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曝光台 > 正文

虚假竞价、内外勾结、哄抬价格 地下炒鞋市场的灰色“生意经”

更新时间:2019-10-22 09:07:19点击次数:10073次字号:T|T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 田珍祥)一双售价为1399元的耐克AIRJORDAN1篮球鞋,几经“鞋贩子”翻炒,价格飙升至1.3万元。34岁的赵聪不停地翻看微信群和球鞋交易平台,希望能用较低的价格买到自己心仪的篮球鞋。然而,半小时后,他彻底放弃了。

近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北京地下炒鞋市场异常活跃,一个号称“北京最大炒鞋微信群”里,300多名“鞋贩子”轮流出招,通过“虚假竞价”“平台合作”“内外勾结”等方式哄抬价格,把一双双球鞋变为牟利的工具。

火爆的生意

赵聪喜欢收藏鞋。跟大多数喜欢收藏鞋的人一样,他有自己的购鞋渠道。15年的时间里,赵聪购买了近300双鞋用来收藏,密密麻麻地摆满了他专门定制的鞋架。但近两年,他买的鞋越来越少,原因是炒鞋的人越来越多,价格水涨船高。

炒鞋市场的火爆从价格飙升速度就可见一斑。今年3月,一双名为“AJ樱花粉球鞋”的发售首日,30万人加入网上摇号抽签的大军。在线下,原价1000多元的鞋没过几天就涨到1万元。5月11日,原价为1399元的耐克“AJ1”篮球鞋发售,不到3天,价格就上升到1万元。10月16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登录球鞋交易平台“毒”APP查询发现,这款鞋的价格目前已经上升到1.3万元左右。

北京一所高校的大三学生王亮亮告诉记者,他从大二上学期接触到炒鞋,目前通过炒鞋已赚了近5万元。“一些限量版或者明星同款的鞋已经不是一件单纯的商品了,很多人买来进行投资。”王亮亮说,网上高价格买来的鞋,真正穿的人很少,参与炒鞋的多数人把鞋当成牟利的工具,击鼓传花,等着下一位消费者来接手后变现。

但炒鞋市场并非王亮亮所想的“稳赚不赔”。赵聪告诉记者,曾见过一名炒鞋者,以1万元一双的价格囤了100双鞋,还没来得及销售,却遇到品牌方追加发售,一夜之间,鞋子的价格回到了原价,炒鞋者赔了近百万元。

火爆的炒鞋生意不仅仅是“鞋贩子”和购鞋者的斗争,甚至炒鞋者之间也会上演“全武行”。一名炒鞋者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炒鞋圈流传着一个案例:有人通过技术手段直接锁定了ConfirmedApp(一款球鞋预定应用)上的预定,成功买走了80双原价1899元的SPLY-350鞋。当他从线下门店提走自己的战利品乘坐电梯时,遭到一群“黄牛党”的疯狂攻击。

“如今,这个市场非常疯狂。”赵聪说,火爆的炒鞋市场,让原本喜欢收藏鞋的消费者望而却步,为了买到心仪的球鞋,他不得不加入炒鞋的圈子,“为的是第一时间掌握信息”。

变味的市场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高端球鞋交易市场上较为活跃的是“毒”“NICE”“识货”3家网络交易平台。赵聪告诉记者,大多数炒鞋者都活跃在这些交易平台和专门的微信群里。

在一个被很多炒鞋者称为“北京最大炒鞋微信群”中,活跃着300余人。在群里,成员之间经常发布一些球鞋的型号、价格、尺码等求购信息进行交易。

记者发现,一些参与炒鞋的人为了抬高价格,通常把一双鞋宣传成“稀缺资源”;一些炒鞋者为了迷惑消费者,甚至会虚张声势,采用各种欺骗的手法,引诱消费者上钩。

赵聪告诉记者,他曾经也被蒙蔽过。一双adidas的鞋,“鞋贩子”开出的价格是1.5万元,但当他付款之后,对方却称货被别人以1.8万元预定,如果想要的话,需要加价1000元。“后来我才知道,这是炒鞋的惯用伎俩。”赵聪说。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接触到几名“鞋贩子”。其中一名刘姓男子告诉记者,平均每月可以卖出30余双鞋,价格从1万元到5万元不等。“炒鞋就是地下进行,鞋子原价本不算高,但是想要的话就要出高价买,这是规矩,不然我们怎么赚钱?”刘姓男子说。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喜爱收藏鞋的消费者也像赵聪一样,一边抱怨疯狂上涨的价格,一边又因买不到心仪的鞋舍不得放下这条“地下”购买途径。

饥饿的营销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炒鞋者,另一个推动炒鞋市场急剧升温的是各大品牌方。目前,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发售明星同款、限量款、联名款运动鞋,常采用预约摇号的方式。消费者往往需要填写身份证、电话、姓名等个人信息进行预约登记,此后品牌方才会以“抽选”“摇号”等形式公布有资格购买的消费者名单。

限量销售和预约摇号销售的方式,给消费者制造了一种稀缺感,从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炒鞋市场的乱象。北京一家品牌体育用品店的店员吴燕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每次临近新品限量发售,店内会被分配50至80双鞋的名额,但往往来排队的消费者能超过300人。“我们也知道这是饥饿营销,但现在很多大品牌都这样做,买不买都是消费者的事。”吴燕说。

近年来,许多大品牌也陆续跟风采用限量发售、预约摇号的销售方式,匡威、彪马等品牌近期分别发布了几款“限量款”“合作款”,吸引到不少消费者眼球,目前已经可以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到高于原价的一些鞋款。

疯狂的炒作

在赵聪眼里,一双品牌鞋的价格已经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炒鞋者。“微信群里,成员会相互交流,相互交易,把鞋的价格抬高。”赵聪说,一款鞋由几个“大贩子”一商量,价格就上去了。

除了在微信群里进行交易和哄抬价格,一些炒鞋者还把目标放在了一些交易平台上。赵聪告诉记者,常见的手法是“虚假竞价”,主要的手法是通过交易平台注册多个账号,通过不断交易抬升价格。

“交易平台也纵容这种操作,甚至主动和鞋贩子合作,因为价格卖得越高,平台越有利可图。”赵聪说。

一名参与炒鞋的王姓男子告诉记者,平台会私下和炒鞋者进行合作,“通过合作,让更多的炒鞋者来平台销售。双方都想赚钱,所以平台只是表面上反对炒鞋,实际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还有一种常见的手法是内外勾结。调查中,一名炒鞋者告诉记者,他们有时候会从零售商处拿到限量版的鞋,“店铺有80双鞋,我们会和店铺合作,以高出原价的方式先把50双货拿了,但表面上还要做成现场购买的样子”。

“一双乔丹鞋的价格可以随着市场的需求量有起伏,但人为操控球鞋价格就不对了,这种畸形的溢价不应该让普通消费者买单。”赵聪对记者如是说。

●专家观点

炒鞋该降温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鞋类商品虽然属于市场自主定价,但如果平台或商家相互串通,故意操纵市场价格,捏造和散布涨价信息,或利用虚假信息诱骗消费者购买,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样应该受到《价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范。监管部门可以依法对类似问题进行调查,如果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应依法给予处罚。

陈音江建议消费者理性消费,多关心商品的本身使用属性,不要盲目跟风消费和炒作,刻意去追求购买所谓的独特或个性商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认为,通过营销炒作和投机取巧来牟利,不利于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关监管部门应及时出手“降温”。 (田珍祥)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