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经济网北京2月20日电(记者吴晶、刘奕湛)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近日发布的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公告显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2万亿元,占GDP的比例达到4.28%,实现了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4%目标。4%是怎么实现的,又是怎么用、怎么管的?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20日就这些问题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政策得力 财政给力 地方努力
记者:由于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一直很低,4%的目标迟迟未能实现。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要求2012年限期完成这一指标,我们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成目标?
杜玉波: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政策得力,为实现4%,国务院专门印发意见,出台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预算内基建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其决心之大、努力程度之高,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二是财政给力,在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的比重超过80%,是教育事业的第一大保障;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所占比重接近90%,是经费来源的第一大渠道;在全国公共财政支出中,财政教育支出所占比重超过16%,是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三是地方努力,2.2万亿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中,中央支出不到20%,80%都在地方。可以说,如果没有地方的努力,4%不可能实现。
明确预算 分解任务 逐级落实
记者:按期实现4%目标,资金投入量大,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有一系列可操作、可执行的政策措施?
杜玉波:财政部会同教育部采取了三大举措:一是逐级核定了财政教育支出占比。4%是一个全国性指标。在现有体制下,中央财政对地方,分省、分年度合理核定了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各省财政对市县,也采取同样的办法进行了合理分解,逐级落实。这是实现4%目标最为核心的举措。二是拓宽了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主要包括:统一征收教育费附加,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2012年,来自这三大渠道的经费占9%,是财政教育投入的重要补充。三是建立了评价激励机制。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对各地财政教育投入状况进行了动态监测、综合评价,并设立综合奖补资金,对落实较好的,给予了奖励;对财政教育支出增幅低于公共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的,直接“一票否决”,充分调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对实现4%起到了重要作用。
4%不是终点 而是新的起点
记者:我们应如何看待4%的实现?
杜玉波:4%的实现,说明财政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需要增加钱的地方还很多。目前,全国各级各类教育有2.6亿名在校学生和1500万名教师,加起来差不多是1个美国、2个俄罗斯、4个法国的人口规模。维持这么大规模教育的正常运转,需要持续稳定增长的财力保障。实现4%后,每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超过2万亿元,总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保障水平仍然偏低,特别是各级各类教育生均经费远低于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必须看到,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还很多,差距还很大,需要各级政府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依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巩固4%成果,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
保基本 补短板 促公平
记者:4%主要用在哪里?遵循什么原则?
杜玉波:4%成果来之不易。为把有限的教育经费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我们把握了一个基本原则:突出重点,用好增量,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新增教育经费主要向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向教师队伍建设倾斜,主要用于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保基本就是保义务教育,保教师工资,保学校运转和改善办学条件;补短板就是补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实施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促公平就是要解决困难群体接受教育的问题、困难地区发展教育的问题。目前,全国2.6亿各级各类教育学生中,2/3享受免费教育政策,2/3享受各种资助政策。
努力构建教育经费管理的“高压线”
记者:每年2万多亿元,不是小数目。如何管好这笔钱?
杜玉波:我们总结的心得就是制度管钱、厉行节约、阳光财务。在制度建设上,统筹完善教育财务制度体系,坚持用制度管钱管事,确保经费使用管理有章可循;在经费开支上,重点抓好开源节流,厉行勤俭节约,确保把有限的教育资金用在“刀刃”上;在强化监管上,重点抓好信息公开,推行“阳光财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透明。
通过制定重大项目资金监督检查办法,将教育经费纳入国家教育督导范围,采取执法检查、审计监督、专项督导、统计公告等有效手段,有力督促和指导各地各校加强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全国教育经费年年统计公告,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年年定期公开,重大民生政策上网上墙公示,教育财务信息公开工作逐步推开,透明度越来越高。例如,推动直属高校第一次以规范的方式公开预算、决算信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建立了膳食委员会,实行了校长陪餐制,加强了社会监督。
构建政府、个人、学校、社会的横向分担机制
记者:如何扩大社会投入?
杜玉波:对义务教育,需要完善的是各级政府之间的纵向分担机制,而对非义务教育,则要完善政府和个人、学校、社会的横向分担机制。第一,政府可以购买服务的,一定不要全包。4%的钱主要用来保基本、兜底线,提供义务教育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加大购买服务、奖励支持力度等。当前,民办教育的发展有很多体制机制上的障碍,要拿出对策,有所突破,探索建立对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财政奖补制度。第二,应该由个人承担的,一定要有合适的分担办法。具体分担多少,应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经济承受能力、财政拨款水平和教育培养成本、办学条件、学生资助水平等因素,要科学论证,严格审批程序,并保证一段时期内的基本稳定。第三,需要社会力量分担的,一定要积极鼓励。在政府层面,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捐赠配比政策和捐赠教育激励机制,落实个人教育公益性捐赠支出在所得税税前扣除规定,充分调动民间捐资助学的积极性。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