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 > 正文

北京多所学校打破固定课时 采用长短不一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14-04-06 18:40:33点击次数:1231次字号:T|T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40分钟的课堂正在悄然改变。
  近来,北京的多所学校打破传统的固定课时,转而采用长短不一的课堂进行教学活动。有60分钟的“大课”,也有10分钟的“小课”,灵活的课时为孩子们带来了新鲜的学习体验。
  40分钟变为大、小课时
  在清华附小,为了适应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在保证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学校将原来固定的每节课40分钟,变为长短不一的大、小课时。
  清华附小的胡兰老师介绍:“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我们形成既面向全体,又满足个性,既尊重分科,又提倡综合的课程体系,即‘1+X课程’。”
  现在,清华附小的“基础课时”35分钟,主要安排数学、英语、体育等学科,教师带领学生精学精练。“大课时”60分钟,主要安排语文、美术、书法、音乐、科学等学科,使学生能够在更加充裕的时间里,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小课时”10分钟或15分钟,10分钟的晨诵,中午15分钟的吟诵习字等。“大课间”50分钟,每天上下午各一次,集中时间供学生开展健身活动。
  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张熙介绍,二十年前教育改革实验中,已经有学校探索,有的学校称为“长短课”。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关注到如何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才让“弹性课时”真正进入人们的视线。
  课程改革中重要一环
  实行长短不一的上课时间,实质上是通过改变学程来影响学习的效果。多所学校将课时的灵活调整,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持续推进。
  在白家庄小学,“弹性课时”贯穿具有学校特色的主题课程中。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更加注重多门学科“穿插”,将不同学科的同一主题归为一个大课时,交叉进行,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白家庄小学教师李瑞霞介绍,学校采取“4+1”的形式,每周安排一天时间开展主题课程,即围绕同一个主题,选择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对不同侧重点学科的课程进行组合创新,根据主题的不同进行教学设计,通过灵活安排不同小节课程的时长进行联动授课,促进学生对某一领域知识深而广的理解,进而达到省时、高效、提质的目的。
  “开展主题课程,上课时间灵活化之后,教师们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课程观,进行跨学科教研,不拘泥于自己单门课的知识了。”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多年的李瑞霞对由此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
  北京市教科院课程教材中心主任杨德军分析,对于当前课改形势,“关键还是集中在课程的自主权下放上。现在我们提倡学校的特色发展,人才的全面和个性化培养,这些都需要课程来支撑。如果没有自主的课程,也就不会有自主的个性,大家都会是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出来的相同产品。所以,接下来还应当适量增大学校的课程自主权,其中也就包括对课时的调整。”
  并不是课堂时间的简单加减法
  长短不一的课时,让孩子们体验到了不同的课堂氛围。那么这种做法是否值得推广?
  张熙认为,教育改革需要沉得住气,教育改革的效果也有迟效性,因此,应该格外关注“弹性课时”的进展。“但这种探索精神值得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地思考究竟怎样的方式更适合学生的学习。”她强调。
  同时,张熙认为,在鼓励讨论和探索如何更好地调整学生学习进程的同时,又必须十分谨慎。“长短课相结合是一个整体的设计,并不是课堂时间的简单加减法。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具体的课时也应当是根据各个学校不同的学校文化来进行调整。总之,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科学的谋划。”
  而对于已经实行“弹性课时”、形成相对成熟的课程体系的学校来说,当下的问题更多集中于师资力量上。
  “老师入口问题值得关注。”胡兰老师提出,“在招聘老师的过程中,师范学校为我们提供的生源相对缺乏实践经验,从毕业生到成为能够根据灵活的课时进行教学设计的成熟教师,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培养过程。所以我们希望师范院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应当考虑如何能跟用人单位进行对接,以适应当下课程改革的趋势。”(本报通讯员 刘梦 本报记者 靳晓燕)

   来源: 光明日报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