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若虎
最近,虚假大学又不安分了。据新华社报道,民间机构“上大学网”6月25日公布了第六批虚假大学警示榜,30所虚假大学上榜。记者调查发现,与以往上榜的虚假大学相比,这批30所虚假大学最大的变化是大量仿冒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其中有22所仿冒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的名称。
所谓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就是大多在名称中带有“研修”“专修”等字眼的民办学校,比如北京长城研修学院、北京国际金融专修学院。“假冒、仿冒知名高等院校比较容易识破,于是一些不法分子开始仿冒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以混淆视听。”“上大学网”创始人夏雪说,而一些非学历教育机构历年打着“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幌子对外招生,也给虚假大学仿冒、售卖假学历文凭提供了生存的温床。
在各地高招录取陆续展开之际,曝光虚假大学及其诈骗手段实有必要。只是面对骗术翻新的虚假大学,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打击力度跟得上吗?如果跟得上,又为何虚假大学年年打年年有?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通过搜索网站拦截以及媒体广泛宣传报道,使虚假大学的生存空间受到遏制,但域名注册、虚拟主机、IP地址挂靠等网站建设的手续简单,成本极低,而且不受国界限制,导致虚假大学久打不绝。另外,“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技术,诈骗手段更加卑劣隐蔽。”“上大学网”专业人士说,天津职工经济技术大学(WWW.tjzgdx.com)不仅被虚假大学(WWW.tjzgjjdx.com)冒名,被仿冒官网,而且被入侵证书查询数据库,植入了虚假大学的数据,让受骗人可以在正规学校“查询”到假证书的信息。
任由上述乱象发展下去,造成的后果恐怕是,真的都要给假的让路,这不免令人心寒。记者了解到,在“上大学网”的数据核查人员电话核实过程中,北京一家研修学院的工作人员明知有假冒学院存在,却希望“上大学网”不要公布该假大学名单,因为担心影响该校的招生。
当然,受到损失最大的要属部分受骗的考生和家长,他们往往投入了巨大的时间、精力和钱财,却终究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有人说,被骗的结果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因为除了被蒙骗的,有的人明知证书是假,但因为报考、升职、考核、入户等需求,花钱买假。一些不当需求助长了虚假大学的泛滥,要杜绝虚假大学乱象,还需正视自己、规范需求,在虚假大学面前擦亮双眼、提高警惕。
除了民众加强自身防范,相关部门也要加大监管和执法的力度。一方面,司法、教育等部门要通过联合监管和执法,对虚假大学以及制售虚假行为采取高压态势,让违法犯罪者受到严厉惩处;另一方面,实现技术层面的管理升级,加强国内外在打击虚假大学上的合作。
面对虚假大学骗术翻新,我们不仅要提高自我辨伪意识,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也要相应升级。我们应当通过积极主动地防御,让骗术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