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是“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相关调查显示,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依托网络实施的电信诈骗花样不断翻新。如何识别防范?5月13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
屏幕共享有风险 涉疫诈骗要当心
该负责人表示,屏幕共享类诈骗在近期很常见。不法分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引导当事人下载可共享屏幕的软件,再利用受害人透露的银行卡号,登录手机银行进行转账操作,实时监控当事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在受害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资金转走。“当陌生人同你联系提到开启屏幕共享功能时,极有可能是电信诈骗。”该负责人说。
疫情防控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动了歪脑筋。他们冒用采购人员身份,在社区微信群发布生活物资、口罩等的售卖信息,并将自己的微信收款二维码发到群内,待钱进入账户后,便退群失联。还有不法分子以招聘抗疫志愿者或建设方舱医院为由,在社交网站上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受害人主动联系后,向其收取报名费、培训费、核酸检测费等一系列费用,随后将受害人拉黑。警方提醒,购买生活、防疫物资时,切勿轻信个人兜售行为,谨防被骗;不要轻信来源不明的招聘信息,一上来就索要各种费用的更要小心。
“黑网贷”“假客服” 骗你没商量
网贷诈骗案件近年来频繁发生,要警惕“无抵押”“无担保”“秒到账”网贷平台。骗子会先让受害人在虚假贷款网站或APP上填写个人信息,再以信息填报错误等理由,诱骗受害人交纳保证金或解冻费。类似的还有注销“校园贷”诈骗,骗子自称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称受害人之前开通过“校园贷”,目前账号异常需要注销,如不注销会影响个人征信,诱骗受害人在正规网贷平台贷款后,转至其提供的账户。
冒充客服类诈骗也套路满满。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受害人的网购信息,冒用网购平台客服电话联系受害人,骗取信任后,称网购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可以给受害人进行高额理赔,然后发送虚假退赔网页链接让受害人下载软件,要求填写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对受害人银行卡实施盗刷。警方提醒,遇到上述情况,要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客服平台进行确认,切勿私下转账汇款。
网络理财莫贪心 网游充值要谨慎
投资理财是当下的时髦词儿,也成为骗子的行骗领域之一。骗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发布股票、外汇、期货等投资理财信息,打着交流投资经验的旗号,将受害人拉入“投资群聊”,安排受害人听“投资专家”直播讲课,告知受害人其有内幕消息以博取信任,然后诱导受害人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APP上投资。初步小额投资试水,回报利润很高,当受害人投入大量资金后,会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与对方交涉时,发现被拉黑。该负责人建议,投资理财请认准银行、有资质的证券公司等,切勿相信所谓的“投资导师”。
网络游戏催生了买卖游戏账号、装备等产业,这也给骗子以可乘之机。骗子在社交平台发布广告信息,诱导受害人在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让受害人以“注册费”“解冻费”等名义支付各种费用。当受害人支付大额费用后,才发现已被对方拉黑。警方提醒,买卖游戏币、游戏点卡,请通过正规网站操作,一切私下交易均有被骗风险。
该负责人最后表示,电信网络诈骗让人防不胜防,但只要牢记“不明链接不点击,陌生电话不轻信,个人信息不泄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就能让骗子无计可施。
来源: 河南日报