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卡截码”案例频发 电信诈骗三步可致倾家荡产
被多条垃圾短信或电话骚扰,无奈关机,此后发现银行卡里的钱被转走,原来是诈骗者用假身份证补办手机卡截走了银行短信验证码以盗取资金,这种被称为“补卡截码”的电信诈骗手段近期屡屡被曝光。
一位名叫张馨予的空姐此前在微博上曝出自己的经历:先是有骚扰电话不断呼入导致她的手机关机,而开机后手机就变成了无服务状态,第二天去银行取款时才发现,卡里的15万元存款不翼而飞,而时间正好是其手机关机的时段。
张馨予的遭遇并非孤例。据了解,诈骗者先是用密集的短信或骚扰电话“轰炸”受骗人的手机,目的是为了掩盖运营商客服发送到手机号码上的补卡业务提醒短信;然后,诈骗者会拿着有受骗人信息的临时身份证或假身份证,去运营商的网点现场补办手机卡,使得受骗人本人的手机卡被动失效;最后,诈骗者会更改手机客服密码和银行卡密码,并通过短信验证码把绑定在手机APP上的银行卡的钱盗走。
此后,媒体又先后曝光了多起类似案件,但是被骗者能够成功挽回损失的鲜有耳闻。今年年初,上海市民朱先生在招商银行名下的20万元被人用这种诈骗方式转走,奔走各方无果后,他将运营商中国联通告上了法庭。
实际上,在“补卡截码”诈骗中,电信运营商作为核实补卡者身份的“第一道防线”,往往成为用户追责的第一目标。有专家表示,与其他电信诈骗不同,这种诈骗方式多是通过截码而实施诈骗。在朱先生的案件中,被告方中国联通声称身份证消磁了,工作人员无法通过公安联网系统进行真伪识别,出现了工作疏漏。无论被告方还有多少理由,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果不是中国联通将短信验证码发送到了犯罪嫌疑人手中,朱先生的钱依然是安全的。中国联通与各大银行合作多年,不可能不知晓短信验证码的重要性,不究真伪就随意发送验证码,不仅没有起到一个“看门人”的作用,客观上已经成了犯罪分子的“帮凶”。
三大运营商方面表示,近期确实收到不少用户对这种新型电信诈骗的举报,也已经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如何解决类似事件。根据已发现的诈骗案件,不法分子往往声称手机和身份证件同时丢失,然后利用已掌握的用户身份信息或者临时身份证,补办了新的电话卡。根据运营商实际工作经验,用户同时丢失手机和身份证件的事情经常发生,因此允许使用身份信息和临时身份证件办理业务。但运营商方面也表示,由于运营商系统并不和公安机关的身份系统完全绑定,因此只能对用户身份信息进行简单识别,所以无法确定用户照片等进一步的身份信息。不过,三大运营商均表示,将会联合公安部门解决这一问题。运营商同时提醒用户,在发现类似情况时,应第一时间到公安部门进行报案,运营商会全力配合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帮助用户追回合理损失。
也有网友认为,电信诈骗成因复杂,“板子”不能都打在运营商身上。有法律界人士向《经济参考报》表示,除了在电信业外,银行、交通等多个行业都允许用户在丢失身份证后,利用身份信息和临时身份证办理各项业务。例如,银行就允许用户在银行卡和身份证都丢失时,办理挂失等业务。尽管银行可以用预留信息等方式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但一旦用户的身份信息被人获取,就很可能骗过银行目前的身份识别程序。该人士还介绍,目前电信、银行、交通等领域的身份识别系统虽然和公安部门联网,但出于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的考虑,电信、银行、交通等领域并不能通过联网,对用户的所有信息进行访问,因此就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林远 侯云龙)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