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生活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家居生活 > 正文

去库存 有稳才有进

更新时间:2016-03-28 13:25:43点击次数:1717次字号:T|T


    ■“首付贷”“零首付”等过度杠杆的使用,有可能带来风险隐患。无论是去库存还是防风险,从根本上是为了经济更健康运行。去库存固然要有新招,但必须守住风险底线,决不能“摁下葫芦起了瓢”

    ■去库存需要分城施策,不能一刀切,而要有弹性,给地方留下空间,让地方探索办法。“普惠式”政策对市场预期影响较大,可能增加去库存的复杂性

    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化解房地产库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降息、降首付、公积金政策调整等一系列动作陆续亮相,消费者购房意愿被逐步激发,近期商品房销售趋旺,去库存的政策累积效应初步体现。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1—2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8.2%,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21.7个百分点;销售额增长43.6%,提高29.2个百分点。

    然而,就整体而言,商品房销量持续走高的基础仍较薄弱。目前,全国存量房规模依然不小,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增加,三、四线城市去库存难度不减。尤其要引起重视的是,新政策出台后,市场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库存并不大的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房市迅速转暖,库存积压严重的三、四线城市却仍寒意阵阵,这一矛盾如何破解?鼓励需求还有多大加杠杆的空间?如何避免产生风险?城镇非户籍人口能否担当买房的主力军?如何让其购房愿望变为现实需求?房地产市场体量大、关联度高、敏感性强,这些情况提示我们,去库存任务有较强的复杂性,不能期望放几个“大招”就大功告成。随着去库存向纵深推进,更加需要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系统谋划、稳步推动,方能打赢这场攻坚战。

    既要出新招,又要防风险。去库存是难度较大的挑战,需要创新的思路和办法。尤其是金融政策的支持,可以有效激活购房需求。整体看,我国居民的债务负担并不高,金融政策有发挥作用的空间。然而,诸如“首付贷”“零首付”等过度杠杆的使用,就可能带来风险隐患。去库存固然要有新招,但创新必须守住风险底线。无论是去库存还是防风险,从根本上是为了经济更健康运行。如果过于急功近利,为了去库存而埋下新的风险因素,“摁下葫芦起了瓢”,恐怕就有违初衷,甚至得不偿失。

    既要“普惠式”,又要“个性化”。房地产是区域差异明显的市场,“分化”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关键词。正因为此,去库存需要分城施策,不能一刀切,而要有弹性,给地方留下空间,让地方探索办法。对于一些城市,眼下稳定市场、增加有效供给是主要任务;对于另一些城市,激活需求、收紧供应则是关键所在。不同城市面临的情况不同,政策的着力点和用力方向也不同,完全依靠“普惠式”政策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此外,从前期的情况看,“普惠式”政策对市场预期影响较大,可能增加去库存的复杂性。因此,未来去库存过程中,让因地制宜的个性化政策多唱主角,更为适宜。

    既要看眼前,又要谋长远。就短期来看,降低首付、减税降费等财税金融政策,能够立竿见影降低购房成本,提高居民购房支付能力。但是,把房子卖出去只是第一步,真正让人们扎下根,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公共服务能否全覆盖,购房后的子女教育如何解决,就业以及医疗服务等社会保障能否跟上,等等。而且,要“安居”,就须“乐业”。从长远看,去库存不只是房地产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只有推动产业和人口转移、培育发展新动能,为百姓创造更多工作机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居”。(午 言)

     来源:人民日报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