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联想集团发起的“美好假期”大学生温暖公益行第六季,自2022年12月底在全国开展以来,经过两个多月的公益实践,已经胜利收官。1600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为716个地区近7000名家乡儿童及老人带去温暖,为2023年的社会公益实践送出第一缕光芒。
“美好假期”走过第六季 感动与创新相随同行
“美好假期”第六季活动旨在帮助大学生积累乡村公共服务能力,通过集体和个人努力创造更多社会价值,自招募开始就引来全国高校学子们的积极响应,短短一个星期左右已有近万名大学生踊跃报名。
从1月起,1600名志愿者领取了由联想精心准备的“美好包裹”爱心礼物包,回到自己家乡,深入到各地困境儿童留守点,投入到“传、帮、带”乡村儿童和当地受助家庭的公益行动中。每位志愿者陪伴3名被帮扶儿童,与1户受助家庭结伴同行,把围巾、绘画套装、练字帖、春联红包套装等冬季温暖礼物以及学习类礼物送到他们手上,并通过多种形式的陪伴和活动,把欢乐和祥和带给每位受帮扶对象。
随着“美好假期”活动的不断拓展,全国八大区都已加入联动,有些区域的志愿者更是充分发挥创意,在完成本地基本帮扶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地域的具体特色,加入创新的帮扶元素,让这场公益变得更有价值。
在湖北,志愿者队伍深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沿渡河镇堆子场小学,特邀专家开展了一场关于金丝猴的科普大讲堂,点燃了巴东少年的自然科学梦;在四川,志愿者们带领同学们云参观联想北京未来中心,还学习使用联想天骄智能编程机器人,充分满足青少年对科技的好奇心;在黑龙江,志愿者策划了抚远站冬日特别行动,前往抚远市乌苏镇赫哲族学校、临江社区童心港湾,共同体验赫哲民族文化。
中东大区特别行动图
东北大区特别行动图
西南大区特别行动图
参加过“美好假期”活动过的志愿者,都认为“美好假期”活动可以让大家投入到乡村振兴实践中,施展所学所长,切实为自己家乡的儿童以及受助家庭带来正能量。
在进行线下帮扶的同时,“美好假期”还充分发挥联想的科技创新专长,通过在线传播帮扶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公益当中,形成滚雪球般的良性循环。在抚远站冬日特别行动中,东北的志愿者把活动做成纪录片《追光》,在各大视频平台播出,以“最东”、“祖国第一缕阳光”、“赫哲族文化”为话题点,挖掘东北地域特色,纪录片播放量达34万。
本季“美好假期”还通过科技赋能,新增上线元宇宙画展。该画展收集了“美好假期”过往五季受助儿童的画作,在云端向公众开放展示,观众可随时点赞所喜欢的作品,并通过转发,让更多的好友了解乡村教育的意义。志愿者们还采用视频及文字的形式,在任务平台记录下同行接力任务的故事,激励更多好友相互加油。
社会各界同频齐“打call” 联想公益之路满同伴
联想作为富有家国情怀的民族企业,始终秉持“产业报国”的初心,将社会价值与技术创新、服务为导向的转型并列为三大支柱。
作为中国科技企业的龙头,联想一直重视对教育事业的长期投入。据不完全统计,联想超过一半的公益项目与教育相关,已经先后为云南、四川、甘肃、内蒙古、河南等地捐赠了百余间智慧教室,惠及师生1.5万人。
自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联想集团积极参与到这一宏伟战略,为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践行联想ESG理念,讲好“社会价值”品牌故事,树立“社会价值”品牌标签,从2019年开始,由联想集团、北京圆网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联想idea精英汇倾力打造“美好假期”大学生温暖公益行项目。该项目以“行小善,成大爱,用实际行动让祖国未来更美好”为使命,以创新公益为推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口碑、有基础、有影响力的持续系列活动,从0到1打造成一个联接青年、企业、社会的全国大学生的青年公益IP。
至今,“美好假期”已经持续4年,执行了六季,共举办了40多场美好假期出发大会和30多场美好假期特别行动,招募了全国近15000名大学生志愿者加入,帮扶了近5万名乡村儿童。微博话题阅读量累计突破7000万,全媒体总曝光超过2亿。
经过六季的耕耘,“美好假期”从一个刚开始只有联想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的项目,发展成为了一个受到各地政府、头部高校和区域核心媒体共同关注和参与的公益IP。在第六季活动中,包括共青团黑龙江省委员会、共青团福建省委员会、共青团陕西省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福州大学等全国多地多级政府部门和高校均予以悉心指导与合作。
除了政府部门和高校支持外,包括中国短道速滑队、奥运冠军邓薇等青年代表,在全网为第六季活动宣传发声。北京圆网慈善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中国慈善家》杂志、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广东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和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等民间机构和媒体,都积极为志愿者“打call”,通过视频鼓励志愿者“益起同行”。
在国家正开启新征程的今天,秉承“智能,为每一个可能”的理念,联想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从服务于国家、行业、民生和环境四个方面为出发点,以科技创新赋能,持续创造价值,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