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 > 正文

四川三台县关爱农村留守学生提振道德能力

更新时间:2017-04-10 15:37:12点击次数:491次字号:T|T


      多年来,四川省三台县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积极探索科学健康的育人之路,针对人数众多的广大农村留守儿童,讲好中国故事、传导文化信仰、凝聚民族力量,科学传播五千年农耕文明的种子,形成了文明、卫计、教育、公安、司法、民政、文化管理等多部门协调联动的机制,从而全方位共同维护、关爱未成年人的健康品行,包括:面对挫折甚至违法犯罪现象的健全成长。

     让农村留守学生温暖



      “在学校里,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白津的眼睛里闪烁着泪花。懂事的白津是龙树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一直跟随爷爷生活。在全国和四川农业人口大县三台,像白津这样的留守孩子还真的不在少数。为了让他们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让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县文明委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镇乡以村为单位、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对农村留守学生的状况全面摸底,建立个人档案和联系卡,明确跟踪负责与动态管理;建立帮扶机制,明确帮扶内容、帮扶重点和帮扶方式,开设好健康思想教育课;建立“代管家长”制,设立家长热线、视频热线,确保留守学生在特殊情况时在第一时间与父母们取得联系;同时,挤出资金建设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少年宫,对农村留守学生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学习生活健康方面的服务,使留守学生在幼儿园、中小学的大家庭中健康成长。


       乡村少年宫成为家园



      为破解农村留守儿童课后失教等难题,绵阳市三台县坚守“服务大局、奉献社会、温暖他人、彰显爱心”的宗旨,履行“志愿服务、竭诚奉献”的使命,以温暖、关爱、赤诚之心,为三台留守学生送去真切关怀。通过充分利用空置房屋和场地有效改扩建乡村少年宫,并且增加项目、完善配置、充实内容,结合农村精准扶贫,免费开展党员干部职工对口帮扶,为中小学生和未成年人提供优质服务。据悉,三台目前已建成了寄宿制初中71所、寄宿制小学61所,寄宿学生达3.5万人,建成乡村少年宫190多所。在操场上,10多位孩子跟着老师练足球;教室里,孩子们正在津津有味地研究棋局、学习书画或是手工制作。这是龙树镇中心小学乡村少年宫里的一幕。乡村学校辅导员杨正中老师介绍说,学校乡村少年宫共开办了20多个活动项目。除了棋琴书画等传统课程,过去农村孩子们玩的打陀螺、滚铁环等娱乐项目也吸引了许多小学生参加。“孩子们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活动,既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还陶冶了情操,家长们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很是喜欢。”

      夯实社会化志愿服务



      有效依托党群组织和行政事业单位以及企业、行业,科学组建志愿服务大队、中队、分队587个,注册服务三农志愿者8321人,结合队伍成员的专业、特长及意愿,分别组建科普、法律、文艺、医疗、农业等专项服务队183支,明确注册志愿者年服务时间不少于30个小时。通过出台志愿支队章程、志愿服务流程、志愿服务制度等文件,依托服务网络,对组织管理、队伍建设、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活动保障进行规范,建立规范高效运作格局。年均开展大型志愿服务40余次,年提供服务时间达4万多小时。另一方面,对接23个社区志愿服务站,落实网上工作平台,引导志愿者自主注册、自主选择组织、自主参加活动、自主担任宣讲员,运用“一对一”“多对一”等方式,为留守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通过“扶弱助困、政策宣讲、环境保护、文明安全出行”等活动,增强“梦之翼、送清凉、送温暖、爱心送考”系列特别关爱的效果。

      部门护航孩子的健康



      为把关爱留守儿童落到农村基层和实处,三台县文明委组织关工委、总工会、教体局、卫计局、县委农办、农业局、妇联、团县委等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对全县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登记,全面了解了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有效掌握农村留守学生的情况。与此同时,县级各部门也联系社会各界,共同关爱农村留守孩子。近些年,三台还组织农村留守儿童实施“生存拓展训练”“美丽村镇旅游”活动,在寒暑假组织高等院校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在基层开展“留守学生成长护航”、“天平计划快乐农场”、“留守学生发现之旅”等社会活动,让数千名留守儿童真正受益。大力解决农村留守学生缺少亲情关爱、校外教育资源匮乏,推动农村留守学生教育服务均等化,并且整合县城教育资源和外界社会资源向农村留守学生倾斜,结合城乡一体化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促进农村素质教育均衡发展。(廖琛 谢勇)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