉字,而汉字的学习也渗透在其他的方方面面。”
关正文还透露,不少参赛学生赛前都经历过“魔鬼训练”,有的赛前把《现代汉语词典》听写了三遍,还有的整理出厚厚一沓纸的生僻字,一位导演翻了前四页竟然一个字都不认识。“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让题库仅限于字典和词典,一些生活中其他学科的名词,反倒成了难点。”
“害臊”变“害燥”
语文老师帮了倒忙
“老师,请问‘害臊’的‘臊’怎么写?”“应该是火字边儿吧。”《汉字英雄》里,来自汶川的小姑娘汤星月遇到了不会写的字,她选择向自己的语文老师求助,可惜在短短30秒的时间里,老师和她一起犯了错误。“星月,你的语文老师让我害臊。”对选手和颜悦色的主持人马东,显然有些动怒。
对此,马东也表示,或许语文老师一听是电视节目连线,和选手一样变得紧张起来,还没反应过来就犯了错误,这情有可原。但让他难以理解的是,不少选手在答题的时候都有“倒插笔”现象,比如说写提手旁的时候,先随意地写两横再划一竖勾。“如果老师没有教他们汉字有笔画顺序,那我觉得有问题。”马东说。
“我们小时候学写字,老师说‘先进人再关门’。这在教你写字的时候同时教你一些汉字规律,很显然现在很多老师不再避讳‘倒插笔’了。”在马东看来,老师容忍“倒插笔”存在,就像当下教育只重视结果却忽略过程一样,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基本没有时间再去一一纠正他们笔顺的错误。”在深圳一家重点中学教语文的李老师说,自己对班里孩子的汉字书写颇感失望,“在理科班,别说是倒插笔,就是错别字也很普遍。”这让他感到十分无奈,到了高中阶段,语文教育把大量时间花在了文言文和现代文的阅读上面,学生面对一堆作业时,甚至会带笔、连笔,“一笔一划写字都达不到,再提别的要求就更不现实了。”
提笔忘字
多数成人写错“癞蛤蟆”
在《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参加“考试”的,不仅仅是青少年学生,不少观众观看节目时也甘当“陪考”。《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刚刚播出的第一期,还随机选取10位观众组成“成人体验团”,不过,大人的考试成绩还不如小孩子。他们中,会写“熨帖”的,只有一个人,有七个人写错了“癞蛤蟆”。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透露,大人写不过中学生早在预料之中。该节目在题库设置阶段,曾邀请成人测试题库难度。在测试难度最高的“第十级”题目时,成人的正确率只有48%,而中学生的正确率超过了80%,这让节目组不得不调高难度。
在《汉字英雄》中,不少字背后都有一个“千人知晓率”,这个“千人知晓率”是节目组综合百度文库和网上调查的一些数据计算出来的。节目显示,“脱臼”的“臼”千人知晓率仅为23.9%,“舂米”的“舂”仅为20%。有观众看了节目以后感叹说,“上学时学到的汉字都还给老师了。”
“我们在宣传片里也表现了,你走在马路上问‘鼎’这个字怎么写,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掏手机,用输入法来查一下。所以我们问,‘这个字你真的会写吗’,得到的答案是,‘提笔忘字’了。”马东坦言,制作《汉字英雄》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更希望成人能从这档节目中得到警示。
“提笔忘字自古就有,但电脑、手机的输入方法,对字母文字的影响不大,对汉字却影响很大。”在关正文看来,现在还没有到“拯救”汉字的时候,但未来书写设备的改变是不可逆的,电脑进课堂也是迟早的事情,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主要是为了“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醒大家,让大家重温汉字的美好”。
网友支招
@妙妙陈:看到小同学们会写那么多汉字,我惭愧不已。回想起小时候,每个假期哥哥布置的作业之一就是看辞典,听写成语。现在才觉得我哥太正确了!同学们,敲惯了键盘,习惯了汉字软件,我们离汉字的距离其实越来越远。拯救汉字危机,点滴从我做起,多看书吧。
@自由的凤凰的地盘:电脑用得越来越多,会写的字越来越少,加强汉字学习的确很有必要,强烈建议把手机输入法改成手写版。
@朱朱爱家:刚看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紧张激烈。我发现自己简直就是个文盲,身为中国人,那么多汉字不认识,或者即便见到也知道什么意思,可是下笔却写不出来,汗啊!孩子说:咱家每周也进行汉字比赛吧?建议很好,可是能实现吗?需要外力!
@栗超毅: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努力找回上学的感觉!现在电脑敲字,代替了手写,已经退化到提笔忘字的份儿上了!再有就是错别字满篇!没有手写就很难感受到中华方块字的魅力所在!强烈建议各地方也推出这样的活动!
来源: 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