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 > 正文

全国多所高校“强基计划”招生方案出炉

更新时间:2021-04-15 12:55:19点击次数:30449次字号:T|T

如今,“强基计划”已走入了第二年。2021年强基计划已于4月8日陆续启动报名,多所试点高校的招生简章也在陆续公布中。今年,强基计划在招生专业上又有哪些新变化,高考考生应如何判断自己适不适合强基计划,不同高校强基计划的培养模式有何不同呢?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不少高校的强基计划在物理、数学、化学等基础学科扎堆儿招生,考生需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二者兼备才能脱颖而出。此外,高校将通过本研贯通、小班化教学等方案培养专业人才。

数理化等基础学科成最热门专业

对于许多高考考生和家长来说,“学什么专业”成为了择校问题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那么,2021年,在已发布的高校招生简章中,热门专业都有哪些呢?

2020年1月,《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尤其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了解,在已发布2021年强基计划中,数学是各高校开设最多的招生专业;其次,为物理学与化学;随后则是哲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等相关专业。

与2020年强基计划首次实施时相比,今年不少高校开设了新的招生专业。山东大学在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增设了生物医学科学这一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则是在强基计划招生中首次开放工程力学专业。

需要注意的是,在高考综合改革逐步推行之时,部分高校也推出了不同专业面向不同省份招生的措施。在东南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等理科类专业面向北京、天津、山西等15个省份进行招生,而哲学这一文科类专业只面向北京、江苏、浙江、安徽、山东这5个省份进行招生。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从今年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来看,强基计划招生最大的变化就是“基本没变化”。

“之所以大家关心是否有变化,主要还是从招生角度看的,尤其是受各种社会培训机构的误导,把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类比,是错误的。强基计划本质是一个培养计划,也实行动态调整,但从招生就开始打通,招生只是其生源通道之一,并非所有渠道,可以进入大学后遴选完成,不一定必须通过招生完成。”陈志文说。

考生需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兼备

多所高校发布的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都对招生对象的报名条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总的来说,考生分为两类:第一种,是综合素质全面、高考成绩优异的考试;第二种,则是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5项学科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任一科目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即某一方面专业能力强劲的考生。

在高考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各高校针对“3+3模式”与“3+1+2模式”的不同高考制度,规定了报考各个专业的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对于理科类专业,各院校大多将物理作为必选学科;对于文科类专业,高校大多要求考生必考历史。物理、历史作为必考科目的趋势可以为2021届高考考生、家长及其他高中生提供有利参考。

在报名条件初步达标后,考生不仅要在高考成绩这方面达到相应分数线,还要参加学校考核。每个学校根据开设专业的要求,考核方法和考核内容各不相同。考核方法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考核内容有综合素质、学科专业考核、体育测试等。其中,体育测试成绩大多不占最后总分核算,而是作为录取资格评定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为避免名额浪费,今年多所高校新增签约确认环节,考生在高考后必须签承诺书,才能参加校考。如报名中山大学强基计划的考生应于6月10日至20日登录报名平台进行报考确认并签承诺书,逾期不进行确认则视为放弃报考。

“强基计划”更是一个人才培养方案

许多家长和考生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入校以后,学生如何发展?如何规划未来?”针对这样的疑惑,许多高校的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也有细致的解答。

在具体培养方案上,众多高校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阶段性考核与动态进出机制。例如,厦门大学坚持“德才兼顾、严进严出”的原则,建立“两条路径、多次选拔、动态进出”的选拔机制,从高考生、在校优秀学生中选拔人才,同时加强过程管理,完善阶段性评价机制,根据不同学科、年级特点制定评价标准,多维度综合考查,实现学生动态进出,适时分流不适应强基计划学习的学生。

为了坚定学生的学术志趣,使学生能够更加顺畅地修读硕士、博士课程,不少高校发布了本硕博衔接培养方案,在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方面优先支持强基计划学生,推广本科毕业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等。

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强基计划的培养路线加以细化,分专业规划学生成才发展之路。针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学校将瞄准国际数学前沿,培养引领数学研究方向、应用数学与工程技术交叉融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数学拔尖创新人才。

“强基计划首先是一个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计划,其次才是选拔计划。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我们需要长时间观察才能发现问题,进行必要调整。强基计划培养实行动态调整,从招生就开始打通,招生只是其生源通道之一,并非所有渠道。进入大学后,不适合的学生会被淘汰,其他优秀的学生也可以被补充选入。”陈志文说。

对于家长和考生而言,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报考强基计划呢?陈志文认为,学生和家长不要听信培训机构“乱七八糟”的说法,强基计划并不是曾经的自主招生换一个名称。

“因为强基计划多是贯通培养,并且不能转专业,一旦选择就决定了学生未来好几年的学业发展道路,对于不喜欢基础学科的学生,我建议不要盲目选择,以免让自己未来几年陷入纠结和痛苦。而对于真正喜欢基础学科的学生,家长需要坚定支持,从长远看,学习基础学科的前途会越来越好。”陈志文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实习生 张含琼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